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诗人 > 黄侃的诗 > 山花子·冷雨将寒度画楼原文及翻译赏析

山花子·冷雨将寒度画楼

朝代:现代诗人:黄侃时间:2023-04-06
冷雨将寒度画楼。
残灯无焰照新愁。
销尽羁魂人不觉,是深秋。
半晌似闻孤雁语,夜长风细响帘钩。
才有梦来还又断,恨悠悠。

诗人黄侃资料

山花子·冷雨将寒度画楼作者黄侃

黄侃,初名乔鼐,后更名乔馨,最后改为侃,字季刚,又字季子,晚年自号量守居士,湖北省蕲春县人,生于成都。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辛亥革命先驱、著名语言文字学家。1905年留学日本,在东京师事章太炎,受小学、经学..... 查看详情>>

黄侃古诗词作品: 《拜星月慢·新秋罢宴,有怀故国》 《点绛唇·怯露疏萤》 《浪淘沙·捣麝已成灰》 《临江仙·秋柳》 《念奴娇·月夜太平洋舟中》 《庚申元日作》 《浣溪沙·黄竹歌成尚有情》 《浣溪沙·预拟良辰有胜游》 《晚成·萧瑟回风振晚林》 《采桑子·青鸾漫报愁消息

山花子·冷雨将寒度画楼原文及翻译赏析

山花子·冷雨将寒度画楼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利城道中·大笔烦君赋远游》 - - 李宗城 - - 大笔烦君赋远游,塞垣寒日莽生愁。胡山尽向秦关出,陇水斜回汉戍流。世路中间三折臂,边城西北四经秋。风流最在星岩会,谷口前津驾海舟。
  • 古诗《送客至洪山桥有作》 - - 江湜 - - 思归归未得,枉自到津头。坐看相知去,独缘何事留。安能人送我,即与客同舟。愁外江潮到,平添水似愁。
  • 古诗《左太冲·辛勤十稔赋三都》 - - 邓林 - - 辛勤十稔赋三都,闻者曾贻酒瓮书。它日洛中添纸价,陆家兄弟竟何如。
  • 古诗《蝶恋花·世味炎凉参已透》 - - 许德蘋 - - 世味炎凉参已透。一树垂垂,绿遍河堤柳。放眼静看人太瘦。吟魂怕绕屏山岫。枝上杜鹃啼已久。催得人归,只恐人归后。山影自怜非似旧。黄昏泪落抛红豆。
  • 古诗《西山看梅和老杜江上寻花七绝句》 - - 黄淳耀 - - 香溪桥西邓尉东,千树万树摇春风。料得李生难写染,花光艳艳日初红。
  • 古诗《香严寺诗·乌啼霜落夜漫漫》 - - 萧宗 - - 乌啼霜落夜漫漫,风入疏棂客枕寒。戍鼓敲残鸡乱唱,半轩明月照栏干。
  • 古诗《麦虫·研麦为虫当午炊》 - - 高辅 - - 研麦为虫当午炊,瓦盆堆捧出山厨。两眠蚕细初离壳,半寸虾长始脱须。梁燕欲衔空著眼,庭鸡赚啄误呼儿。山家赖此聊充腹,不愿羊羔分外图。
  • 古诗《又绝句·甘雨和风十九年》 - - 顾清 - - 甘雨和风十九年,群生长养不知天。桥山厥有神灵卫,莫问风沙与水泉。
  • 古诗《次韵和酬·晓过翻经台下寺》 - - 释惟晤 - - 晓过翻经台下寺,与君同谒祖师堂。庭前紫桂叶频脱,石上红梅花正香。出洞阴云分远影,挂松寒日漏清光。谢公劝饭须无让,不许非时荐茗汤。
  • 古诗《谢客·甪里先生小筑居》 - - 万曰吉 - - 甪里先生小筑居,萧然衾枕半床书。闭门觅句江湖外,濯足招魂雨雪馀。卯酒动思千日醉,辰瓜准拟一犁锄。五陵公子多裘马,同学何人问草庐。
  • 古诗《和米山人除夕诗》 - - 曹于汴 - - 最是阴阳巧,更翻作岁华。痴心刚被弄,皱面为相加。旅旅思乡梦,城城检历家。林园犹濯濯,谁看此中花。
  • 古诗《十蒸·因高累仞看容易》 - - 释函是 - - 因高累仞看容易,息影凭空力不胜。荒月自来还自去,更无人待碧崚嶒。
  • 古诗《闲居对食书愧》 - - 陆游 - - 老病家居幸岁穰,味兼南北饫枯肠。满脾蜜熟餦餭美,下栈羊肥馎饦香。拨剌河鲂初出水,迷离穴兔正迎霜。山僧一钵无馀念,应笑先生为口忙。
  • 古诗《台阳杂咏·蟒甲船刳木》 - - 孙尔准 - - 蟒甲船刳木。
  • 古诗《会莫志完李瑶泉甘文峰宴岳丈温泉宅时有歌妓在右》 - - 张子翼 - - 伏雨初收送晚凉,江南黏乳酝秋香。宦情不觉来沧海,山侣何缘入醉乡。会有风光传杜曲,何须云雨赋高唐。他年待诏荣金马,尚记彭宣鬓已霜。
  • 古诗《送徐德章乃翁》 - - 边贡 - - 春看燕市花,秋返晋陵槎。水树侵沙阔,江云隐驿斜。梦依南国近,书寄北关赊。坐惜薇郎苦,遥心附海霞。
  • 古诗《遣兴诗·生缚奉先双腕急》 - - 王夫之 - - 生缚奉先双腕急,曹瞒未是出群才。已知辖凤妖翎幻,难割泥龙左耳乖。覆醢铜青蚀铁骨,无盐水墨写桃腮。千寻偃盖秦封树,总给寒垆一夜柴。
  • 古诗《宿大冶县·隔岸呼舟子》 - - 王十朋 - - 隔岸呼舟子,湖山日欲曛。人家数点火,风物一川云。小渡渔人占,中流县界分。秋深山驿冷,萧瑟夜深闻。
  • 古诗《月夜宿梓潼》 - - 张问陶 - - 月上潼川郭,窗明夜色闲。水云通故国,杯酒送残山。人怅连年别,天教万里还。喜心翻倒剧,抚枕望乡关。
  • 古诗《嵩山道中·屋头山色静无埃》 - - 赵秉文 - - 屋头山色静无埃,竹里柴门水际开。惊怪篱中犬迎吠,有人知自碧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