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李龏的诗 > 偶作·心如野鹿迹如萍原文及翻译赏析

偶作·心如野鹿迹如萍

朝代:宋代诗人:李龏时间:2019-08-06
心如野鹿迹如萍,只愿陶陶不愿醒。
楚国蕙兰增怅望,雨中岚影洗还青。

诗人李龏资料

偶作·心如野鹿迹如萍作者李龏

李龏,字和父,号雪林,祖籍菏泽,家吴兴三汇之交。以诗游士大夫间,似曾短期出仕。享年登八十。有《吴湖药边吟》、《雪林采蘋吟》、《雪林撚髭吟》、《雪林漱石吟》、《雪林拥蓑吟》等,均佚,清四库馆臣据《..... 查看详情>>

李龏古诗词作品: 《看桃偶集僧舍》 《溪滨晚作·渺渺斜阳下翠微》 《乌程赵尉厅冬夜诗宴》 《华亭延恩律师》 《梅花·拥裘来看玉梅春》 《梅花集句·落日明深坞》 《夜发昆山问潮馆》 《当置酒·故人客秋县》 《梅花集句·倚竹佳人翠袖长》 《都市月下逢吴伯言

偶作·心如野鹿迹如萍原文及翻译赏析

偶作·心如野鹿迹如萍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将至兴安·冒雨短鞭行》 - - 钱载 - - 冒雨短鞭行,山山蟋蟀鸣。涧流青草合,岭断白云生。廖井居多寿,严关趣一程。松枫时似昨,湿立藓皮荣。
  • 古诗《邀山亭口号·搆亭恰似山邀至》 - - 弘历 - - 搆亭恰似山邀至,坐看山疑亭所邀。两下主宾定谁是,南华齐物继逍遥。
  • 古诗《越岭瞻乔卷为易使君仲子题》 - - 胡应麟 - - 公子旧翩翩,宁亲羡汝贤。瞻乔离楚服,怀橘向吴天。柯烂青霞斧,帆飞赤壁船。太行他日望,重赋白云篇。
  • 古诗《复过·西风奕奕细吟商》 - - 苏泂 - - 西风奕奕细吟商,客枕凄然一夜凉。吟尽蘋花浑可事,少留荷叶盖鸳鸯。
  • 古诗《画鸭·春草细还生》 - - 揭傒斯 - - 春草细还生,春雏养渐成。茸茸毛色起,应解自呼名。
  • 古诗《游仙吟·碧海青天指顾中》 - - 汪石青 - - 碧海青天指顾中,鸾骖鹤驭不匆匆。是何福分邀援引,待把因缘问始终。弱水三千朝唤渡,灵光一现夜横空。有人招手相迎笑,楚楚秋星或是公。
  • 古诗《武夷九曲歌·三歌曰》 - - 卢龙云 - - 三歌曰:我所瞻兮会仙岩,溪流三曲溪转深。海日初升开晓岚,游仙鸾鹤此中骖。何以侑之杯行三,缘厓架壑穷幽探。山光水色媚清酣,千秋万岁乐且耽。
  • 古诗《挽陈翼所总戎邑人》 - - 尹守衡 - - 曾歼关白入朝鲜,已斩杨酋定蜀川。猿臂昔尝称上将,龙头今尚见长天。皇穹自长妖氛恶,国运仍多杀气缠。遂使英雄尽尘士,又闻烽火照甘泉。
  • 古诗《锦石撑空·崚嶒柱石耸云巅》 - - 谢维申 - - 崚嶒柱石耸云巅,撑住东南半壁天。锦障化为虹气去,年年春裹百花鲜。
  • 古诗《奉和张少泉世丈七十寿言》 - - 曹家达 - - 天留人瑞自成行,高会香山纪会昌。借问当年诸士女,可曾偕老共炎凉。南阳井渫延龄橘,大野琴材太古桑。倘向细君谈旧话,少年情事肯遗忘。
  • 古诗《送绍兴帅汤相得请洞霄归括苍》 - - 曾几 - - 谁言富贵践危机,永日深春故里归。烟雨高楼增意气,蓬莱杰阁少光辉。向来赤舄又遵陆,此去青鞋长掩扉。画戟门东是茅宇,铃斋想像独依依。
  • 古诗《次吴鉴堂二尹「感怀」用连环体原韵》 - - 林占梅 - - 满城风雨近重阳,旧恨新愁总系肠。陶令清吟惟遣兴,司勋绮句岂鸣狂。绝无势利招人妒,更有琴书累我忙。几度欲眠眠未得,更深渐觉竹窗凉。
  • 古诗《谷城山咏留侯》 - - 赵执信 - - 秦皇殪六王,按剑坐虎视。收兵作金人,天下心俱死。子房貌妇女,起挥报韩椎。万乘尽辟易,祖龙丧天威。却顾发难徒,狐鸣岂足道。智倾垓下雄,气敛圮桥老。功成何淡荡,济北远相寻。奇杰丈夫节,委蛇君子心。悲哉韩淮阴,胯下同一趣。终思蒯生言,不从赤松去。...
  • 古诗《游上天竺·事事不可了》 - - 真德秀 - - 事事不可了,还须入此山。遥寻黄叶路,迥出白云间。瀹茗止烦渴,谈空得笑閒。飘飘有馀兴,归去掩柴关。
  • 古诗《赠子与·握手论文者》 - - 李攀龙 - - 握手论文者,春来限各天。即今行乐处,不似旧游年。神物风尘里,时名我辈前。岂令徐孺榻,白日此长悬。
  • 古诗《宿溪亭·一榻溪亭直万钱》 - - 徐积 - - 一榻溪亭直万钱,满床明月伴閒眠。荷花不把秋香惜,又逐西风到枕前。
  • 古诗《次韵写兴·不学韩公咎斗牛》 - - 吴锡畴 - - 不学韩公咎斗牛,此心无愧许沙鸥。 阴晴明日自鸡料,得失频年已熟筹。 痴计空为千载卢,虚名翻误不生忧。 閒中菘韭皆真味,绝胜羊腔进膳羞。
  • 古诗《夜度恨这关》 - - 林章 - - 楚水东边别路多,秋风夜半动离歌。 迢迢恨这关前月,独照行人过汴河。
  • 古诗《重阳席上赋白菊》 - - 白居易 - -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 古诗《山中谒皇甫曾》 - - 朱放 - - 寻源路已尽,笑入白云间。 不解乘轺客,那知有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