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诗人 > 杨巨源的诗 > 僧院听琴·禅思何妨在玉琴原文及翻译赏析

僧院听琴·禅思何妨在玉琴

朝代:唐代诗人:杨巨源时间:2023-04-06
禅思何妨在玉琴,真僧不见听时心。
离声怨调秋堂夕,云向苍梧湘水深。

诗人杨巨源资料

僧院听琴·禅思何妨在玉琴作者杨巨源

唐代诗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济。河中治所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 查看详情>>

杨巨源古诗词作品: 《邵州陪王郎中宴》 《重送胡大夫赴振武》 《赠张将军》 《石水词·山叟和云斸翠屏》 《观打球有作》 《崔娘诗·清润潘郎玉不如》 《张郎中段员外初直翰林报寄长句》 《观妓人入道·碧玉芳年事冠军》 《春日与刘评事过故证上人院》 《送澹公归嵩山龙潭寺葬本师

僧院听琴·禅思何妨在玉琴原文及翻译赏析

僧院听琴·禅思何妨在玉琴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上元前一夕访岳水轩不值》 - - 袁枚 - - 新年访故人,故人饮酒去。回车恋月明,升堂且小住。苍头擎明灯,春盘供寒具。公然主人翁,三枝小琼树。声听雏凤清,语协查梨趣。坐久树无烟,归迟草有露。仍踏野田还,梅花白前路。 ...
  • 古诗《步虚词·将门应学道》 - - 沈鍊 - - 将门应学道,仙法自通兵。宝剑神灵授,真符虎豹行。仁风随后殿,浩气是先声。义动三光合,机深五岳倾。本心期济世,谁羡列侯名。
  • 古诗《赠化州守郑顺解官归》 - - 陈献章 - - 湖上鸱夷久买舟,清风明月几宜休。未知进退存亡事,只问归来郑化州。
  • 古诗《端午为薛作又三章》 - - 卢青山 - - 揖别复几日?离忧聚已多。岂难相访者?其奈必归何。冉冉丛生竹,依依独举荷。故人不可见,住盏拭滂沱。
  • 古诗《十四韵·客言湘水至》 - - 宗臣 - - 客言湘水至,绿雨泣苍梧。恐是怀沙泪,双垂问大巫。
  • 古诗《拜岳将军墓·大坟老树列其中》 - - 滕塛 - - 大坟老树列其中,小冢旁堆树亦同。不世孝忠惟父子,极天愤痛在英雄。上方有剑谁能请,中国输金使不通。相对含悲石翁仲,老衰无泪落秋风。
  • 古诗《念奴娇·满江红·寿宪幕》 - - 无名氏 - - 长风送月,近中秋更无一点尘俗。绛阙真仙来瑞世,昨夜翔鸾飞鹄。奕世登科,诸昆竞秀,名盖天南北。持心恬退,更能韫椟藏玉。须信宪幕平反,据经议狱,全活阴功足。川泳云飞宾主意,荐剡新翻浓墨。一路欢声,几多和气,吹作长生曲。赐环促召,清班两鬓长绿。...
  • 古诗《田家·带水摘禾穗》 - - 顾况 - - 带水摘禾穗,夜捣具晨炊。县帖取社长,嗔怪见官迟。
  • 古诗《雪中夜坐杂咏》 - - 徐瑞 - - 读书声歇茶初熟,古鼎香销诗未成。起唤欧苏索白战,天高海阔不胜情。
  • 古诗《村中晓起·红日在山坳》 - - 蔡家瑜 - - 红日在山坳,白云遮远树。欲访隔溪人,不见溪边路。
  • 古诗《代先书寄庐郡朱龙图》 - - 郭祥正 - - 杨花塞路春无声,鸣鸠唤妇留春晴。扬鞭朝发浚遒县,卷帘暮宿金斗城。城中主人汉贾谊,妙年射策都群英。峨冠独立御史府,冰霜凛凛清朝廷。忽乘白云渡银海,十年望阙心常倾。只今淮西课异等,沉沉玉帐闲府兵。神机照物辨毫发,提刀四顾新发硎。行闻召节返西掖,至尊开阁思谈经。岂容燕寝自...
  • 古诗《湘夫人·潇湘木落时》 - - 朱熹 - - 潇湘木落时,玉佩秋风起。日暮怅何之,寂寞寒江水。
  • 古诗《六月十二日偶成》 - - 张九成 - - 目昏数日不观书,闭眼无言意自如。忽笑子綦云丧我,仰天何事尚长吁。
  • 古诗《从澹翁六叔乞取香柚》 - - 屈大均 - - 爱尔增城柚,黄时及大冬。霜多催熟早,雨少使香浓。就树须亲摘,成林即素封。畏寒吾不食,持作玉盘供。
  • 古诗《挽那邕冯教谕先生》 - - 王佐 - - 忆昔为儿未十龄,趋庭委贽拜先生。仅能雪案涂鸦舞,已许朝阳作凤鸣。寂寞荒苔封讲席,凄凉抔土闭佳城。东风吹泪看遗稿,尺许枯藤无限情。
  • 古诗《送光典座·辣辣辛辛一味禅》 - - 释心月 - - 辣辣辛辛一味禅,惯常岂在杓头边。一千五百善知识,未出门时话已圆。
  • 古诗《井子深·席量泓泓井子深》 - - 王十朋 - - 席量泓泓井子深,客来车辖总能沉。定须再筑新亭覆,不负先君好事心。
  • 古诗《绣球青鸟·天姝忽动抛球意》 - - 施蛰存 - - 天姝忽动抛球意,碾玉揉香作一团。乞取东君安锦障,莫教青鸟任情看。
  • 古诗《寄题汉州西湖兼简知郡马屯田》 - - 祖无择 - - 房相留遗爱,清风湖水长。人思浴池凤,谁识济川航。白雪徽音远,洪钧道化光。还闻继高躅,新有召公棠。
  • 古诗《赏海棠·海棠初破萼》 - - 姜特立 - - 海棠初破萼,红艳欲无春。 小插依霜鬓。花应恕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