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龚翔麟的诗 > 菩萨蛮·瘦驴偏爱冲泥健原文及翻译赏析

菩萨蛮·瘦驴偏爱冲泥健

朝代:清代诗人:龚翔麟时间:2020-10-04
瘦驴偏爱冲泥健。雪花如掌前山漫。
此际最消魂。村村掩店门。
松关开绝顶。鱼板空林振。
急去访山僧。分尝玉版羹。

诗人龚翔麟资料

菩萨蛮·瘦驴偏爱冲泥健作者龚翔麟

龚翔麟(1658-1733),清代藏书家、文学家。字天石,号蘅圃,又号稼村,晚号田居,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康熙二十年中顺天乡试乙榜。由工部主事累迁御史,有直声,致仕归。工词,与朱彝尊等合称浙西六家,著有《田居诗稿..... 查看详情>>

龚翔麟古诗词作品: 《大酺·上巳赵恒夫农部招饮清凉山》 《解连环·轻容窄袖》 《点绛唇·饮梅树下》 《殢人娇·海棠》 《满江红·江行,同吴岱观登燕子矶》 《祝英台近·雨濛濛》 《四字令·送南渟》 《法曲献仙音·简徐虎侯》 《菩萨蛮·题画》 《卜算子·梅影用东坡韵

菩萨蛮·瘦驴偏爱冲泥健原文及翻译赏析

菩萨蛮·瘦驴偏爱冲泥健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赋蓝花·半畦蓝吐花》 - - 李穑 - - 半畦蓝吐花,蔓草育其东。小娃手去之,力弱竟难功。新丝抽已长,可被公子躬。染朱固所愿,染青光更浓。奈何不去草,害正谁汝容。
  • 古诗《疮痍·懒慢栖岩壑》 - - 张含 - - 懒慢栖岩壑,忧时还泪垂。只闻徽彩有,不复念疮痍。海涸鱼龙泣,城荒虎豹驰。歌谣无采使,纪咏舍吾谁。
  • 古诗《山中伐木即景即事,赋七绝,纪实也》 - - 胡子丹 - - 农村伐木过秋分,结队登山动斧斤。拓径通途先割草,摇枝落叶满山闻。
  • 古诗《金陵口号·大中桥北北人栖》 - - 钱澄之 - - 大中桥北北人栖,南内凄凉白昼迷。时有推囚官吏到,夜深冤鬼遍城啼。
  • 古诗《四月廿九夜宿杨氏嘉树轩》 - - 宋禧 - - 前月城南连夜宿,今宵水北对花眠。梅天未食杨家果,夜雨都耕舜水田。恶客不来成好梦,大兵已过重丰年。酒醒得句呼灯烛,一丈红葵在榻前。
  • 古诗《閒步·春园偶尔独往》 - - 袁凯 - - 春园偶尔独往,晚径萧然自还。芳草烟中冉冉,落花风外斑斑。
  • 古诗《二月二日蔡村船中》 - - 林光 - - 尽日风尘里,花朝不见花。轻烟穿舴艋,长薄散乌鸦。砚拂冰还冻,春催柳渐芽。前村是何处,荒落几人家。
  • 古诗《寄吴宗之·在家犹苦热》 - - 林尚仁 - - 在家犹苦热,客路足应疲。书剑果何地,江湖非旧时。久晴苗欲雨,多病药如饴。忆自分携后,知心更有谁。
  • 古诗《苕溪邑钟鼓洞有伯安题石》 - - 皇甫汸 - - 石傍空山声暗传,云和清响落钧天。洞门一自题诗后,常见停车叩水边。
  • 古诗《红叶·寒光烟际迥》 - - 王夫之 - - 寒光烟际迥,极目乍相迎。落日殷勤照,霜空妩媚生。清波凝水碧,白影衬云轻。红豆谁持赠,南枝未早荣。
  • 古诗《采桑子·橡皮拭》 - - 徐树铮 - - 凄然欲诉心中事,人远天涯。梦落谁家。红烛光分钗影斜。惘然错写书中字,揉碎金砂。碾破银麻。玉雪绵绵吹絮花。
  • 古诗《挽张之洞联·侍帏幕四年》 - - 陈有林 - - 侍帏幕四年,知匡济学问文章,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佐中兴一统,有事业勋劳忠荩,为人臣树的中外垂型。
  • 古诗《和蒋御带荐閤中三偈》 - - 释师观 - - 威风凛凛实难栖,正是灵山受记时。老倒月林无别说,非心非佛总非非。
  • 古诗《贱生石塘周子以诗为寿次韵奉答》 - - 黄衷 - - 早衰清世愧称贤,渔籍闲名浪得先。花隐山房分绿野,鹤临风浦梦青田。曾无酒数依金谷,祇有诗狂学玉川。看罢残棋惟袖手,贮君荣路策勋年。
  • 古诗《梧桐·子熟无饥凤》 - - 屈大均 - - 子熟无饥凤,枝枝坠露清。只须三两叶,便可作秋声。
  • 古诗《观出军·边警先秋报》 - - 王立道 - - 边警先秋报,重兴六月师。简书传凤阙,兵阵动鱼离。吹律风初应,挥戈日乍低。一军齐洒泣,为感采薇诗。
  • 古诗《书怀·节序流萤色》 - - 王世贞 - - 节序流萤色,风尘病客杯。壮怀依事改,衰鬓先年来。自忍穷途味,翻悲异代才。微官去不果,众毁任相催。
  • 古诗《小雪·黄紬被暖起还慵》 - - 刘涛 - - 黄紬被暖起还慵,小雪经檐落旋空。旧馆簿书宽半饷,冷官庭户满西风。马遭萁窘三山瘦,人坐诗工五鬼穷。安得东风嘱桃李,也教春色到衰翁。
  • 古诗《像春江》 - - 小海 - - 江水上涨了几乎与岸柳齐平像要爬上江岸的一群羊浑浊 肮脏被驱赶着不时偷吃两口岸喧的树叶儿像风吹起的雪片吹着冰凉的世界两岸尚未有烟火那些铺在江上的光线像夜间归来的人们像春天插在江边的柳枝让我们成长在清静的中心耳聪目明...
  • 古诗《清平乐·轻红淡白》 - - 洪适 - - 轻红淡白。蓬阆神仙谪。魏紫姚黄夸异色。到得海边初识。 玉阑不语如颦。虚教春尽三分。却问檀心谁向,多情更属东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