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朝诗人 > 王良臣的诗 > 牧牛图·三摩不受一尘侵原文及翻译赏析

牧牛图·三摩不受一尘侵

朝代:金朝诗人:王良臣时间:2018-07-22
三摩不受一尘侵,本分功夫日念深。
杖屦得回游子脚,葛藤灰尽老㜑心。
颠狂不作风头絮,出入谁伤井底金。
回首人牛在何许,一江明月夜沈沈。

诗人王良臣资料

牧牛图·三摩不受一尘侵作者王良臣

王良臣,字大用,潞州人。金章宗承安五年进士。入翰林,与李献能善。从军南征,献能与行,道中酬唱甚多,献能爱之。兴定初,从李天英北征,没于军中。赠孟州防御使。作诗以敏捷称,长于律诗。又于佛典有所得。《中..... 查看详情>>

王良臣古诗词作品: 《息轩·乾没皇皇西复东》 《汴堤怀古·迷仙楼观郁连空》 《杂诗·老子平生酷爱閒》 《牧牛图·三摩不受一尘侵》 《杂诗·残阳收拾弟兄行》 《九月七日饮·紫霞零落带孤禽》 《杂诗·道人知我爱禅房》 《旬休饮·袅袅东风雪外还》 《绝句·流转年光桥下水》 《息轩·乾没皇皇西复东

牧牛图·三摩不受一尘侵原文及翻译赏析

牧牛图·三摩不受一尘侵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曲径·书堂临小池》 - - 钱载 - - 书堂临小池,开径不嫌曲。落日照春蔬,徘徊见高躅。
  • 古诗《梦仙·紫霄宫阙五云芝》 - - 韩偓 - - 紫霄宫阙五云芝,九级坛前再拜时。鹤舞鹿眠春草远,山高水阔夕阳迟。每嗟阮肇归何速,深羡张骞去不疑。澡练纯阳功力在,此心唯有玉皇知。
  • 古诗《阮郎归·落花时节近清明》 - - 王炎2 - - 落花时节近清明。南园芳草青。东风料峭雨难晴。那堪中宿酲。回首处,自销凝。谁知人瘦生。倚阑无语不禁情。杜鹃啼数声。
  • 古诗《课儿联·林深莺唤友》 - - 梁鼎芬 - - 林深莺唤友;村小犬亲人。
  • 古诗《登南恩望海台》 - - 胡铨 - - 君恩宽逐客,万里听归来。未上凌烟阁,先登望海台。山为翠浪涌,湖拓碧天开。目断飞云处,终身愧老莱。
  • 古诗《齐天乐·龙池浅色东风缓》 - - 朱祖谋 - - 龙池浅色东风缓,春光管城先透。三起三眠,一波一磔,妆点销寒时候。酥钿九九。换新样宫绡,墨尘双逗。鹊尾香中,几呵挥翰玉堂手。清吟天上事远,御屏宣侍处,玉案茸袖。六琯光阴,百年文物,不是寻常怀旧。芳韶尽有。梦不到灵和,雨滋烟溜。自擘菭笺,细填梅蕊瘦。...
  • 古诗《香奁八咏·绣床凝思》 - - 凌云翰 - - 午窗风暖唾茸香,无语停斜倚绣床。意懒不缘闻喙木,情伤端为剌鸳鸯。絮毬滚处从圆碎,綵缕抛时任短良。唤起一春心上事,数声莺语隔垂杨。
  • 古诗《元夕放夜·绣衣玉节驻江城》 - - 仇远 - - 绣衣玉节驻江城,放得元宵两夜晴。陆地金莲方滟滟,一天明月故盈盈。逻兵酣卧忘钟韵,游子欢呼趁鼓声。儿女看灯归较晚,老夫自剔读书檠。
  • 古诗《高邮·三十六陂秋》 - - 史夔 - - 三十六陂秋,孤城水上浮。鱼龙尊窟宅,鸿雁叫汀洲。苔没高沙馆,潮平甲仗楼。片帆何处泊,身世一轻鸥。
  • 古诗《和百苦吟·聚蚊》 - - 王龙光 - - 湖傍秦邮草聚雷,露筋曾拜庙容来。难中莫说今偏苦,耳畔声声似诉哀。
  • 古诗《草堂漫述·居閒成惫懒》 - - 陶益 - - 居閒成惫懒,地僻寡交亲。著作难辞妄,模书易失真。苍苍苔叠砌,肃肃鸟窥人。门径榛方好,能消结驷尘。
  • 古诗《句·河鱼未上冻》 - - 张嘉贞 - - 河鱼未上冻,江蛰已闻雷。
  • 古诗《癸巳五月三日北渡》 - - 元好问 - - 道旁僵卧满累囚,过去旃车似水流。红粉哭随回鹘马,为谁一步一回头?
  • 古诗《纪事诗·宫使频看驿骑催》 - - 张英 - - 宫使频看驿骑催,遥从长乐问安回。宝弓亲射林中鹿,为进慈宁御馔来。
  • 古诗《海上竹枝词·弯弯海月照牛衣》 - - 彭孙贻 - - 弯弯海月照牛衣,雪浪漫天没钓矶。侬起卖浆潮正落,□头门下饭牛归。
  • 古诗《送春·渍水墙阴暗绿苔》 - - 曹家达 - - 渍水墙阴暗绿苔,麦苗风后楝花开。渭城朝雨歌三叠,江路斜阳酒一杯。枉遣鹧鸪啼蜀国,况堪麋鹿上苏台。天涯芳草无消息,徒见将离遍地栽。
  • 古诗《减字木兰花·自题词卷,时有入都意》 - - 姚鹓雏 - - 缥缃自拥。六日蟾儿无世用。除却封侯。尽许词人有白头。空山一叶。吹落琅玕飞作雪。剑筑粗疏。去觅荆高旧酒徒。
  • 古诗《缘识·灵无知大道》 - - 赵光义 - - 灵无知大道,极意思悠然。 摩日云中雁,潇湘水似天。 孤峰高远近,宝月莹团圆。 信解明开悟,青霄在目前。
  • 古诗《游不忍池示仲兄》 - - 苏曼殊 - - 白妙轻罗薄几重,石栏桥畔小池东。 胡姬善解离人意,笑指芙渠寂寞红。
  • 古诗《玉山·玉山高与阆风齐》 - - 李商隐 - - 玉山高与阆风齐,玉水清流不贮泥。何处更求回日驭,此中兼有上天梯。珠容百斛龙休睡,桐拂千寻凤要栖。闻道神仙有才子,赤箫吹罢好相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