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厉鹗的诗 > 南宋杂事诗·鸳鸯飞处画船横原文及翻译赏析

南宋杂事诗·鸳鸯飞处画船横

朝代:清代诗人:厉鹗时间:2023-04-08
鸳鸯飞处画船横,白玉芙蓉两朵生。
请看双投桥下水,有情争得似无情。

诗人厉鹗资料

南宋杂事诗·鸳鸯飞处画船横作者厉鹗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诗人、学者,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乾隆初举鸿博。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 查看详情>>

厉鹗古诗词作品: 《游仙百咏·几度看生沧海尘》 《梅子黄时雨·梅雨》 《晓入石人坞至粟山下看泉》 《南宋杂事诗·甘园地占社坛多》 《论词绝句·送春苦调刘须溪》 《西溪道中·连野看峰秀》 《雨宿卧龙山僧舍分韵》 《沁园春·天上归来》 《雨后南湖晚眺》 《正月十九日探梅入龙归坞晡至西溪

南宋杂事诗·鸳鸯飞处画船横原文及翻译赏析

南宋杂事诗·鸳鸯飞处画船横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题宁静斋·山以静为德》 - - 弘历 - - 山以静为德,复以宁为体。书斋倚碧山,称名固其理。庭馀绿树围,砌有秋花美。金风玉露间,致远惟清绮。称孔殊近哉,坐可观无始。
  • 古诗《妾薄命·阿娇初失汉皇恩》 - - 胡曾 - - 阿娇初失汉皇恩,旧赐罗衣亦罢熏。欹枕夜悲金屋雨,卷帘朝泣玉楼云。宫前叶落鸳鸯瓦,架上尘生翡翠裙。龙骑不巡时渐久,长门长掩绿苔文。
  • 古诗《小游仙·钧天寂寞帝悲伤》 - - 桑悦 - - 钧天寂寞帝悲伤,下界文章日月光。欲召昌黎归侍从,特宣玉诏遣巫阳。
  • 古诗《偈·拽回天关》 - - 释洵 - - 拽回天关,踏翻地轴。拄杖化为龙,一雨沛然足。在坑满坑,在谷盈谷。
  • 古诗《迎俎酌献·德盛昭临》 - - 包佶 - - 德盛昭临,迎拜巽方。爰候发生,式荐馨香。酌醴具举,工歌载扬。神歆六律,恩降百祥。
  • 古诗《戏题关门·来亦一布衣》 - - 岑参 - - 来亦一布衣,去亦一布衣。羞见关城吏,还从旧路归。
  • 古诗《赠沈孟嘉访开之湖上》 - - 沈懋学 - - 初阳台上紫云停,何处璚箫入夜听。载酒看花歌白苧,直教明月下西泠。
  • 古诗《赠吴养台明府》 - - 董应震 - - 龙节何来暮,讴歌遍草莱。冰霜随地嚼,霖雨接天回。泽雉依人雊,山花带郭开。玺书旌异绩,不负佩刀才。
  • 古诗《艳歌何常行·生男不为贵》 - - 王世贞 - - 生男不为贵,都尉执金吾。生女不为贵,小者号婕妤。不为家人产,鄠杜千顷馀。不为富第宅,宝玉厕门枢。鸣钟会子姓,列鼎荐膏腴。温爽易炎寒,欢宴乱昏晡。醉履不及尘,妖姬递来扶。妖姬十四五,颜色胜罗敷。但愿长如是,不愿更何如。...
  • 古诗《自去·自去飘流万里埃》 - - 卢青山 - - 自去飘流万里埃,劝君莫上望乡台。海阔天遥望不见,登台徒使此心哀。
  • 古诗《英石·忆昔侍南征》 - - 江桓 - - 忆昔侍南征,舟泊英山下。黄昏月满江,策杖凌书野。有村曰望夫,茅屋宽如厦。奇峰乍骈罗,森然瘦而雅。巧匠斲安能,苍翁司其冶。家君严选事,杖尾频挑打。三峰秀出群,馀盖平平者。船空难渡泷,陆续囊直寡。借汝压轻帆,聊备归装且。意望尔三峰,眉山当木假。寘之数椽间,拜吟佐潇洒。岂意十年...
  • 古诗《夜深·窗外银潢一派垂》 - - 程滨 - - 窗外银潢一派垂,百忧欺我到双眉。夜深吟得伤心句,莫问平明付与谁。
  • 古诗《宫桑闻北郊亲蚕赋》 - - 黄佐 - - 有菀宫桑,遵彼郊场。其叶扬扬,仓庚载鸣。扤扤条肄,乃集乃翔。
  • 古诗《清平乐·外子初归对月赋视》 - - 刘蘅 - - 更迟月上。夜意宜清赏。话到别时犹惘惘。心绪输君欢畅。楼前蝶舞莺歌。南风已长池荷。聚日偏逢春晚,直教好处蹉跎。
  • 古诗《豹突泉·潺湲一道落桑乾》 - - 屈大均 - - 潺湲一道落桑乾,中有征人泪未寒。愁绝三云驱马去,年年花向战场看。
  • 古诗《春帖子·南方炎帝本乘离》 - - 胡宿 - - 南方炎帝本乘离,长育群生在此时。命缕綵花传故事,风光天上更相宜。
  • 古诗《再见赠之·经年不见谪仙人》 - - 汪荣宝 - - 经年不见谪仙人,时雨濛濛复此辰。避俗文章应更淡,忘机怀抱本长春。樱花又作连林雪,屐齿同寻隔岁尘。山海近郊饶胜赏,小车暂止即弥旬。
  • 古诗《浣溪沙·一曲霓裳舞未终》 - - 韩淲 - - 一曲霓裳舞未终。玉钗垂额鬓云松。梦回金殿月华东。燕子莺儿情脉脉,柳枝桃叶恨匆匆。罗襟空惹御香浓。
  • 古诗《旱莲·紫玉炎天菊》 - - 舒岳祥 - - 紫玉炎天菊,红芽陆地荷。 孤芳群讪集,一笑百忧多。 美味河豚虐,妍姿鸩毒苛。 借渠存警戒,何必辩真讹。
  • 古诗《流杯渠·渌酒白螺杯》 - - 张籍 - - 渌酒白螺杯,随流去复回。 似知人把处,各向面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