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毛奇龄的诗 > 秋日登江楼有怀·茫茫落日半衔山原文及翻译赏析

秋日登江楼有怀·茫茫落日半衔山

朝代:清代诗人:毛奇龄时间:2023-04-06
茫茫落日半衔山,万里江流往复还。
独上高楼愁望远,秋风九月穆陵关。

诗人毛奇龄资料

秋日登江楼有怀作者毛奇龄

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弟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 查看详情>>

毛奇龄古诗词作品: 《踏莎行·宝扇横时,玉堂深处》 《妓坟·葛洪井畔丽人家》 《南柯子·题胡明府小像。》 《饮就亭观愚山集》 《毛甡将行张公子礽祎赠甡踏冰行率笔酬之》 《送赵郎中㩁使扬州》 《南歌子·蜡晕眉间粉》 《霜天晓角·晓起》 《王进士新婚诗》 《投吴寺宿怀吴江徐釚顾有孝

秋日登江楼有怀·茫茫落日半衔山原文及翻译赏析

秋日登江楼有怀·茫茫落日半衔山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次韵汪蛟门舍人见赠》 - - 施闰章 - - 论交真造次,何处更相期。每踏昭亭路,思君杖策时。病身从把钓,野性爱烹葵。京洛千秋事,凭诗记别离。
  • 古诗《行军雪后月夜宴王卿家》 - - 岑参 - - 子夜雪华馀,卿家月影初。酒香薰枕席,炉气煖轩除。晚岁宦情薄,行军欢宴疏。相逢剩取醉,身外尽空虚。
  • 古诗《颂古·鹤立松梢月》 - - 释达观 - - 鹤立松梢月,鱼行水底天。风光都占断,不费一文钱。
  • 古诗《豫章道中·仆已疲劳马已颓》 - - 吴可 - - 仆已疲劳马已颓,忍能日日犯风埃。前山断处后山出,旧雨晴时新雨来。梅子有情沿路熟,麦花无数及时开。一春客里消磨尽,举眼豫章安在哉。
  • 古诗《舟泊长淮关怀去年别者》 - - 陈恭尹 - - 长淮今夜月,此是故人心。万里送行者,徘徊枫树林。维舟怅前别,把酒恋同斟。自我不相见,知君愁至今。
  • 古诗《桥望·郊原浮麦气》 - - 玄烨 - - 郊原浮麦气,池沼漾青蘋。夏日临桥望,薰风处处新。
  • 古诗《同侯亭、寿泉重游青原山》 - - 刘绎 - - 戴星而出夕阳归,自觉兹游草草非。三宿几曾萦旧梦,重来犹复恋斜晖。湖山作主惭松菊,壶榼随云上翠微。如此宾朋如此地,不缘香火亦依依。
  • 古诗《送浃上座如馀杭刻慈觉老人语录》 - - 饶节 - - 扬子江头水拍天,导师曾此应机缘。浑金璞玉公收拾,付与知音万古传。
  • 古诗《比红儿诗·云间翡翠一双飞》 - - 罗虬 - - 云间翡翠一双飞,水上鸳鸯不暂离。写向人间百般态,与君题作比红诗。
  • 古诗《拟秦妇吟·星沉灯灭夜无涯》 - - 伯昏子 - - 星沉灯灭夜无涯,青帝御音聆不哗。太学禁中归鸟兽,孤坟阙下绕猿沙。锦灰尽腐公卿骨,秽史新开将相家。烽火当时照连屋,长安血色艳如花。
  • 古诗《卢秀才将出王屋高步名场江南相逢赠别》 - - 杜牧 - - 王屋山人有古文,欲攀青桂弄氛氲。将携健笔干明主,莫向仙坛问白云。驰逐宁教争处让,是非偏忌众人分。交游话我凭君道,除却鲈鱼更不闻。
  • 古诗《吴桥道中·三辅行将遍》 - - 王世贞 - - 三辅行将遍,孤城客久稀。朔风深引幔,寒日淡沾衣。何物人堪老,浮名计总违。黄尘满天地,不点北山薇。
  • 古诗《次韵陈季陵阅猥藁见寄》 - - 周紫芝 - - 相思一日九回肠,多谢来书细作行。镜里有霜怜我老,鼎中无脔付君尝。衰颜本自羞连璧,佳句仍惊得夜光。五凤楼高无此手,曹刘真是及肩墙。
  • 古诗《读西林集·籍籍声名供齿牙》 - - 安定 - - 籍籍声名供齿牙,才高七子信堪夸。游神旧日西林迹,照眼清光阆苑花。豪气自吞云梦泽,天津未泛计牛楂。吾家文献宜珍重,且喜而今笼碧纱。
  • 古诗《龙井寺·辨才住讷斋》 - - 钱大昕 - - 辨才住讷斋,非辨亦非讷。何处见全身,唾雾即明月。
  • 古诗《首冬拜扫宋浦湖阡有黄芝生于垄上正当先王父侍御幽宫》 - - 彭孙贻 - - 青枫落叶锦离披,神草幽宫竞吐奇。偃盖金云仙液满,灵根石室露华滋。却怜谢傅称佳后,不羡秦源避皓时。遥望累累三秀畔,真人紫气未曾移。
  • 古诗《酷相思·送夫子赴都》 - - 郑兰孙 - - 晓梦如烟慵欲睡。又门外催人起。问行李匆匆安也未。君去也留无计。侬在也行无计。眼底离情衣上泪。珍重长安地。盼桂子香清秋月媚。雁到也凉须记。花放也归须记。
  • 古诗《春夜答墨斋》 - - 吴灏 - - 索句闭门花寂寞,倾杯疏雨夜情多。春寒入骨春如雾,枯淡中年倏已过。
  • 古诗《呈折子明丈·曾门昔作广文官》 - - 赵蕃 - - 曾门昔作广文官,先生曾同苜蓿盘。 交道不惟当日见,遗风更俾后人看。
  • 古诗《感兴赠乌程李明府伯宜兼简诸秀才》 - - 皎然 - - 门前岘山近,无路可登陟。 徒爱岘山高,仰之常叹息。 不如松与桂,生在重岩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