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北朝诗人 > 沈约的诗 > 秋白纻·白露欲凝草已黄原文及翻译赏析

秋白纻·白露欲凝草已黄

朝代:南北朝诗人:沈约时间:2023-04-08
白露欲凝草已黄,金管玉柱响洞房。
双心一影俱回翔,吐情寄君君莫忘。

诗人沈约资料

秋白纻·白露欲凝草已黄作者沈约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宋、齐、梁朝时期)文学家、史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 查看详情>>

沈约古诗词作品: 《正阳堂宴劳凯旋诗》 《游钟山诗·多值息心侣》 《长安有狭斜行》 《九日侍宴乐游苑诗》 《和刘中书仙诗》 《长歌行·春隰荑绿柳》 《侍宴乐游苑饯徐州刺史应诏诗》 《伤韦景猷》 《咏帐诗》 《泛永康江诗·长枝萌紫叶

秋白纻·白露欲凝草已黄原文及翻译赏析

秋白纻·白露欲凝草已黄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齐天乐·人生底事辛苦》 - - 张可久 - - 人生底事辛苦。枉被儒冠误。读书。图。驷马高车。但沾着者也之乎。区区。牢落江湖。奔走在仕途。半纸虚名,十载功夫。人传梁甫吟,自献长门赋。谁三顾茅庐。
  • 古诗《集厚石斋·推枰谩赌宣城著》 - - 钱载 - - 推枰谩赌宣城著,破格真惭杜默词。五日城南还忆否,钵声灯晕已当时。
  • 古诗《食新·龙钟好在梦中身》 - - 陆游 - - 龙钟好在梦中身,剩喜今年又食新。不用更烦人祝鲠,轮囷瓜瓠是常珍。
  • 古诗《客中闻蟋蟀·黄叶未成响》 - - 程虞卿 - - 黄叶未成响,先教听此声。清秋无限意,良夜为谁鸣?我自怜多病,虫犹诉不平。关山劳梦想,孤馆月化朝。
  • 古诗《绝句·始之有作无人见》 - - 张伯端 - - 始之有作无人见,及至无为众始知。但见无为为要道,岂知有作是根基。
  • 古诗《咏雪·挂雪》 - - 袁说友 - - 一庭冰柱初融湿,满阵飞沙又压檐。夺得琼花消息早,扬州十里上珠帘。
  • 古诗《延促自尔·春日春山里》 - - 释清远 - - 春日春山里,春事尽皆春。春光照春水,春气结春云。春客春情动,春诗春更新。唯有识春人,万劫元一春。
  • 古诗《渔曲·花中藏跳白》 - - 屈大均 - - 花中藏跳白,出没少鱼惊。向夕鸣榔去,知予是月明。
  • 古诗《卜算子·强睡几曾酣》 - - 刘蘅 - - 强睡几曾酣,灯火偎人颤。咫尺江程一棹赊,梦肯来秋簟。夜色莫怜看,窗扇开还掩。残月浑如别后心,昔昔清辉减。
  • 古诗《傅曰川席上赏菊得朝字》 - - 李东阳 - - 野色自萧条,幽斋共寂寥。崩栏将石护,细竹引泉浇。地僻应稀到,情多屡见招。留连更何日,烂漫是今朝。
  • 古诗《太初宫怀古·太初宫在函关上》 - - 陈琏 - - 太初宫在函关上,一片遗基几百春。谩有狐狸来作穴,更无鸾鹤与为邻。灵符玉检神何在,石室瑶台迹已陈。景物亦随今古异,断碑荒础雨苔新。
  • 古诗《西湖景·南屏晚钟》 - - 聂大年 - - 柳昏花暝暮云生,隐隐初传一两声。禅榻屡惊僧入定,旅窗偏恼客含情。月随逸韵入鳌岭,风递遗音过凤城。催散游人罢歌舞,玉壶银箭夜初更。
  • 古诗《吴江·丹枫飒飒下寒塘》 - - 杨士凝 - - 丹枫飒飒下寒塘,财赋江东第一乡。谁唱吴歌醒客睡,半湖残月半船霜。
  • 古诗《寄花光仁老》 - - 邹浩 - - 行尽江湖见尽山,无穷气象杳难攀。知师笔有维摩力,为我移来助解颜。
  • 古诗《千秋岁引·晚景》 - - 陆求可 - - 隐雾孤城,兼天远水,一抹微云秋色里。红缨鹗随猎马返,黄芦雁触渔舟起。满江枫,几村柳,鸟归矣。陇上牧童行迤逦。田畔老农歌欢喜。共指馀霞散成绮。开门细看山万叠,登楼忽忆人千里。坐胡床,吹横笛,徐烹鲤。 ...
  • 古诗《次雄伯答画梅韵》 - - 曹家达 - - 癯仙自古拙谐俗,野鹤从来不解诗。疏磬断时溪月上,乱山深处冻云迟。性情旁写入枯管,供养随缘觅古瓷。却恨生香传不得,梦魂空自傍瑶池。
  • 古诗《答叶浩吾·亦知非远别》 - - 夏曾佑 - - 亦知非远别,云树黯销魂。心逐孤帆远,人归暮雨昏。到家知客乐,多难悔身存。岁晚如相见,应添雪鬓痕。
  • 古诗《哭梅圣俞·诗行於世先春秋》 - - 王安石 - - 诗行於世先春秋,国风变衰始柏舟。文辞感激多所忧,律吕尚可谐鸣球。先王泽竭士已偷,纷纷作者始可羞,其声与节急以浮。真人当天施再流,笃生梅公应时求。颂歌文武功业优,经奇纬丽散九州。众皆少锐老则不,翁独辛苦不能休,惜无采者人名遒。贵人怜公青两眸,吹嘘可使高岑楼,坐令隐约不见收...
  • 古诗《望永思陵》 - - 陆游 - - 绿衣迎拜属车尘,草木曾沾雨露春。 三十五年身未死,却为天下最穷人。
  • 古诗《何满子·世传满子是人名》 - - 白居易 - - 世传满子是人名,临就刑时曲始成。 一曲四调歌八叠,从头便是断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