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元代诗人 > 李俊民的诗 > 平湖飞絮·三月湖边祓禊亭原文及翻译赏析

平湖飞絮·三月湖边祓禊亭

朝代:元代诗人:李俊民时间:2018-08-25
三月湖边祓禊亭,依依杨柳雨中青。
晚来风起花如雪,春色都归水上萍。

诗人李俊民资料

平湖飞絮·三月湖边祓禊亭作者李俊民

李俊民(1176-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 查看详情>>

李俊民古诗词作品: 《过星轺·古道开天险》 《大阳与诸友话旧》 《阮郎归·戏李子搢》 《襄阳咏史·作乐山》 《橙数珠·从头细转梵王经》 《婆罗门引·重阳与元帅窦子温暨众友东城赏菊即席赋》 《济源龙潭·尘世悠悠不识真》 《集古·听歌》 《答筹堂见招·谁谓长河不可通》 《姚子昂寿日

平湖飞絮·三月湖边祓禊亭原文及翻译赏析

平湖飞絮·三月湖边祓禊亭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秋葵·砌角庭心簇簇柯》 - - 弘历 - - 砌角庭心簇簇柯,漫言卫足智如何。率因心赤向阳切,便合花黄承露多。
  • 古诗《再度梨岭和壁间韵》 - - 托浑布 - - 闽越分程咫尺间,峰如屏展水如环。龙收潭雨僧安钵,鸟破林烟客款关。风色苍茫瓯海树,秋容峭削浦城山。年来遍踏红尘道,一晌云栖始觉间。
  • 古诗《夜过王汉章留酌》 - - 孙一元 - - 一笑真良晤,相看意气同。杯痕寒较浅,暝色坐来空。倒帻高人醉,焚香秀句工。阿咸更清绝,爱客似而翁。
  • 古诗《译鲁拜集·举首叩天天不语》 - - 黄克孙 - - 举首叩天天不语,低头问地地无闻。即今俯仰犹迷惘,何况他年墓里人。
  • 古诗《赠西域无名苾刍》 - - 王世贞 - - 离车边地种,能不羡支那。久客秦音惯,无师梵字讹。羼提游自稳,檀越见偏多。莫以流沙隔,犹堪只履过。
  • 古诗《和杨少默九日怀菊之作用九章韵而约之》 - - 湛若水 - - 采采篱内花,少间复耻独。采之欲何为,幽香难入俗。吾衰虑芳歇,岁晏日不足。薄言采群芳,天地归一掬。霜高草木黄,孤秀媚空谷。自非金刚姿,孰致后凋曲。圣人贵松柏,卫风咏菉竹。爱此柴桑操,纳尔于大麓。登高发雅颂,被之三尺木。手弄无弦君,眦决飞鸿目。谁能继此曲,此曲情何极。顾谓二三...
  • 古诗《题叶氏四爱堂》 - - 谢草池 - - 梅兰莲菊各争誇,风月平章属大家。四爱堂前亲手种,乾坤生意四时花。
  • 古诗《出南郊清甚·春风吹屣到南园》 - - 程珌 - - 春风吹屣到南园,著酒涂酥花正繁。更喜满前无俗物,横塘疏竹渭南村。
  • 古诗《宿心上人房因赠》 - - 李锴 - - 射虎将军后,秋风弩蹶张。如何明性觉,倏忽变行藏。束缚悲余老,功能羡汝长。玩花台不见,洒涕一凄凉。
  • 古诗《送方大林入苏门》 - - 释今无 - - 明珠寸径出深渊,照耀人间万事圆。昔日养来今日取,何须搔首问高天。
  • 古诗《己丑除夕·光景真如箭》 - - 金鉴才 - - 光景真如箭,匆匆报岁除。十分烦恼尽,一觉畅和初。身健心犹壮,年增齿又疏。客来问消息,能事只抄书。
  • 古诗《寄西峰李纬之》 - - 刘永之 - - 汉家仙吏驾云螭,遗迹空存碧藓滋。井底龙飞山客见,峰头鹿过野人知。芝田旧长千年药,石室新题五字诗。寄语山中李道士,好将苦学慰深期。
  • 古诗《吴子夜四时欢歌》 - - 邓云霄 - - 江上龙舟戏,新妆照碧波。隔船呼女伴,举酒酹曹娥。
  • 古诗《下皋杂咏·春风一夜到桑麻》 - - 黄仲昭 - - 春风一夜到桑麻,嫩叶柔枝渐次加。晓起喜闻童稚语,新移丹荔亦萌芽。
  • 古诗《题画·飞雪蔽空无鸟迹》 - - 唐寅 - - 飞雪蔽空无鸟迹,长山颠壑有人居。浩浩天地知谁坐,酌酒敌寒犹读书。
  • 古诗《管宁濯足图》 - - 杨果 - - 踏遍辽东未是痴,藜床欲穴只心知。好留一掬黄泥水,墁却曹郎受禅碑。
  • 古诗《楚辞三章送郭教授趋朝》 - - 陈造 - - 儒之宫兮千柱眈如,峨冠绮袂兮群而趋。 食焉稻鱼兮隶焉诗书,我侈其成兮绎其初。 诲掖之孔敏兮築兴之不徐,偾於昔焕於今兮繄百年其有待。 企三贤而相攸兮遗躅未沫,匪若人之良茂兮吾将奚赖。 芹波摇日兮槐阴转午,一尘不栖兮重廊邃宇。 执经前兮仪仪而訏訏,君颜舒舒兮而究而语。 有...
  • 古诗《题江南秋晚图》 - - 王景 - - 十年不踏钱塘路,江上晴烟渺轻素。 并刀谁剪秋半帘,夕阳正在西陵树。 对之便欲发浩歌,西风萧萧水增波。 胥涛已入乱山去,木落台空幽思多。
  • 古诗《寄谢雍·谢家兰树有清芬》 - - 祝允明 - - 谢家兰树有清芬,每诵澄江却忆君。 想得山庄长夏里,石床眠看度墙云。
  • 古诗《商山路驿桐树昔与微之前后题名处》 - - 白居易 - - 与君前后多迁谪,五度经过此路隅。 笑问中庭老桐树,这回归去免来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