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先秦诗人 > 孔子的诗 > 论语十二章·子路篇原文及翻译赏析

论语十二章·子路篇

朝代:先秦诗人:孔子时间:2023-04-08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子曰:“鲁卫之政,兄弟也。”
子谓卫公子荆,“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
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冉子退朝,子曰:“何晏也?”对曰:“有政。”子曰:“其事也。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
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曰:“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
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踁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诗人孔子资料

论语十二章·子路篇作者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 查看详情>>

孔子古诗词作品: 《孝经·孝治》 《论语十二章·学而篇》 《孝经·广要道》 《论语十二章·先进篇》 《孝经·卿大夫》 《论语十二章·子曰》 《孝经·名句》 《孔孟论学》 《论语十二章·微子篇》 《论语十二章·子曰

论语十二章·子路篇原文及翻译赏析

论语十二章·子路篇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访赵凡夫寒山所居其先墓在焉赋赠二诗表其山志》 - - 钟惺 - - 天哀至性人,酬之慧与福。慧亦有圣狂,福亦有荣辱。君秉清净根,馀因及眷属。奥博友逸妻,闭门一佛族。共资津逮恩,双脩报鞠育。昏嫁累不多,有子兼式谷(
  • 古诗《瑞鹤仙·外太史敫贴正旦小旦同上外》 - - 张凤翼 - - 外太史敫贴正旦小旦同上外:春入郊原后。正芳菲满眼。赏花时候。贴:年华一回首。奈兰闺弱息。未谐婚媾。旦:承欢膝下。喜堂上双亲齐寿。小旦:想姻缘前定。愆期有待。未妨迤逗。
  • 古诗《养心殿斋居·夏五此斋居》 - - 弘历 - - 夏五此斋居,历年颇觉炎。春末夏之初,幸逢膏泽沾。虞过弗虞欠,气清爽亦兼。朗照蒸溽消,凉飔拂筠帘。肃意祝宜旸,穑事勤筹占。
  • 古诗《赠湘潭王山长兼谢其作画障》 - - 施闰章 - - 骚人昔日沈沅湘,不意天壤之间有王郎。此语虽唐突,赠君殊不妨。男儿词翰皆礧磈,安能低头逐队无短长。爱君有胆大如斗,看君用笔如用帚。狂吟泼墨势离奇,竖儒睨笑惊且走,我独披图盘礴久。楚山峭,湘水愁,风林湛湛九嶷秋。记我当年肠断处,扁舟曾向此中游。 ...
  • 古诗《含芳书屋·偶临书屋号含芳》 - - 弘历 - - 偶临书屋号含芳,细玩其辞意允长。一泄无遗何足取,曰惟有蓄乃称良。草芽花纽侵寻意,嫩日轻风淡沈光。正是初韶真实景,春园分付慢昌昌。
  • 古诗《秋海棠·名花袅袅带轻烟》 - - 秦廷璧 - - 名花袅袅带轻烟,雨后含情倍觉妍。小院苔深人不到,泪痕几点落阶前。
  • 古诗《怀子与·秋风鼓棹大河滨》 - - 王世贞 - - 秋风鼓棹大河滨,醉里悲歌若有神。岂为声名容跋扈,渐留心事向沈沦。霜明顾渚梅花发,潮满施溪月色新。处处风光堪自媚,即论谁是眼中人。
  • 古诗《题阳关送别图》 - - 来复 - - 三月皇州送佩珂,柳花吹雪满官河。纵令渭水深千尺,不似阳关别泪多。
  • 古诗《赠黄五星·寒灰枯木此心形》 - - 朱复之 - - 寒灰枯木此心形,箕斗今须落姓名。却爱酒星凭一算,曲生何日放流行。
  • 古诗《鹧鸪天·愁似蚕丝怎可量》 - - 刘峻 - - 愁似蚕丝怎可量。他生能卜定眠桑。不知风雨迷雕鹗,犹剖心肝饲凤凰。谁见忆,袖无香。桂枝寥落怯流光。乐游原上西风急,莫说诗人怨夕阳。
  • 古诗《燕山亭·畅园》 - - 孙鼎臣 - - 微雨池塘,无数白莲,开过画桥东去。杨柳水西,一个风亭,新绿溶溶围住。鱼浪吹香,更蝉影藏云深树。人不到,时闻燕梁双语。谁念倦容长安,又看遍莺花,匆匆归路。鞭丝渐晚,人影初晴,湖山暂时留住。故国潇湘,知老却几多蘅杜。凝伫。又忘了明朝重午。...
  • 古诗《流黄引·桂庭月午啼螀閒》 - - 宋褧 - - 桂庭月午啼螀閒,鸾宫露下冰纨单。酥灯毳帐雁门塞,妾心料此中闺寒。流黄缩涩微含润,锦石铺云莹相衬。细腰杵急夜如年,捣碎商飙不知困。春纤易制添光泽,凤花入眼波纹溢。东天皓皓呼侍儿,快取衣箱金粟尺。...
  • 古诗《正纪见遗梅花云春信数枝辄分风月以助清樽而一樽无有也戏成两绝赠之》 - - 郭印 - - 水中疏影月中香,枯树前头独自芳。不有幽人时赏玩,谁传春信及寒香。
  • 古诗《相江叹·檀林烧豆火》 - - 释今无 - - 檀林烧豆火,水族失龙鳞。乘槎难及汉,避俗敢言秦。碧海徒多梦,青山已少人。独怜边徼地,不及帝城春。
  • 古诗《送朱叔止守南剑》 - - 楼钥 - - 万竹蟠山喉不乾,两龙潜水气犹寒。郡斋见说真图画,公退何妨一倚栏。
  • 古诗《客中拟游庐山》 - - 董嗣杲 - - 依违春梦破,悲壮晓鸡鸣。 旅舍邻淮士,家书附递兵。 东风吹浦树,落月下江城。 办取游山具,天池听水声。
  • 古诗《道不远人·一人各有一安居》 - - 陈普 - - 一人各有一安居,方寸归藏尽有余。 颜子一春常不出,他人日日去其庐。
  • 古诗《张致政挽章·上寿身仍健》 - - 姜特立 - - 上寿身仍健,荣封岁屡终。 无因拜庞德,空幸识王戎。 含玉亡遗恨,悬车近古风。 燎黄应不远,光宠贲幽宫。
  • 古诗《次韵梅山弟感时》 - - 陈著 - - 边将才无日越晖,中朝人是李斯非。 顺流兵马竟揿舞,死战规模谁发挥。 忍看金茎移露去,空歌玉树送春归。 不图世变今如此,真与尘埃蠓蚋飞。
  • 古诗《望海潮·坚牢基址清闲门户》 - - 丘处机 - - 坚牢基址,清闲门户,生涯不比尘缘。幽旷大山,通明上士,逶迤仿效神仙。勤动向岩前。缓植桂栽松,药圃芝田。万仞高峰下,伴龟鹤,度流年。 吾常志僻心颠。爱箪瓢淡溥,词翰嘲掀。幽洞小溪,开怀取兴,时成短句长篇。驰马胜花笺。任奋笔狂吟,走雾飞烟。放荡如如性。混终日,恣乾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