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屈大均的诗 > 山塘·江岸青青尽竹枝原文及翻译赏析

山塘·江岸青青尽竹枝

朝代:清代诗人:屈大均时间:2023-04-06
江岸青青尽竹枝,木棉红染水云深。
雨催西潦鱼苗出,争买魿浮与鲫沉。

诗人屈大均资料

山塘·江岸青青尽竹枝作者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 查看详情>>

屈大均古诗词作品: 《弄琴有怀石斋翁·秋声空外起》 《古意·面脂调藁本》 《所见·马上两蛾眉》 《出京江口·至此风涛阔》 《捕蟹辞·虎门潮水接牂牁》 《古意·柳花下阶砌》 《咏马伏波·麋冷双女自为王》 《怨歌·与欢百年期》 《席上赠叶仙·吹人无那素馨风》 《晚菊·岂为尊无绿

山塘·江岸青青尽竹枝原文及翻译赏析

山塘·江岸青青尽竹枝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都兵垣姚先生言事去国王介老缘风人之旨以作歌世㴶谬辱同薰倚歌而和》 - - 卢世㴶 - - 汉道方全盛,遑遑策治安。忠信明主易,敷奏小臣难。薄谪知恩重,孤踪入梦寒。遥思官定后,书籍尽情看。
  • 古诗《王氏园亭在百门泉南岸》 - - 田雯 - - 茶铛药灶读书堂,上下林峦曲抱塘。倘许平分三亩宅,多栽竹子种垂杨。
  • 古诗《焦山·僧堂陈古鼎》 - - 杜浚 - - 僧堂陈古鼎,青绿略参差。沙劫何多故,商周仅片时。神工疑太浅,怪物复安施。不必论真赝,风尘忌独知。
  • 古诗《题半面美人图》 - - 林朝崧 - - 侧立帘栊不转头,看人只用眼波勾。旧伤如意应留迹,新抱云和故障羞。有愿欲窥全豹妙,无因尽露两蛾修。画中重睹徐妃态,惹得湘东恼未休。
  • 古诗《初晴·幅巾慵整露苍华》 - - 王安石 - - 幅巾慵整露苍华,度陇深寻一径斜。小雨初晴好天气,晚花残照野人家。
  • 古诗《新昌道中·窈窕溪山画不如》 - - 齐召南 - - 窈窕溪山画不如,行游况值雁来初。霜前陇色开茅屋,烟外春声度笋舆。竹笕引泉分雪灌,麦畦梯壁带云锄。刘门道是刘郎宅,风物真疑汉代余。
  • 古诗《浣溪沙·六一节有感用二十八画生韵》 - - 陈初越 - - 漫说晴光六月天。乘肩儿女乐翩跹。底知一亿未团圆。长把锦围遮破落,久将鸡屁混喧阗。自扛课桌土墙前。
  • 古诗《过霜鹤昆弟龙眠山庄》 - - 张英 - - 少保藏书处,惟馀十亩存。清风依草阁,碧血滴松根。世代看陵谷,耕耘约子孙。一经锄且读,辛苦慰忠魂。
  • 古诗《感咏十解寄呈杨安抚》 - - 白玉蟾 - - 风吹五花辇,露缀九光舆。夜半红尘起,琴高失鲤鱼。
  • 古诗《无题·出茧修眉淡薄妆》 - - 陆游 - - 出茧修眉淡薄妆,丁东环佩立西厢。人间浪作新秋感,银阙琼楼夜夜凉。
  • 古诗《六言·遇合生封万户》 - - 陆游 - - 遇合生封万户,阨穷不直一钱。此是由来事尔,正须到处欣然。
  • 古诗《诉衷情令·远山重叠乱山盘》 - - 方千里 - - 远山重叠乱山盘。江上晚风酸。秋容更兼残日,枫叶照人丹。书未到,梦犹闲。鬓先斑。凭高无语,征雁知愁,声断云间。
  • 古诗《鹊踏枝·七夕》 - - 龙榆生 - - 喜听枝头灵鹊语。指点蓬莱,此去无多路。牛女由来相忆苦。佳期空为银潢阻。顿足低昂扬袖舞。拔帜歌坛,试琢惊人句。霞彩连天天已曙。掣鲸身手倾城顾。
  • 古诗《贺星云上人40寿联》 - - 任澹园 - - 者个头陀有点来由,四十年中,好结交名士才人,剑仙羽客;平生和尚作些甚么,三千界外,爱赏玩梅花杨柳,古画奇书。
  • 古诗《小游仙诗·百辟朝回闭玉除》 - - 曹唐 - - 百辟朝回闭玉除,露风清宴桂花疏。西归使者骑金虎,亸鞚垂鞭唱步虚。
  • 古诗《奉和圣制登三台言志应制》 - - 许敬宗 - - 中天表云榭,载极耸昆楼。圣作规玄造,轩阿复聿修。高门符令节,形胜总神州。企翼抟禽萃,飞甍燕雀游。缀星罗百拱,缘汉转三休。旦云生玉舄,初月上银钩。妙管含秦凤,仙姿丽斗牛。形言防处逸,粹藻发嘉猷。荷生无以谢,尽瘁竟何酬。...
  • 古诗《呈周栎园·平生五岳游》 - - 屈大均 - - 平生五岳游,今上谢公楼。楼里多山水,空濛云气流。故乡在南海,夫子有罗浮。置我丹青上,芙蓉四百秋。
  • 古诗《至日虑囚宪府呈方》 - - 王慎中 - - 立戟府门清,持书人吏盈。平持三尺反,助取一阳生。布令逢周正,援经览吕刑。怪来霜气重,骢马在江城。
  • 古诗《哭吕衡州·杜预春秋癖》 - - 元稹 - - 杜预春秋癖,扬雄著述精。在时兼不语,终古定归名。耒水波文细,湘江竹叶轻。平生思风月,潜寐若为情。
  • 古诗《次韵刘石香寄怀》 - - 翁同龢 - - 平生六凿溷天游,文囿名场亦暂留。江上偶然馀一秃,世人犹自说三刘。薄寒正蜡寻山屐,夜雨偏回泛剡舟。万众天涯同怅望,岂容宋玉独悲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