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方孝孺的诗 > 勉学诗·上堂拜父母原文及翻译赏析

勉学诗·上堂拜父母

朝代:明代诗人:方孝孺时间:2023-04-05
上堂拜父母,甘旨手自供。
入庙罗豆笾,祀我祖与宗。
死者魂魄安,生者恩义隆。
一门无二志,謦欬生春风。
岂惟薰闾里,上闻天九重。
祥云及膏雨,滋我庭下松。
孰云唐虞远,不得身遭逢。
由来豪杰士,世世皆时雍。

诗人方孝孺资料

勉学诗·上堂拜父母作者方孝孺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 查看详情>>

方孝孺古诗词作品: 《斑竹图·湘君泣尽泪痕乾》 《閒居感怀·利欲烈炎火》 《感旧·雄文不见林公辅》 《题竹月图送太学生归省》 《闲居感怀·乘时功易立》 《奉献蜀王·去岁开仓赈饿夫》 《次郑好义见贻韵》 《病中除夕·里巷占新岁》 《题万间室·一室才函丈》 《题画·得意攴郎画

勉学诗·上堂拜父母原文及翻译赏析

勉学诗·上堂拜父母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乡愁·风霜弹指又深秋》 - - 张问陶 - - 风霜弹指又深秋,烽火连山苦未休。战斗不闻诸将猛,飘摇难解故乡愁。书通云栈无黄耳,梦到沙场已白头。销尽名心心血冷,世间何物是公侯。
  • 古诗《留题岑氏隐居》 - - 宋禧 - - 白头两度过三山,三宿西峰紫翠间。明月再圆潮满海,寒鸡乱叫石当关。论文半夜新知乐,斋佛残年老子闲。榻下诸郎总清秀,云中丹桂许人攀。
  • 古诗《缑山·缑山岗翠孕仙灵》 - - 胡曾 - - 缑山岗翠孕仙灵,古柏新松满洞馨。借问吹笙王子晋,定从何处上□冥。
  • 古诗《梵动经·五欲重重入四禅》 - - 钟锦 - - 五欲重重入四禅,世间枉自辨愚贤。俱成现在泥洹论,谁见将来净土莲?
  • 古诗《咏寒凫诗·回水浮轻浪》 - - 萧纲 - - 回水浮轻浪,沙场弄羽衣。眇眇随山没,离离傍海飞。
  • 古诗《名师·筵前有客惟谈道》 - - 程滨 - - 筵前有客惟谈道,背后无人始向隅。自古名师如戏子,衣冠粉墨上氍毹。
  • 古诗《乌栖曲·绣帐罗帷隐灯烛》 - - 徐陵 - - 绣帐罗帷隐灯烛,一夜千年犹不足。唯憎无赖汝南鸡,天河未落犹争啼。
  • 古诗《客路·闺閤空相忆》 - - 朱继芳 - - 闺閤空相忆,那知客路艰。背人前去鸟,迎面远来山。夜泊孤灯悄,晨装片月弯。猿声不知处,杳杳白云间。
  • 古诗《曾嘱·手种芙蓉近碧湍》 - - 张英 - - 手种芙蓉近碧湍,深红浅白覆阑干。别时曾嘱庞家妇,秋叶黄时一探看。
  • 古诗《休洗红·休洗红》 - - 无名氏 - - 休洗红。洗多红色淡。不惜故缝衣。记得初按茜。人寿百年能几何。后来新妇今为婆。
  • 古诗《陵祀夜归·繁星攒列炬》 - - 严嵩 - - 繁星攒列炬,流尘起飞鞚。绕树远钟微,沾衣零露重。回望碧山椒,山深夜寂寥。云舆归缥缈,玉殿锁岧峣。重泉光景匿,蔓草蛩声唧。唯有朝陵使,年年来此夕。
  • 古诗《红修倏禊和卢运使韵》 - - 杨汝谐 - - 清华忆煞永和年,吹尽饧箫水槛前。十万酒旗春市海,三千玉指伎人船。绣轮竞接香尘满,珠树遥临璧月圆。合有吴娘联袂去,茶歌飞断蜀山巅。
  • 古诗《偶题·端默三年下》 - - 陈献章 - - 端默三年下,南方有缉熙。由来须一静,亦足破群疑。敢避逃禅谤,全彰作圣基。后来张主事,是与树藩篱。
  • 古诗《严州大浪滩·东来乱石如山高》 - - 张以宁 - - 东来乱石如山高,长江斗泻湍声豪。蛟鼍奔走亡其曹,青天白雪扬洪涛。舟子撑杀白木篙,长牵百丈嗟尔劳。侧身赤足如猿猱,舟中行子心忉忉,山木巃嵷杜鹃号。
  • 古诗《竹窗·竹窗西日晚来明》 - - 马臻 - - 竹窗西日晚来明,桂子香中鹤梦清。侍立小童閒不动,萧萧石鼎煮茶声。
  • 古诗《宫词·才人出入每参随》 - - 花蕊夫人徐氏 - - 才人出入每参随,笔砚将行绕曲池。能向彩笺书大字,忽防御制写新诗。
  • 古诗《曲肱诗·玉皇有敕问神霄》 - - 白玉蟾 - - 玉皇有敕问神霄,谁去骑龙乱作妖。自别雷城一回首,人间天上已相辽。
  • 古诗《送暨阳同知·我生山野毛发古》 - - 王冕 - - 我生山野毛发古,不是多时旧巢许。松根坐卧忘岁年,足迹何曾入官府?雨晴忽觉草添肥,春来春去都不知。耕田凿井亦足乐,短歌长啸随所之。溪谷无尘人事少,纵有饥寒能自保。花村月夜犬不惊,可是太平风俗好。昨日柳花如雪飞,今日作诗何所思?我诗似质朴,君政从可推。锦衣翩翩马如练,拜恩应到...
  • 古诗《虞山宴别·山隐韶音洞》 - - 严嵩 - - 山隐韶音洞,江横舜帝祠。旌旄勤出饯,岩石借题诗。客路春梅色,湘洲碧草辞。都忘去程暮,留赏更传卮。
  • 古诗《看叶·经紫飘零草不芳》 - - 罗与之 - - 经紫飘零草不芳,始宜撰杖向池塘。看花应不如看叶,绿影扶疏意味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