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王邦畿的诗 > 秋夜宿张过庵宅兼怀陆舍人原文及翻译赏析

秋夜宿张过庵宅兼怀陆舍人

朝代:明代诗人:王邦畿时间:2023-04-06
严城吹画角,明月照高旻。
何幸当吾世,犹能见此人。
文章原性命,朋友亦天伦。
酌酒欢今夕,怀君情更真。

诗人王邦畿资料

秋夜宿张过庵宅兼怀陆舍人作者王邦畿

王邦畿(1618-1668),字诚斋,明隆武元年(1645)举人,绍武时以荐官御史。桂王即位于肇庆,邦畿舍家从之。桂王西奔云南,追随不及,避地顺德龙江。晚年礼僧函是于雷峰出家为僧,法名今吼,与程可则、梁佩兰等,结兰湖..... 查看详情>>

王邦畿古诗词作品: 《咏木棉花·奇花烂熳半天中》 《游仙词·琉璃宫殿久逾新》 《出门·昨日方还里》 《戊子谷日·今春逢谷日》 《閒居·园荒露正浓》 《西施咏·颦里西施貌若仙》 《生子·行年二十九》 《癸巳岁·天地既如此》 《独夜·起坐不成寐》 《送魏和公·神魂久矣驰清誉

秋夜宿张过庵宅兼怀陆舍人原文及翻译赏析

秋夜宿张过庵宅兼怀陆舍人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戏题·红红白白好花枝》 - - 白县尹 - - 红红白白好花枝,尽被山僧折取归。祇有野薇颜色浅,也来钩惹道人衣。
  • 古诗《菩萨蛮·萧萧还是秋容暮》 - - 曹勋 - - 萧萧还是秋容暮。炉薰已冷氲香注。犹记踏香尘。东风满院春。冷烟迷望处。声断阑干雨。无计问行云。黄昏空掩门。
  • 古诗《春郊次百旃韵》 - - 彭孙贻 - - 陌上春阴斗八哥,山樊乱落打岩萝。悔随狂蝶寻蒙叟,愿作歌鹦度补陀。戒酒似糺中执法,拈花还礼大摩诃。东园新植梨千个,抱耒宜师老橐驼。
  • 古诗《梦呈乐轩先生既觉不失一字录呈竹溪玉堂》 - - 刘翼 - - 不见仙翁四十春,幸然丘陇在比邻。当年四海从游者,报佛深恩有几人。
  • 古诗《酹江月·太玄正教》 - - 侯善渊 - - 太玄正教,离繁华修整真清真静。清静之中开道眼,舒展银霞流井。溢落精空,冲盈法界,满满收金鼎。烹煎日月,混纯天地齐永。寂寥独立无双,孤然不改,万法心俱省。变化飞升朝上帝,返入清阳真境。不夜长春,神仙聚会,授命灵童请。玉婴吟送,一杯长寿酩酊。...
  • 古诗《怀友人陈烈·思君苦节直艰难》 - - 陈襄 - - 思君苦节直艰难,四十穷经草野间。文为周衰能力救,礼遭秦祸欲重删。时无正说非杨墨,天与多才继孔颜。吾主聘贤方仄席,好将书币起东山。
  • 古诗《秋晚自皋亭至临平》 - - 厉鹗 - - 不减看山兴,吾行及杪秋。斜阳半郭外,晴翠满船头。林晚开黄叶,波明见白鸥。前峰烟际寺,历历记曾游。
  • 古诗《句·著书惊日短》 - - 释惠崇 - - 著书惊日短,弹剑惜春深。
  • 古诗《杂咏六言·龙章凤姿中散》 - - 刘克庄 - - 龙章凤姿中散,獐头鼠目十郎。一遗恨悲风操,一老死偃月堂。
  • 古诗《赋得莲下游鱼诗》 - - 阮卓 - - 春色映澄陂,涵泳且相随。未上龙门路,聊戏芙蓉池。触浪莲香动,乘流叶影披。相忘自有乐,庄惠岂能知。
  • 古诗《忆江南·题吴华卿一诗一研图》 - - 冯煦 - - 清芬渺,三泖昔栖迟。断石不随云景幻,一编重把琐窗西。恻恻夜乌啼。
  • 古诗《新嘉驿草亭和沈凤峰壁间韵》 - - 戴鱀 - - 古驿歊尘里,幽然著此亭。四檐山尽碧,一眺眼为青。高荫閒移日,芳尊或聚星。振衣成小憩,促驾喟劳形。
  • 古诗《赠东洞庭席翁》 - - 屈大均 - - 四皓旧楼林屋洞,今君清啸莫釐峰。楼前七十二峰月,不及仙人冰雪容。
  • 古诗《满江红·得华衣文扬州来札》 - - 顾光旭 - - 系马红桥,正愁里啼鹃啼鴂。休眺雷塘一带,落花如雪。红豆飘残东阁雨,青衫吟遍扬州月。问旧游燕子,尽能知还能说。参军赋,潮痕没。樊川梦,芳华歇。叹芜城寂寞,暮云千迭。旧雨山中生桂树,新词江上迎桃叶。甚一天枫,相作霜声,空伤别。...
  • 古诗《绝句·派里人人入社》 - - 梁鸿志 - - 派里人人入社,秋来处处闻樨。不用晦堂饶舌,先教陶令攒眉。
  • 古诗《别恨图·神光离合万花醒》 - - 徐梦 - - 神光离合万花醒,一梦天涯翠凤亭。别有相思足千古,夜阑痴立书画屏。
  • 古诗《哭四兄熙堂·不得平头到五旬》 - - 林朝崧 - - 不得平头到五旬,皇天夺我老成人。陆机入洛青衫敝,江总还家白发新。十载盛衰门户改,几番离合弟兄亲。一灵历劫如长在,愿结来生未了因。
  • 古诗《亲郊·羽籥云罢》 - - 蔡幼学 - - 羽籥云罢,干戚载扬。 接神有格,锡义无疆。
  • 古诗《长短句·天孙机上刀尺》 - - 刘克庄 - - 天孙机上刀尺,雪儿口里宫商。 愧我元非郢客,恨君不识秦郎。
  • 古诗《曲江·曲江初碧草初青》 - - 林宽 - - 曲江初碧草初青,万毂千蹄匝岸行。倾国妖姬云鬓重,薄徒公子雪衫轻。琼镌狒犭术绕觥舞,金蹙辟邪拿拨鸣。柳絮杏花留不得,随风处处逐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