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陈昉的诗 > 落花·兰麝香消委废宫原文及翻译赏析

落花·兰麝香消委废宫

朝代:宋代诗人:陈昉时间:2017-11-30
兰麝香消委废宫,纷纷漠漠夕阳中。
长门梦断金闺月,南国歌残玉树风。
流水池塘春色去,绿阴庭院彩云空。
西园半醉休回首,烟草凄凄雨正红。

诗人陈昉资料

落花·兰麝香消委废宫作者陈昉

陈昉 (约公元1224年前后在世)字叔方,号节斋,温州平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定末前后在世。以父任知浦城县。真德秀荐之朝,与刘克庄等号端平八士。累迁吏部尚书,拜端明殿学士,致仕。卒谥清惠。昉撰..... 查看详情>>

陈昉古诗词作品: 《题元象大师房》 《宫词·桂影婆娑玉殿凉》 《寒食湖上·花瘦水肥三月天》 《落花·花片织茵纬组绿》 《金州·湘中惟此郡》 《落花·兰麝香消委废宫》 《宫词·桂影婆娑玉殿凉》 《全州·湘中惟此郡》 《诗·二十馀年作吏人》 《妙智寺·八重峰顶望群山

落花·兰麝香消委废宫原文及翻译赏析

落花·兰麝香消委废宫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朝吟·长腰堪咀嚼》 - - 李穑 - - 长腰堪咀嚼,鸡口亦容与。咄咄无牛后,陈陈或鼠馀。平生徒哺啜,世事足欷歔。只怕心中闷,宁教腹里虚。
  • 古诗《题画赠彭明府》 - - 黎简 - - 我已清斋过一年,空蒙心绪一緺烟。秋山淡到如秋水,不觉樵夫画也禅。
  • 古诗《生查子·石气晓犹寒》 - - 改琦 - - 石气晓犹寒,松影秋逾翠。拂水弄冰丝,逸响蝉琴曳。步屧碧山来,岩际看云起。一鹤懒梳翎,飞入苍烟里。
  • 古诗《寄畅园杂咏·九人六百有馀岁》 - - 乾隆 - - 九人六百有馀岁,前度曾因佳话传。硕果今惟四好在,了知寿者相非坚。
  • 古诗《寄韩持国·渌绕宫城漫漫流》 - - 王安石 - - 渌绕宫城漫漫流,鹅黄小蝶弄春柔。问知公子朝陵去,归得花时却自愁。
  • 古诗《溪堂却寄·八代文章睹典型》 - - 胡应麟 - - 八代文章睹典型,鸡林重译购题铭。无劳大泽誇云梦,久识钧天奏洞庭。禹庙冠裳回百吏,胥台樯橹压千灵。精庐四百湖堤上,烂漫新诗勒翠屏。
  • 古诗《枯木竹石为吴昉题》 - - 徐溥 - - 露叶霜柯带晚阴,昆崙骨冷藓花深。吴刚老去伶伦死,谁识储材造化心。
  • 古诗《霜风·霜风近海夜飕飕》 - - 陆游 - - 霜风近海夜飕飕,敢效庸人念褐裘。关吏虽通西域贡,王师犹护北平秋。黄旗驰奏有三捷,金印酬功多列侯。愿补颜行身已老,区区畎亩亦私忧。
  • 古诗《乾隆二十八年起居注书成诣乾清门入奏恭纪》 - - 钱大昕 - - 平明启事入乾清,一队仙班礼服更。中贵向前相指点,玉皇案吏奏书成。
  • 古诗《沈德潜和韵有林壑已安仍恋主潞河归棹敢云遄之句因叠前韵赐之》 - - 乾隆 - - 再来应是岁庚辰,珍重高年命屡申。早识云卿擅当代,不教疏傅独前人。华茵联句朋犹昨,绮阁悬灯物共春。眠食倘彊思亟见,宴陪撒荔莫辞频。
  • 古诗《和于湛之海上原韵》 - - 张煌言 - - 黄埃胡骑猎桑乾,长狄笳声九塞寒。金雁俄从别殿识,铜驼几向故宫看!星槎飘泊留旄节,云树依栖拂羽翰。不是孤臣甘浪迹,曾将独茧著渔竿。
  • 古诗《恭奉皇太后观荷词》 - - 乾隆 - - 好雨均沾既渥优,承欢今始展眉头。莲花万朵叶千万,叶叶花花纪岁筹。
  • 古诗《钦州·天通侧贰域》 - - 岑徵 - - 天通侧贰域,路绕马援营。山势偏趋海,江流曲抱城。酒帘丛贾客,堠火集猺兵。信宿蛮烟里,还家梦不成。
  • 古诗《送孙寺丞·流连白首叹知机》 - - 杨爵 - - 流连白首叹知机,日见庭柯黄叶飞。安得一朝携手去,与君共采首阳薇。
  • 古诗《初冬感怀·落叶扫还积》 - - 陆游 - - 落叶扫还积,断鸿飞更鸣。羸躯得霜健,老眼向书明。水瘦河声壮,萁枯马力生。竟为农父死,白首负功名。
  • 古诗《雨霁有怀钱徵君》 - - 孙继皋 - - 户外雨不歇,忆君初到时。青山一以隔,华发总堪悲。世事酒杯过,閒情鸥鸟知。离居未可道,含意为裁诗。
  • 古诗《无题·灯下裁远衣》 - - 毛奇龄 - - 灯下裁远衣,阶前堕秋雨。为惜藁砧名,迟回下双杵。
  • 古诗《葵·有美北园菜》 - - 屈大均 - - 有美北园菜,冬葵最晚彫。暖多晞日叶,寒少负霜条。静里香亲摘,斋时味手调。年年勤抱瓮,灌溉及禾苗。
  • 古诗《万县七夕·归途初及早秋天》 - - 王昌麟 - - 归途初及早秋天,夜看绳河醉不眠。谁与女牛争一夕,已同人菊别三年。吟来面壁虫如客,飞去填桥鹊亦仙。注眼云端眉样月,正留清影待团圆。
  • 古诗《仲夏斋居偶题八韵寄微之及崔湖州》 - - 白居易 - - 腥血与荤蔬,停来一月余。肌肤虽瘦损,方寸任清虚。 体适通宵坐,头慵隔日梳。眼前无俗物,身外即僧居。 水榭风来远,松廊雨过初。褰帘放巢燕,投食施池鱼。 久别闲游伴,频劳问疾书。不知湖与越,吏隐兴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