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郑孝胥的诗 > 日本漫画者安田雅甫求书·原文及翻译赏析

日本漫画者安田雅甫求书·

朝代:清代诗人:郑孝胥时间:2020-02-03
已槁苍颜那复温,渐销英气亦无痕。
丹青难写灵台状,皮相纷纷莫浪言。

诗人郑孝胥资料

日本漫画者安田雅甫求书·作者郑孝胥

郑孝胥(1860-1938) 字苏龛,一字太夷,号海藏,尝取东坡'万人如海一身藏'诗意,颜所居曰海藏楼,世称郑海藏。 福建省闽侯县人。清末官僚,伪满洲国总理。改革派政治家,亦伪满洲国建国参与者。工诗,擅书..... 查看详情>>

郑孝胥古诗词作品: 《秋声·墙外红尘自帝京》 《吾分·老死虽吾分》 《杂诗·子房虽助汉》 《十二月初九日渡海》 《海藏楼杂诗·石遗失其偶》 《答多竹山·天坛松盖郁苍苍》 《答陈仁先寄栽菊种诗》 《筱崎求题画兰》 《夜起盆梅正发》 《冯园看牡丹·出郭车声不厌迟

日本漫画者安田雅甫求书·原文及翻译赏析

日本漫画者安田雅甫求书·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闻蝉·浩然归兴几回头》 - - 李穑 - - 浩然归兴几回头,万里江山碧树秋。处处蝉声惊客耳,故乡鱼稻自风流。
  • 古诗《美美请画红梅屏幛春雨彻夜为绘四幅兼题八绝句》 - - 杨圻 - - 折得寒香烟满湖,孤山苏小伴林逋。羊羔儿酒销金帐,抵得清狂小宋无。
  • 古诗《寒原朔吹·寒原秋老朔风腾》 - - 弘历 - - 寒原秋老朔风腾,秃柳临崖若不胜。况尔残荷与败苇,自应一例付溪冰。
  • 古诗《雉雊·禽鸣屈颈象如勾》 - - 弘历 - - 禽鸣屈颈象如勾,雉雊应于音义求。能识一阳回地肺,因倡百鸟发春喉。周人漫拟尚求喻,宋帝迟怀空返羞。设以如皋论恒理,斯时微觉先乎不。
  • 古诗《汉俳·日本纪事》 - - 陈初越 - - 山容归太古。推窗乍晤全忘语。雪意满澄湖。
  • 古诗《清平乐·斜阳青草》 - - 赵文漪 - - 斜阳青草。容易春光老。满砌落英犹未扫。昨夜闲愁多少。劝君莫惜金杯。东风万一相催。待取红稀绿怨,江南明月楼台。
  • 古诗《南柯子·宛宛泪连屋》 - - 汪东 - - 宛宛泪连屋,萧萧竹映廊。冰壶一酌肺生凉。讳道温柔,却道醉为乡。牡蛎裁窗瓦,飞鸳饰镜囊。声名久压杜秋娘。不是小姑,居处也无郎。
  • 古诗《澹宁堂·开窗常面山》 - - 乾隆 - - 开窗常面山,山体恒宁静。俯槛亦临水,水态澹泊永。明志既可托,致远还因省。武侯材德兼,其言实堪领。未能践诸躬,且以质之境。
  • 古诗《班师回广·万姓临江听凯歌》 - - 唐璧 - - 万姓临江听凯歌,岭南今喜息干戈。谁知一阵风霆怒,化作两邦春气和。
  • 古诗《读曲歌·含笑来向侬》 - - 无名氏 - - 含笑来向侬,一抱不能置。领后千里带,那顿谁多媚。
  • 古诗《欲游五峰不果往小诗寄莹老》 - - 陆游 - - 东来恨不见汤休,千首清诗傥许求。要与茶山灯下读,莫令侍者作蝇头。
  • 古诗《齐天乐·倦圃秋集和沈客子》 - - 曹溶 - - 任他华毂长安队,偏觉座中人好。井巷斜趣,蓬蒿绿满,娱晚刚宜耕钓。痴狂各妙,肯月令方佳,被蛩吹老。冷石欹眠,隔江真喜战尘少。摩挲柳色最古,夜来空想像,白家蛮小。黑子禾城,无多卖酒,赊取儿童惯到。盘餐草草。尽别绪欢场,一时围绕。屋里青山,至今留晋啸。...
  • 古诗《题梅花水仙图》 - - 谢龙升 - - 同是早春色,天然一派妍。真真图画好,风致亦嫣然。
  • 古诗《次家湘沅兄韵》 - - 林朝崧 - - 孤山清韵许追攀,俗外相期礼可删。风雅暂因提倡盛,江河肯信挽回难。沧桑劫劫愁何益?名利纷纷笑不关。今夜高楼风月好,开怀且斗酒肠宽。
  • 古诗《官军屡捷淮寇渐平》 - - 周紫芝 - - 新得降番壤地开,玉觞争奉万年杯。明年御枣红千颗,又见青徐入贡来。
  • 古诗《满江红·问信江梅》 - - 吴潜 - - 问信江梅,渐推出红苞绿萼。堪爱处,平生怀抱,岁寒为托。瘦骨皱皮犹老硬,孤标独韵难描摸。怕东君压住等春来,鞭先著。 止渴事,风烟邈。和羹事,风波恶。想翠禽啁哳,笑他都错。争似花开颓醉玉,月天更引霜天角。便一年强作十年人,山中乐。 ...
  • 古诗《与毛教授·举世无清浊》 - - 姚勉 - - 举世无清浊,谁欤障倒澜。 独能驱雁鹜,不使污鵷鸾。 此事虽云小,其人已可观。 近来峨豸者,欠此广文官。
  • 古诗《黄州夜泊听水声因为绝句以广欧阳公诗话》 - - 孔武仲 - - 泠然非徵亦非商,夜久清香入梦长。 人道官蛙成鼓吹,我知风水是霓裳。
  • 古诗《送丁大卿知庐州》 - - 姜特立 - - 寄迹双溪喜盍簪,剖符庐子遽分襟。 伏波威著羌夷界,叔子恩怀江汉心。 万里烟尘入长筭,二边风月待清吟。 促归早晚飞丹诏,新雁回时有好音。
  • 古诗《芭蕉·萧萧洒洒复婷婷》 - - 杨万里 - - 萧萧洒洒复婷婷,一半风流一半清。 不为暑窗添午荫,却来愁枕作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