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诗人 > 李建勋的诗 > 阙下偶书寄孙员外原文及翻译赏析

阙下偶书寄孙员外

朝代:唐代诗人:李建勋时间:2017-05-22
长安驱驰地,贵贱共悠悠。白日谁相促,劳生自不休。
凤翔双阙晓,蝉噪六街秋。独有南宫客,时来话钓舟。

诗人李建勋资料

阙下偶书寄孙员外作者李建勋

李建勋[公元八七二年左右至九五二年]字致尧,广陵人。(全唐诗作陇西人。此从唐才子传)约生于唐懿宗咸通十三年,卒于周太祖广顺二年,年约八十一岁。少好学能属文,尢工诗。南唐主李昪镇金陵,用为副使,预禅代..... 查看详情>>

李建勋古诗词作品: 《怀赠操禅师》 《送八分书与友人继以诗》 《惜花寄孙员外》 《殴妓·自为专房甚》 《醉中咏梅花·十月清霜尚未寒》 《殴妓·自为专房甚》 《和致仕沉郎中》 《春日东山正堂作》 《演武亭秋闱较射》 《蝶·粉蝶翩翩若有期

阙下偶书寄孙员外原文及翻译赏析

阙下偶书寄孙员外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画舫斋口号·斋临池上似舟轻》 - - 弘历 - - 斋临池上似舟轻,画舫因之遂与名。是假是真便真者,一般冻浦也艰行。
  • 古诗《翠云岩·见说奇峰多夏云》 - - 弘历 - - 见说奇峰多夏云,应输翠色此平分。更饶不致为霖雨,那系人间戚与欣。
  • 古诗《伤春·腊月花开尽》 - - 郭祥正 - - 腊月花开尽,中春不见花。柳阴空拂地,草色漫平沙。客路心常折,僧窗鬓自华。故乡何处是,瘴海暗天涯。
  • 古诗《十四夜棘闱看月》 - - 陆启浤 - - 愁里看秋月,高楼画角中。凉阴栖板屋,客泪起霜风。泥土如新渍,衣裳感旧工。五更眠不得,醒梦两丛丛。
  • 古诗《怀寄眉山知县王辟寺丞》 - - 魏野 - - 仲先别仲通,长忆又长慵。有梦应相信,无书想见容。尘埃五十驿,山水几千重。老去难寻访,何时得再逢。
  • 古诗《四月朔日乡饮于邑董氏之依绿亭口占》 - - 陈著 - - 道义为乡自不同,肯随流俗唾衰翁。高谈惊散洗红雨,清饮唤回依绿风。直欲鸢鱼相上下,那知乌兔有西东。得閒不乐真堪笑,金谷平泉总是空。
  • 古诗《满江红·襄阳寄顺天友人》 - - 张弘范 - - 奔驿南来,拥貔貅,且趋江右。良自愧,劣才微渺,圣恩洪厚。万里长江今我有,百年坚壁非他守。看虎牙,飞上万山头,诛群丑。风雨梦,乡关友。南北事,君知否。寄一缄梅信,小春时候。夜静戟门严鼓角,月明莲幕閒诗酒。怕故人,相忆问归期,平蛮后。...
  • 古诗《句·山连庾岭为南徼》 - - 陈轩 - - 山连庾岭为南徼,水与潮阳作上流。
  • 古诗《就愚和尚七十》 - - 缪思勃 - - 小小茅庵一弹丸,沧桑几度历艰难。就公卓锡开生面,菩萨心钦佛也欢。
  • 古诗《送都水姚懋明主事改任南京仪制》 - - 程敏政 - - 曾向青源识俊髦,恩除重下为均劳。留都官爱新仪部,驿路人迎旧水曹。千里长安随日近,万年钟阜入云高。宦情乡思谁兼得,莫惜离亭尽浊醪。
  • 古诗《江南曲·采蘅金陵江》 - - 王廷相 - - 采蘅金陵江,往来石城道。不问江南人,安识江南草。
  • 古诗《菩萨蛮·阳羡作赠钱华华次东坡韵》 - - 单人耘 - - 省庄宾树婆娑老,清潭竹海迎人好。蠡洞暗浮舟,钱郎导我游。烟深灵卷著,玉女何曾去。壶贮晚晴诗,瀛园枕雨时。
  • 古诗《郭孺人挽诗·一性根原匪自今》 - - 魏了翁 - - 一性根原匪自今,厥生异甚理难寻。因思出腹恩难称,不恤伤肤念极深。雷殷饥肠旋敛蛰,春温好语解移阴。华堂命服蕃孙子,天报还渠一片心。
  • 古诗《赠曹山人幼兴南还》 - - 欧大任 - - 君看槐树陌,何似桃花源。独有长安梦,相随还故园。
  • 古诗《花光十梅·淡中有味》 - - 释师范 - - 半开半合荣枯外,似有似无闲淡中。自是一般风味别,笑他红紫斗芳丛。
  • 古诗《数过任黄门邸舍看菊留三绝句志感·红白高低一色栽》 - - 毛奇龄 - - 红白高低一色栽,阑干上下几层排。屡从西掖看花去,可似东篱载酒来。
  • 古诗《次韵题上封》 - - 释德洪 - - 天柱唯连紫盖峰,路危不与众峰通。瓢沽狭径疑相值,芋火何人想此风。借榻醉魂窥冻蚁,凭栏诗眼送飞鸿。空嗟千偈出山去,半摺遗编看未终。
  • 古诗《玲珑四犯·玉殿啸狐》 - - 詹安泰 - - 玉殿啸狐,宫花围屐,江南哀赋无地。乱山腾野火,故国浮新垒。相看月明泪洗。惜分飞寸心千里。泛海迷槎,叩阍无路,孤剑向谁是。天涯夜凉如水,想幽单万感,骚怨难寄。敛愁随客坐,唤篴当楼倚。芳华尽捲狂涛去,漫追忆风流前事。闻说起,湖山在弓刀影里。 ...
  • 古诗《寒柏图·乡梦归路明》 - - 袁嘉谷 - - 乡梦归路明,夜夜寒柏里。素知兄弟行,扫墓恭敬止。痴儿独何心,迢遥暮天紫。缩地术有无,丹青绘一纸。
  • 古诗《重阳后菊花·寂莫东篱湿露华》 - - 范成大 - - 寂莫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魇照泥沙。 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