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吴铭道的诗 > 潘稼堂先生见留草堂原文及翻译赏析

潘稼堂先生见留草堂

朝代:清代诗人:吴铭道时间:2023-04-06
耆旧已辽落,床前拜德公。
人余柱下史,身是鲁灵宫。
杞宋文何在,齐梁运易终。
吾犹及型典,信见剖鸿濛。

诗人吴铭道资料

潘稼堂先生见留草堂作者吴铭道

生卒:1671-1738后。介绍:清安徽贵池人,字复古。吴应箕孙。父吴孟坚亦隐居以终。铭道守祖与父之志,布衣终老,游迹半天下。诗多豪宕激楚之语。有《复古诗集》、《滇海集》。清安徽..... 查看详情>>

吴铭道古诗词作品: 《游安宁温泉·野性颇爱山》 《至滇池·绝怜生望玉门关》 《太湖舟中望洞庭诸山》 《洱海·罢父之山洱水源》 《寄兄弟·故山老圃近如何》 《净慈寺·寺门见南山》 《点苍山·点苍苍峰十九点》 《潘稼堂先生见留草堂》 《关索岭·关岭插云星躔微》 《大慈寺饭·潜流略彴塞枯查

潘稼堂先生见留草堂原文及翻译赏析

潘稼堂先生见留草堂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太平令·净上》 - - 杨柔胜 - - 净上:疾走如飞。戍鼓连天狼烟起。胡笳彻夜西风里。龙争虎斗辨雄雌末:探事的且喘息定。。事何如。御驾亲征胜与输。净:奉天圣驾都围住。满城不日竖降旗。
  • 古诗《寄讯游肩生侍御客石头城》 - - 阮大铖 - - 数载窜江城,江花几见春。蕙兰寻楚服,雨雪滞孤臣。日积思亲泪,天留报国身。箧中传谏草,曾徙汉家薪。
  • 古诗《祝英台·迈过同上》 - - 陈汝元 - - 迈过同上:绿衣飘。红杏暖。春色凭谁管。雁塔名题。马踏花痕乱。欲问锦水青衫。眉山皓首。惆怅时光流变。
  • 古诗《病榻消寒杂咏》 - - 钱谦益 - - 龙屿鸡笼错小洲,秦皇缆系刹江头。烟消贝阙常开市,风引蓬莱且放舟。鱼鳖星微沉后浪,鼋鼍梁阔驾中流。天涯地少云多处,纵步期为汗漫游。
  • 古诗《题薛素画兰·空说湘江九畹春》 - - 徐熥 - - 空说湘江九畹春,残枝憔悴不堪纫。深林岂是幽香少,半采天涯寄远人。
  • 古诗《秋景·秋风白云飞》 - - 刘辰翁 - - 风起秋尘外,山空海又围。疏疏黄叶外,渺渺白云飞。扫地驱残暑,林烟带落晖。空明仙仗过,夭矫玉龙归。中野悲游子,苍梧迎帝妃。回首汾水上,不觉泪沾衣。
  • 古诗《南窗·南窗歌枕病夫便》 - - 黄衷 - - 南窗歌枕病夫便,润上琴书欲雨天。长日自添燃木火,闲时真忆问花船。游鱼噀白盆池晓,熟荔垂丹草閤烟。有兴无言空记省,月明飞梦到斜川。
  • 古诗《宿新店驿次题壁韵》 - - 江源 - - 驻节山中驿,行踪水上萍。微寒生枕席,急雨打窗棂。路僻书难达,更长安易醒。计程西蜀道,七十二长亭。
  • 古诗《复斋抚军卧病予至扶掖出见为之怅然》 - - 全祖望 - - 当年上殿荐甘盘,夹日功成奏治安。今日江湖茅屋里,瓜棚豆畤病中看。
  • 古诗《捣练子·春闺》 - - 顾之琼 - - 雷殷殷,雨潺潺。帘捲春风拂面寒。开遍梨花归梦杳,和衣睡起月阑珊。
  • 古诗《寄满粹翁·心爱满夫子》 - - 王令 - - 心爱满夫子,论师不敢交。诚明大中性,二五老阳爻。后学谁思进,吾蒙久辱包。思之无见日,梦把客门敲。
  • 古诗《和百苦吟·冻雪》 - - 王龙光 - - 滕六天南说祸胎,连年飘散浪疑猜。信如今日多争战,骸骨成丘白作堆。
  • 古诗《次南仲韵·回首明年六十春》 - - 杨公远 - - 回首明年六十春,依然不改古衣巾。画图萧洒诗千首,心地通明月一轮。钟鼎虚名虽是贵,箪瓢陋巷且安贫。客来问我平生事,宠辱俱无老逸民。
  • 古诗《杨柳枝词·春风惜别霸陵川》 - - 石宝 - - 春风惜别霸陵川,多少长条似马鞭。谁道无情是花柳,赚人来去自年年。
  • 古诗《送王子彦归南·一第虽无意》 - - 吴伟业 - - 一第虽无意,名场技有馀。解颐匡鼎说,运腕率更书。材已遭时弃,官犹辱诏除。白头才一命,需次复何如。
  • 古诗《忍俊·勾芒跣足苦争先》 - - 王夫之 - - 勾芒跣足苦争先,昨夜酸风雪满天。不见旗亭游冶客,春归才着土牛鞭。
  • 古诗《次韵夏楚材登山阳故城有感》 - - 俞德邻 - - 金粟松摧故国荒,春秋未作叹诗亡。十年漂泊家千里,百代兴衰梦一场。蠙浦风清波鸭绿,渔梁春暖酒鹅黄。相逢且尽尊前醉,莫遣愁多白发长。
  • 古诗《牡丹·画槛阴浓綵羃新》 - - 彭孙贻 - - 画槛阴浓綵羃新,雕楹娇艳有馀春。朱楼绮结依仙掌,锦幄风多避舞尘。琼树并翻清夜曲,沉香定识倚阑人。悬知国色倾城在,姚魏名家品未真。
  • 古诗《别家山二绝·就荒松菊莫相嗔》 - - 郑刚中 - - 就荒松菊莫相嗔,未肯微官缚此身。 若有督邮须束带,定交秫米付他人。
  • 古诗《武康邑俗·官廨俯官溪》 - - 董嗣杲 - - 官廨俯官溪,溪流极清泚。 鱼游值天阴,竞指龙光起。 古祠偶相邻,愚徒望风靡。 我欲照衰颜,且展阑干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