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王夫之的诗 > 梅花·稍觉逢春客思催原文及翻译赏析

梅花·稍觉逢春客思催

朝代:清代诗人:王夫之时间:2020-07-22
稍觉逢春客思催,江春无奈促花开。
一枝横水寒潭月,几点回风雪砌苔。
啼鸟易惊归客梦,陇云空寄故园哀。
东风已遣芳心尽,谁与垂杨衒楚台。

诗人王夫之资料

梅花·稍觉逢春客思催作者王夫之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 查看详情>>

王夫之古诗词作品: 《生查子·春感》 《补落花诗·乘春春去去何方》 《晦日·春色去堂堂》 《摊破浣溪沙·夏景》 《洞庭秋·翛然容与清泠都》 《和一峰读书楼》 《落花诨体·隔院投梭作意憨》 《咏怀·湘水千里来》 《沁园春·毕竟还他》 《杂咏·曲岸平塘小径通

梅花·稍觉逢春客思催原文及翻译赏析

梅花·稍觉逢春客思催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即事·绿阴黄鸟雀查查》 - - 李穑 - - 绿阴黄鸟雀查查,坐睡衰翁鬓有华。不见周公衰也甚,大平风月是谁家。
  • 古诗《题朱生甫子彦年丈昆季邗江分图为干云同年索赋》 - - 樊增祥 - - 吴天黯黯雁行斜,风雨孤篷一夜赊。便作对床听亦得,挂帆明日是天涯。
  • 古诗《陕甘总督勒保报雨诗以志慰》 - - 弘历 - - 仲春雪既遍,三月雨尤佳。及节深耕起,透沾各属皆。新苗欣长发,旧价普平谐。岂不幸遥慰,越牵盼近怀。
  • 古诗《除日奉和族叔父仰学先生见寄诗韵》 - - 吴与弼 - - 弱质何堪终日病,不才误染一年尘。痛惭旧学功焉用,空感春风岁又新。困鬣正怜鱼圉圉,芳心谁似木欣欣。题诗远谢吾宗老,总抱冲襟未易伸。
  • 古诗《和故友方君感怀》 - - 刘凤梧 - - 半生戎马寄君身,拥旆平蛮捷若神。解甲归田谁共隐,扶藜行野孰相亲。苔岑契洽无多友,肝胆轮囷有几人。养晦林泉应谢客,门前应已绝车尘。
  • 古诗《赠陆伯微·斗大书斋以絜名》 - - 袁燮 - - 斗大书斋以絜名,冰壶表里要清明。如今尘土填胸臆,幸挽沧浪为濯缨。
  • 古诗《与陶握山订住山之约》 - - 成鹫 - - 相逢头发各丝丝,久别青山老可悲。在世了无投足地,入林应是息肩时。身依云水心何住,早种坑田晚共炊。从此便归归便得,未须南面肃蓍龟。
  • 古诗《种药·半亩馀空阔》 - - 梁以壮 - - 半亩馀空阔,江烟绿到帘。药宜春及种,人以病犹淹。懒灌得泉近,新愁为野添。山翁贻我谱,分晰尚纤纤。
  • 古诗《秋江钓月·荷蓑非避世》 - - 程钜夫 - - 荷蓑非避世,持竿不求赏。夙抱江海心,宁为利名鞅。天明紫烟里,日暮清波上。四顾无人知,孤舟自来往。
  • 古诗《琴操·履霜操》 - - 韩愈 - - 父兮儿寒,母兮儿饥。儿罪当笞,逐儿何为。儿在中野,以宿以处。四无人声,谁与儿语。儿寒何衣,儿饥何食。儿行于野,履霜以足。母生众儿,有母怜之。独无母怜,儿宁不悲。
  • 古诗《募兵行·玺书五道发甘泉》 - - 谢少南 - - 玺书五道发甘泉,技俩兼收作控弦。募府未摅平虏策,县官先办犒兵钱。
  • 古诗《重过相国明公园亭》 - - 查慎行 - - 热客稀逢抵闭关,陪游吾亦爱投閒。隙中野马飞扬去,雨后溪云断续还。隐几好风来北牖,钩帘落日在西山。壮心敢拟兰成赋,芳树条新感再攀。
  • 古诗《戏题湖上·湖上老人坐矶头》 - - 常建 - - 湖上老人坐矶头,湖里桃花水却流。竹竿袅袅波无际,不知何者吞吾钩。
  • 古诗《题杂画·山云低欲流》 - - 史鉴 - - 山云低欲流,山泉绿堪酿。高台人不游,麋鹿来亭上。
  • 古诗《蝶恋花·寒夜闺情》 - - 彭孙遹 - - 珠漏频催冬夜永,寒月窥人,人在清虚境。十二屏山湘水净。香蕤枕畔红冰凝。
  • 古诗《春晚杂赋·倚床相伴一枝藤》 - - 周紫芝 - - 倚床相伴一枝藤,强作春游老不能。花底婵娟诗妩媚,枕中日月睡瞢腾。
  • 古诗《蝶恋花·衰草天涯秋色沮》 - - 陈训正 - - 衰草天涯秋色沮。陌上王孙,无复从君住。剪剪西风何太苦。猜心燕子斜阳路。不道垂杨无意绪。才了青青,又作弥天絮。落叶已随流水去。一川凉影零孤雨。
  • 古诗《留别慎旃·更尽乌程酒一觞》 - - 陈子升 - - 更尽乌程酒一觞,赠言书取续篇章。重华问去天俱远,三箬寻来派共长。宪府开时偏脱略,宗门悟后好商量。相期为觅书邮便,海客江帆集半塘。
  • 古诗《崇德阁下答诸公不语禅》 - - 邵雍 - - 浩浩长空走日轮,何烦苦苦辩根尘。 鹏程万里非由驾。鹤筭三千别有春。 铅锡点金终属假,丹青画马妄求真。 请观风急天寒夜,谁是当门定脚人。
  • 古诗《鸳鸯湖棹歌·小妇春风楼下眠》 - - 朱彝尊 - - 小妇春风楼下眠,与论家计最堪怜。 劝移百福坊南往,多买千金圩上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