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邵璨的诗 > 三段子·生原文及翻译赏析

三段子·生

朝代:明代诗人:邵璨时间:2023-04-08
生:缅怀帝阍。
料苏卿终怀虏尘。
引刃自刎。
净诨介生:料田横终拚弃身净:只怕他。
无情虏酋心怀忿把。
咱每弃戮成齑粉。
这段良缘翻做祸衅。

诗人邵璨资料

三段子·生作者邵璨

邵璨,字文明,宜兴人。广学博文,弃举子,热衷于诗赋,著有《乐善集》。 查看详情>>

邵璨古诗词作品: 《滴溜子·末扮黄门官上》 《小桃红·外》 《生查子·净上》 《红绣鞋·合》 《懒画眉·末》 《意不尽·合》 《一封书·生》 《福马郎·末》 《侥侥令·外》 《滴溜子·生

三段子·生原文及翻译赏析

三段子·生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如梦令·绮阁沈沈烟重》 - - 陈子龙 - - 绮阁沈沈烟重,倒映绿波风动。悄立晓寒侵,依旧雕阑画栋。如梦,如梦,玉树数声残弄。
  • 古诗《阵雨·午热驻营后》 - - 弘历 - - 午热驻营后,秋云送雨来。直教驱酷暑,岂止润轻埃。倏向东南去,旋看西北开。凭轩纳凉爽,摛藻称清陪。
  • 古诗《校中避暑偶题二绝》 - - 姚倚云 - - 火云飘影漾方塘,移榻迎凉入翠篁。人静长廊风拂袂,蝉吟高树趁斜阳。
  • 古诗《和袁指挥所赠韵》 - - 罗亨信 - - 祖父安边世业雄,丹心耿耿贯长虹。霜蹄暂蹶宁为失,藻鉴常悬有至公。鲤化好随三月浪,鹏抟应趁九霄风。知君素蕴孙吴略,跃马期收奏捷功。
  • 古诗《龙女祠·清江向晚采莲稀》 - - 司马光 - - 清江向晚采莲稀,独倚兰舟久未归。目断可堪人不至,斜风细雨湿罗衣。
  • 古诗《又六言·笔下何曾有口》 - - 王十朋 - - 笔下何曾有口,囊中更愧无钱。聊把一言赞叹,助成此段因缘。
  • 古诗《次韵庭藻读少陵集》 - - 周紫芝 - - 李杜文章万丈高,就中诗律少陵豪。风流自是渠家事,奴仆从来可命骚。
  • 古诗《樊口隐居·万里云霄敛翼回》 - - 丁鹤年 - - 万里云霄敛翼回,挂冠高卧大江隈。春深门巷先生柳,雪后园林处士梅。翠拥樊山邀杖屦,绿浮汉水映尊罍。谁能领取坡仙鹤,月下吹箫共往来。
  • 古诗《杂诗·日予追祸遘》 - - 王世贞 - - 日予追祸遘,往者祅氛逼。时平无二人,难起有群策。英英赵司成,抗节砺金石。庭陛秋风生,飒然万象辟。徐卿探乱源,杨子杜机逆。将相伊吕俦,皇仁示微责。大泽丧明珠,茫茫不可得。斯物返其真,吾徒斗间色。...
  • 古诗《南乡子依五代前蜀李珣韵赠内》 - - 陈初越 - - 云鬓绿,芰衣轻。眼波转盼若生情。戏捻花枝芳几许。不须语。合是前生冰雪侣。
  • 古诗《初夏得石鉴凌江报》 - - 释函是 - - 两旬风雨到庾关,一纸音书达故山。闻道干戈前路远,定随鸿雁早秋还。三吴烟水十年梦,五老云峰几日閒。怀抱自深明月里,清光无计夜钟残。
  • 古诗《和清源陈观性喜雪》 - - 苏过 - - 斗酒豚蹄语未终,飞花弄态作冲融。寒威尚带嘉平腊,和气争先养物风。爽入西山千仞色,润添南亩一犁工。先生休道催科拙,趁著河东岁屡丰。
  • 古诗《楼朝议挽辞》 - - 许景衡 - - 金闺早通籍,银兔屡分符。文采倾簪笏,讴谣足裤襦。联荣看子舍,从养亦神都。八十终天禄,朋侪更有无。
  • 古诗《看雪·岁暮高城画角哀》 - - 彭孙贻 - - 岁暮高城画角哀,朔风吹雪渡江来。千林猎火冲寒返,一夜渔舟冒冻开。龙蛰炎荒多卧甲,兽眠石鼎有残灰。遥知高咏山中客,又汲冰壶赋早梅。
  • 古诗《祝英台近·浦镇柢庐作用稼轩韵》 - - 单人耘 - - 潮汛远,花期近。春雨霁俄顷。新绿惺忪,窗拂寒柯影。客来握手陶陶,轻撚烟蒂,话畴昔遐思难定。醇醨饮。几曾沉浸其间,味此噪中静。吾庐小小,会心在人境。不嫌车马声喧,此情隽永,病相如文君慵问。 ...
  • 古诗《烟象一口气憋在》 - - 叶世斌 - - 在柴禾,沼气和油箱中烟象一口气憋在那里,象一座矿憋在那里经过敏感的春天所有的事物都可以燃烧都可以让我们飘在自己的火上,把自己覆盖这烟比空气轻松裹着一两粒火星。如同星和云幕,那是我们自己都捉摸不定的天空但是风比我们更大,更活藏在暗处,很容易就把我们捉住,赶走烟回到柴...
  • 古诗《山行·山行心迹已双清》 - - 郑清之 - - 山行心迹已双清,骤见清溪眼为明。 鬼谷洞前符竹在,观音岩下魶鱼行。 宗师宴坐空余石,龙女分流不作声。 人影交横到林薄,绿烟深处一猿惊。
  • 古诗《古香·秋根托岩隈》 - - 陈宓 - - 秋根托岩隈,静对意味长。 春来长柔柯,无风自生香。
  • 古诗《鄱阳汤仲材以其家息庵存斋东涧三大老鄂州黄》 - - 方回 - - 息存东涧三汤老,文我平生尽见之。 身到黄龙山几度,却惭欠读惠璋碑。
  • 古诗《秋晚书怀》 - - 崔涂 - - 看看秋色晚,又是出门时。白发生非早,青云去自迟。 梦唯怀上国,迹不到他岐。以此坚吾道,还无愧已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