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郊庙朝会歌辞的诗 > 庆元二年·荣怀之庆原文及翻译赏析

庆元二年·荣怀之庆

朝代:宋代诗人:郊庙朝会歌辞时间:2023-04-06
荣怀之庆,莫盛于斯。
三宫四册,五叶一时。
德阜而丰,福大而滋。
子子孙孙,于时保之。

诗人郊庙朝会歌辞资料

庆元二年·荣怀之庆作者郊庙朝会歌辞

郊庙朝会歌辞,是古代所谓的“大著作”,每一新朝建立,都必须重撰新乐新辞,以示改朝换代。宋朝建立伊始,于太祖建隆元年(九六○)二月,翰林学士兼判太常寺窦俨即上言:“..... 查看详情>>

郊庙朝会歌辞古诗词作品: 《五方帝·太宇清明》 《奉俎用丰安·有牲斯纯》 《降神用高安·季秋之月》 《黑帝降神用高安》 《嘉泰三年皇后册宝》 《德寿宫册宝入殿门用正安》 《中书令、侍中奉册宝诣殿下用正安》 《送神用大安·丰祀孔饰》 《又六变·冠古耀鸿徽》 《淳熙十六年皇后册宝

庆元二年·荣怀之庆原文及翻译赏析

庆元二年·荣怀之庆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和伯氏感怀·静处逢人事却繁》 - - 南有容 - - 静处逢人事却繁,诗声酒气昼连昏。依然玉壶清灯席,安得乔公共笑言。
  • 古诗《两江总督萨载等奏漕运事宜诗以志事》 - - 弘历 - - 中河岁久淤,故有事疏浚。利漕兼利旅,费帑吾不吝。水性本就下,一泄戒其迅。所以当建闸,图止以为进。奈何既浚深,置闸于不问。铺水藉微湖,就下放河尽。恰值春雨短,漕舟碍难运。起剥封民船,官私两受困。遂有截漕议,舆情所弗论。以此屡申饬,筹度即愁闷。自惭躁辞多,无非体众愿。兹各知其...
  • 古诗《贺赵次乾寿联》 - - 梁同书 - - 东方先生善谐谑;南极老人应寿昌。
  • 古诗《落花·片片落花飞》 - - 严肃 - - 片片落花飞,随风去不归。如何临欲别,不得傍君衣。
  • 古诗《郭忠恕万松仙馆图》 - - 吴镇 - - 参差琳馆碧山齐,云拥疏松望欲迷。野老忘机自来去,忽惊麋鹿各东西。
  • 古诗《孤灯效玉川子》 - - 宋湘 - - 不帷不檠案无鼠,乍北乍南窗有风。忽听邻鸡声似海,始知身是住城中。
  • 古诗《送葛震甫归洞庭》 - - 范景文 - - 夏寒新涨碧澌流,雨洒别筵感易秋。敝箧千篇存故业,孤筇万里侈奇游。清风满袖无馀橐,烟水当门好系舟。同是羁人先送汝,愁深忍复说离愁。
  • 古诗《赠青羊观道士》 - - 童轩 - - 青羊道士无姓名,绕檐种竹门常扃。苍龙来问大还诀,白鹤下听蕊珠经。六铢衣上绣星斗,三尺剑底驱雷霆。相逢似识五云吏,一笑向余双眼青。
  • 古诗《王夫人挽词·启国恩章称》 - - 王安礼 - - 启国恩章称,颁恩典册徽。都人瞻卤簿,王子泣缞衣。落日随丹旐,悲风引素帏。西城供祖奠,惆怅昔游非。
  • 古诗《雨中寄顾汝和舍人》 - - 王稚登 - - 花间小雨湿衣轻,夜半思君隔凤城。尚食宫监邀翰墨,射声校尉识书名。斋庐西畔濡毫待,香案前头捧砚行。汉武若言封禅事,茂陵今已著书成。
  • 古诗《雨中招陆尚文》 - - 韩雍 - - 积雨生百感,缅怀旧朋游。记得布衣时,曾上君家楼。君家慈母贤,延款礼最优。维时作霖雨,欲归苦相留。对床且三日,讲道何尝休。一从砚席分,屈指二十秋。踪迹虽阔远,此心更绸缪。怜君命犹乖,壮志良未酬。有司选才行,才看谒宸旒。已登青云阶,高步谅匪忧。而我独恋恋,访问嗟无由。请君夜话...
  • 古诗《易郴讣至乞书铭旌》 - - 陈献章 - - 三年不款白沙扉,病枕春来耗亦稀。天地无穷流水远,江山犹是昔人非。群贤半逐春云散,老泪还随暮雨飞。八字铭旌吾敢爱,知君不愧旧儒衣。
  • 古诗《忆秦娥·青溪旅夜》 - - 王昶 - - 情脉脉。扁舟频作秦淮客。秦淮客。柳边残雨,水边残笛。红栏桥下秋潮急。梨花门巷长相忆。长相忆。乌啼凉月,夜深人寂。
  • 古诗《冷泉·琳宫门外小桥东》 - - 无名氏 - - 琳宫门外小桥东,石罅泉流细脉通。清似玉壶承沆瀣,游人掬饮凛生风。
  • 古诗《题昌化血石》 - - 林散之 - - 不向刀头求法度,且从石上证因缘。可怜一片玄黄血,留到今时色更鲜。
  • 古诗《与老雨初逢有寄用进退格》 - - 伯昏子 - - 沧浪谈契阔,中夏梦华胥。闻笛因沉陆,嗟灵宁曳涂。仍慇行露浥,亦嘒小星疏。绛帐馀音袅,尚堪击唾壶。
  • 古诗《寄题僧院庭竹》 - - 林逋 - - 岑寂宝坊清夜月,几移疏影上跏跌。更怜斋罢闲看处,一日还应不可无。
  • 古诗《赠文照大师》 - - 杨亿 - - 读遍龙宫七佛书,一尘无念得衣珠。 金园讲席天花满,沙界禅心水月弧。 拥衲夜霜凝屋瓦,闭关春雨长庭芜。 公卿半是空门友,瓶锡因循寄上都。
  • 古诗《答燕侍郎谢与端明李学士见过之什》 - - 宋祁 - - 方外仙乡岸幅巾,三竿红日照霜晨。 当关不用惊驺唱,共是扬家载酒人。
  • 古诗《慷慨歌》 - - 佚名 - - 贪吏不可为而可为, 廉吏可为而不可为。 贪吏而不可为者,当时有污名; 而可为者,子孙以家成。 廉吏而可为者,当时有清名; 而不可为者,子孙困穷被褐而负薪。 贪吏常苦富,廉吏常苦贫。 独不见楚相孙叔敖,廉洁不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