首页 > 先秦诗人 > 孔子的诗 > 论语十二章·宪问篇原文及翻译赏析

论语十二章·宪问篇

朝代:先秦诗人:孔子时间:2023-04-08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子曰:“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
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问子西,曰:“彼哉,彼哉!”问管仲,曰:“人也。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子曰:“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子曰:“其然?岂其然乎?”
子曰:“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
子曰:“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与文子同升诸公,子闻之,曰:“可以为‘文’矣。”
子言卫灵公之无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丧?”孔子曰:“仲叔圉治宾客,祝鮀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
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
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
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蘧伯玉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
微生亩谓孔子曰:“丘何为是栖栖者与?无乃为佞乎?”孔子曰:“非敢为佞也,疾固也。”
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子曰:“作者七人矣。”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末之难矣。”
子张曰:“书云,‘高宗谅阴,三年不言。’何谓也?”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
子曰:“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阙党童子将命,或问之曰:“益者与?”子曰:“吾见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

诗人孔子资料

论语十二章·宪问篇作者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 查看详情>>

孔子古诗词作品: 《孝经·孝治》 《论语十二章·学而篇》 《孝经·广要道》 《论语十二章·先进篇》 《孝经·卿大夫》 《论语十二章·子曰》 《孝经·名句》 《孔孟论学》 《论语十二章·微子篇》 《论语十二章·子曰

论语十二章·宪问篇原文及翻译赏析

论语十二章·宪问篇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元春有梦作一联。仍于枕上足成》 - - 赵观彬 - - 峰耸月高挂,野开江远流。梦中犹好句,天畔最名楼。
  • 古诗《高阳台·过寒翠园怀李啸楼师》 - - 刘凤梧 - - 望重龙门,经传马帐,李桃争喜春融。久滞宜城,乡心常恋峨峰。墨云渐压江头重,倚危阑目送归鸿。忍徘徊,百子桥边,寒翠楼东。重来已是伊人杳,怅缥缃尽毁,衡宇全空。旧日芳园,几曾剩有芙蓉?伤情怕到荒城畔,盼夕阳偏作嫣红。动愁怀,鸦噪寒烟,鹤唳西风。...
  • 古诗《罗汉洞·大壑浑无底》 - - 王士性 - - 大壑浑无底,青山到处逢。连冈抱曲涧,片片削芙蓉。月冷时窥虎,云深尚蛰龙。洞门落回飙,隔浦闻清钟。束炬达蓝渡,百里藏仙踪。欲问桃花津,仙源杳无从。惟馀涧下水,迟日照溶溶。...
  • 古诗《欲去·纷纭隔窗语》 - - 韩偓 - - 纷纭隔窗语,重约蹋青期。总得相逢处,无非欲去时。恨深书不尽,宠极意多疑。惆怅桃源路,惟教梦寐知。
  • 古诗《夜登小孤山和壁间韵》 - - 黄景仁 - - 閟寝神宫最上头,客来孤啸海关秋。谁标铁柱成终古,却笑金焦属下流。崖势欲随惊鹘飏,鼓声时逐怒涛浮。彭郎相望情何许,指点蛾眉月上洲。
  • 古诗《小神滩·阴崖忽中裂》 - - 戴熙 - - 阴崖忽中裂,密树缘其凹。丛生蹲群猊,倒出蟠孤蛟。郁翠滃溪壑,积湿蒸䂭磝。万古日不到,惟有归云巢。
  • 古诗《王君瑞秘丞同理青社》 - - 宋祁 - - 诏押平明出未央,便随公府汎牙樯。即时趋坐多留帻,几夕登楼共踞床。胜国遗官沉雪雾,从军旧沼认莲房。翘材宴隙还家早,紫叶丛萱映寿觞。
  • 古诗《答蜀公奉酬·丛条润泽无瞋胆》 - - 彭汝砺 - - 丛条润泽无瞋胆,芳杜将迎失厚颜。陶令葛巾曾漉酒,谢公蜡屐惯寻山。观鱼恰似濠梁上,结宇浑如冈曲间。楚醴满觞知意惬,胡香细炷觉神还。
  • 古诗《与宜兴吴祖贻夜话有作就简李宗渊杭道卿吴克学》 - - 文徵明 - - 有客扁舟自阳羡,夜堂风雨对高眠。不辞谈笑成佳会,祗觉淹留有宿缘。别后交游如梦里,意中山水落樽前。青灯酒醒还生恋,明日烟波更渺然。
  • 古诗《送分司少卿归洪井》 - - 文彦博 - - 囊奏祈分务,纶恩宠亚卿。挥金还故里,脱屣谢浮荣。綵服趋庭学,彤襜解榻迎。送言惭有味,何有答希声。
  • 古诗《久不饮酒厨人献白醪却之》 - - 叶梦得 - - 老大无堪百不能,年来但可饮三升。斋厨何用须佳酿,莫遣征南误见称。
  • 古诗《七夕留屏山馆中》 - - 邓雅 - - 去岁山中客,曾为七夕吟。感时怀往昔,守拙到如今。生计田园薄,羁愁岁月深。不知牛女会,还识此时心。
  • 古诗《挽外祖父母及舅联》 - - 倪星垣 - - 宅相托虚名,记曾雅嗜枣梨,真赏谬邀安石句;外家逢厄运,正说愁闻蒿薤,哀音又唱渭阳诗。
  • 古诗《江上望南岳》 - - 屈大均 - - 大江南北分云梦,七十名峰压水低。九向潇湘还九背,随波直至洞庭西。
  • 古诗《惜分飞·游兴春天何懒惰》 - - 陆求可 - - 游兴春天何懒惰。能得花朝几个。若要春愁破。移春槛里开筵坐。燕燕莺莺啼向我。满院柳眠花亸。昼夜寻花卧。春光一半休闲过。
  • 古诗《黄浦江·黄浦今犹昔》 - - 孙玄常 - - 黄浦今犹昔,朝朝送远人。淩波人不见,波上岂留痕。
  • 古诗《次韵李寿卿明府忆梅》 - - 陈造 - - 不分无花空折枝,探梅要趁未纷披。 忆常月地携筇去,似许风裳倚竹时。 庄蝶认香怜梦短,墨君写影竟谁欺。 故人底事江南北,驿使来时仅好诗。
  • 古诗《寓陈杂诗·我不知暑退》 - - 张耒 - - 我不知暑退,但觉衣汗干。 颇怪庭中天,湛然青已宽。 有物叫草根,啾啾自相喧。 问知已新秋,大火流金天。 九土变寒暑,正尔事亦繁。 静观付一笑,吾事宁相关。 但无筋力健,悠然佳意还。 喧喧憎邻里,砧杵乱人眠。...
  • 古诗《牵牛花·素罗笠顶碧罗檐》 - - 杨万里 - - 素罗笠顶碧罗檐,晚卸蓝裳著茜衫。 望见竹篱心独喜,翩然飞上翠琼篸。
  • 古诗《秋日将归长安留别王尚书》 - - 喻凫 - - 朔漠正秋霖,西风传夕砧。沧洲未归迹,华发受恩心。 露色冈莎冷,蝉声坞木深。清晨鈇钺内,只献白云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