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方凤的诗 > 三吴漫游集唐·边风萧飒动江城原文及翻译赏析

三吴漫游集唐·边风萧飒动江城

朝代:宋代诗人:方凤时间:2023-04-05
边风萧飒动江城,独上高楼故国情。
碛里征人三十万,空教弟子学长生。

诗人方凤资料

三吴漫游集唐作者方凤

方凤(1241-1322),字韶卿、韶父,一字景山,自号岩南老人。浦江后郑村人。生于宋理宗淳祐元年,卒于元英宗至治二年,年八十二岁。试太学、举礼部均不第,后以特恩授容州文学。宋亡,遁归隐于仙华山,同里义乌令吴..... 查看详情>>

方凤古诗词作品: 《读西峰寺壁间诗》 《东瓯雪中山茶盛开》 《客有问金华胜游者以诗叙其概》 《哭馀之张教授》 《寄柳道传黄晋卿两生》 《寄仇仁近·忆昔三浙湄》 《述志·只因生在胡元世》 《宿保安寺·扪萝山迳迥》 《漫游·不堪惆怅满离杯》 《晋卿两生·太璞散已久

三吴漫游集唐·边风萧飒动江城原文及翻译赏析

三吴漫游集唐·边风萧飒动江城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省躬·一身衰谢浑无赖》 - - 吴与弼 - - 一身衰谢浑无赖,万事蹉跎总不能。何以激昂偷惰气,博文约礼是馀生。
  • 古诗《城东杂诗·十亩閒閒好种桑》 - - 连横 - - 十亩閒閒好种桑,维南维北免思量。他年衣被苍生志,付与天孙织七襄。
  • 古诗《临江仙·和小山》 - - 袁思亮 - - 寂寂金铺深掩,沉沉银蒜低垂。小园花径独来时。骄人双蝶舞,背景一萤飞。遥想天涯芳侣,嫩寒初上罗衣。关山寸寸是相思。凤城今夜月,应照玉人归。
  • 古诗《应制粉红双头牡丹》 - - 党怀英 - - 春意应嫌芍药迟,一枝分秀伴双蕤。并肩翠袖初酣酒,对镜红妆欲斗奇。上苑风烟工献巧,中天雨露本无私。更看散作人间瑞,万里黄云麦两岐。
  • 古诗《陆宣公祠·凛凛清规百世师》 - - 吴潜 - - 凛凛清规百世师,功名仅见奉天时。忠谋任起奸邪忌,感泣宁无士卒思。落日桑榆存旧迹,西风芦苇护荒祠。忠宣流落何遗恨,留得良方与后医。
  • 古诗《东皋隐居为子与尊人赋》 - - 宗臣 - - 亦抱杞人念,其如苕水幽。手携青玉杖,坐老白蘋洲。万象秋如滴,群峰日乱流。太湖三百顷,处处不惊鸥。
  • 古诗《广寿寺·学道护心城》 - - 谢逸 - - 学道护心城,养生戒眉斧。静知世味薄,老惬野僧语。散步给孤园,邀我会心侣。尘清不眯眼,境静可冰暑。莲社宗远公,竹溪仰巢父。此道不异世,今人岂愧古。当念贫时交,重勿弃如土。...
  • 古诗《和吴检详飞跃亭韵》 - - 林希逸 - - 有我何能与物亲,物无非我学方淳。不知目送飞鸿者,何似观鱼濠上人。
  • 古诗《挽刘荣甫·八十已过将九十》 - - 杨士奇 - - 八十已过将九十,翛然物外等閒身。绣林山水堪怡悦,太息清风减一人。
  • 古诗《立秋后一日池上杂兴》 - - 张镃 - - 船舷何事若轻雷,荡叶冲莲一道开。莫待归时方命酒,径从花上递金杯。
  • 古诗《消梅·冰融雪化一须臾》 - - 李龙高 - - 冰融雪化一须臾,清脆圆松压塞酥。我有牢愁三万斛,问君消得几分无。
  • 古诗《慈姥矶阻风·一片归心趁鹤翎》 - - 陶安 - - 一片归心趁鹤翎,江豚忽起恣吹鯹。篷边山色和云看,枕上风声带浪听。万事疾徐难逆料,千艘驰逐却争停。潇潇夜半无情雨,忍使寒欺短鬓零。
  • 古诗《社日豋采石矶太白楼》 - - 吴世昌 - - 不以豋临倦,春袍试暂游。江山留短梦,风雨猎危楼。岸削鱼窥网,崖巉浪狎鸥。断红销未尽,天际一帆收。
  • 古诗《西沙龙山·孤城西壁拥层峦》 - - 张海 - - 孤城西壁拥层峦,绕郭芙蓉秀可餐。翠浥烟光春作雨,清分岚气晓生寒。绘图有客如摩诘,高卧何人是谢安。拄笏钩帘看不尽,酒觞又觉许多宽。
  • 古诗《太常引·寄赠梁大将军,时寓湖上》 - - 来集之 - - 满湖秋水绿盈盈。湖上小茅亭。一剑一横琴。跨短卫疏林晚晴。古来豪士,奇情逸致,偏喜狎鸥盟。是必慰苍生。可久卧葫芦远汀。 
  • 古诗《朱买臣墓》 - - 张尧同 - - 世事春风转,荣枯一梦间。绣衣人不见,孤冢旧家山。
  • 古诗《减字木兰花·偶然相聚》 - - 郭应祥 - - 偶然相聚。最是人间堪乐处。散步寻春。来作琴堂不速宾。 缓歌一曲。野鹜纷纷都退缩。不用多杯。准拟花时日日来。   
  • 古诗《春尽过显灵宫》 - - 冯有经 - - 长杨夹路水流渠,高阁烟光落槛疏。 歌鸟报晴云彻净,架藤满紫蝶来初。 风回氅佩飞谭麈,香扑真文走蠹鱼。 有药驻颜难驻日,一春抄得酒方书。
  • 古诗《泉·远辞岩窦泻潺潺》 - - 崔涂 - - 远辞岩窦泻潺潺,静拂云根别故山。 可惜寒声留不得,旋添波浪向人间。
  • 古诗《送人归蜀》 - - 张祜 - - 锦城春色溯江源,三峡经过几夜猿。红树两崖开霁色,碧岩千仞涨波痕。萧萧暮雨荆王梦,漠漠春烟蜀帝魂。长怨相如留滞处,富家还忆卓王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