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诗人 > 崔荣江的诗 > 青玉案·茅庐原文及翻译赏析

青玉案·茅庐

朝代:现代诗人:崔荣江时间:2023-04-08
茨茅得苫遮贫寓。
竹篱外黄泥路。
白草春来青便著。
石陬蛩儿,柳梢燕侣。
与我依依诉。
秋深也有秋情趣。
荆棘丛中鹧鸪语。
却比尘情深几许。
夜云来过,更灯明灭,卧听檐牙雨。

诗人崔荣江资料

青玉案·茅庐作者崔荣江

崔荣江,1957年生,河南郑州人。医生,偏好文学,2004年开始古典诗词写作。目前有《飞花词集》、《飞花诗集》。 查看详情>>

崔荣江古诗词作品: 《浣溪沙·寄琴》 《虞美人·今天我在清寒处》 《风絮·花落循春妒》 《浣溪沙·看梅》 《鹧鸪天·醉罢琼浆对石枰》 《题深山独乐图》 《登山·平庐囿目气调销》 《虞美人·三月》 《雁邱·遗山有序云》 《忆江南·江南春梦

青玉案·茅庐原文及翻译赏析

青玉案·茅庐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早起·早起扶头酒味浓》 - - 李穑 - - 早起扶头酒味浓,东风吹雨满城中。开窗忽起寻春兴,眼底森然绿映红。
  • 古诗《湖南巡抚浦霖奏春雨普被米谷流通情形诗以志慰》 - - 弘历 - - 常岁湖南不缺霖,今春泽更普而深。谚云湖广熟,天下足,亦惟勖此一心钦。每批佳报称欣慰,此尚希沾愁莫禁。
  • 古诗《无题代答·几多珠翠落香尘》 - - 黄之隽 - - 几多珠翠落香尘,轻小休誇似燕身。步月怕伤三径藓,看花自感一枝春。黄莺久住浑相识,白鸟双飞不避人。祇恐轻梭难作匹,泪沿红粉湿罗巾。
  • 古诗《暮春喜雨诗·风云喜际会》 - - 文宗皇帝 - - 风云喜际会,雷雨遂流滋。荐币虚陈礼,动天实精思。渐侵九夏节,复在三春时。霢霂垂朱阙,飘飖入绿墀。郊坰既沾足,黍稷有丰期。百辟同康乐,万方伫雍熙。
  • 古诗《游闽中玄妙寺晚归偶成奉同行徐沈二公》 - - 刘大夏 - - 清时作宦得閒游,更喜祗园景物幽。山色连云迷晓径,松声绕涧杂寒流。层台回首诸天近,半日凭栏百念休。薄暮归来心更乐,离离禾黍万家秋。
  • 古诗《赠许天爵·十年不见许眉州》 - - 江源 - - 十年不见许眉州,京国相逢感旧游。奏最喜承天子问,论心重上叔宽楼。曾闻父老甘棠咏,好是龚黄旧日流。欲比吾兄冰蘖操,蛾眉山月一轮秋。
  • 古诗《仁宗皇帝挽诗》 - - 文同 - - 徇速承王后,聪明复辟初。恩波同海浸,刑网比天疏。屡有搜贤诏,曾无谏猎书。惟馀封禅事,应恨缺蒲车。
  • 古诗《赠大行人绎梅谢公使琉球》 - - 庞尚鹏 - - 司马题桥早擅名,驷车持节出都亭。华夷一统乾坤壮,日月重轮海岳清。直指东南临属国,却从西北望神京。归朝首献平夷策,天上夔龙听履声。
  • 古诗《柴·运水搬柴太瘦生》 - - 黄毓祺 - - 运水搬柴太瘦生,幞头著价更纵横。庞公应被天然笑,佛殿何须草数茎。
  • 古诗《题倪元镇画·西池亭馆带芙蓉》 - - 陈基 - - 西池亭馆带芙蓉,云水苍茫一万重。此日画图看不足,满帘秋雨梦吴淞。
  • 古诗《岁暮病中次司勋侄韵》 - - 黄廷用 - - 明日长安又是春,花期云会逐年新。坐闻车马喧廛陌,喜觉庭阶隔世尘。岁杪琴书堪自适,天涯骨肉更谁亲。经旬药鼎团寒火,空想维摩问病人。
  • 古诗《岁夜·叔季精神元似旧》 - - 释惟一 - - 叔季精神元似旧,慧慈面目只如新。来年年是去年年,今日日同明日日。
  • 古诗《游青原·更上龙潭侧》 - - 毛奇龄 - - 更上龙潭侧,还寻旧钓台。毒龙何处是,我欲负竿来。水鬘争流断,林衣拂地开。石头聊憩息,佳兴正悠哉。
  • 古诗《赠黎孝廉君实还袁州》 - - 欧大任 - - 公车新奏牍,何自楚天涯。高士曾名郡,词人此寄家。秀江分竹箭,小阁傍梅花。莫学南州隐,君王待赐麻。
  • 古诗《清平乐·自笑》 - - 顾随 - - 睡馀饭饱,窗下临章草;学习毛书文件了,又理野狐禅稿。前贤著意区分;新诗信口胡云:忙个一天到晚,这番真是閒人。
  • 古诗《砥柱·禹开砥柱放河奔》 - - 范祖禹 - - 禹开砥柱放河奔,浊浪轩轩日月昏。唯有三门君不见,惊波一起动乾坤。
  • 古诗《蒸霞谷为曹公会赋》 - - 张孝祥 - - 见说蒸霞谷,连山只种桃。补成天五色,散作佛千毫。月底群仙下,风前细仗高。期君成美实,归献赤霜袍。
  • 古诗《霞·一搦轻痕逗晚晴》 - - 张洵佳 - - 一搦轻痕逗晚晴,变成五色更分明。看他薄似罗衣样,依傍青云也著名。
  • 古诗《满江红·七帙华年》 - - 郭应祥 - - 七帙华年,这强健人谁得似。还又见设弧令旦,秋风生桂。教子已成森砌玉,弄孙仍得追风骥。更後堂深处著婵娟,笙歌沸。 香叆篆,杯浮蚁。欢意洽,酡颜醉。有静中日月,闲中天地。不必亲扶灵寿杖,何须远挹浮丘袂。看蟠桃著子又开花,三千岁。 ...
  • 古诗《衡州夜后把火看花留客》 - - 吕温 - - 红芳暗落碧池头,把火遥看且少留。 半夜忽然风更起,明朝不复上南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