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张元凯的诗 > 山中·空山樵路石嶙峋原文及翻译赏析

山中·空山樵路石嶙峋

朝代:明代诗人:张元凯时间:2023-04-06
空山樵路石嶙峋,麛鹿悠然狎隐沦。
松下流泉清似玉,一瓢同漱颍阳人。

诗人张元凯资料

山中·空山樵路石嶙峋作者张元凯

张元凯(约公元1554年前后在世)字左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明世宗嘉靖三十三年前后在世。少受毛氏诗,折节读书。以世职为苏州卫指挥,再督漕北上,有功不得叙,自免归。元凯胸次夷旷,寄情诗酒,著..... 查看详情>>

张元凯古诗词作品: 《客夜·剑锋消不尽》 《广陵遇客·敝裘仍岁月》 《弇山园席上·倒着接》 《琅琊别墅·邻刹松涛远》 《庭桂盛开独酌偶成》 《舟中偶成·关河满棹白蘋风》 《长安道·羽林期门儿》 《秋日山斋饮客》 《同弇山公集王太史尊人宅》 《江蓠馆六咏·筠房

山中·空山樵路石嶙峋原文及翻译赏析

山中·空山樵路石嶙峋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小桃红·小生小外》 - - 佚名 - - 小生小外:忠肝义胆。补报朝廷。为不从和议。生出此情。想那时发金牌。取回军。返帝京。诬罪皆非命也。今日追思各泪零合前。
  • 古诗《塞下曲·属国新朝汉》 - - 陈子龙 - - 属国新朝汉,阳关西向开。一城当雪碛,双隘立烽台。远节何年反,降羌几种来。将军愁未解,小队射生回。
  • 古诗《王季木招饮济上高林堂》 - - 范景文 - - 风物何时最爽森,除将秋霁是春阴。客因同调成孤赏,地以高林畅远心。梅影偏宜灯下取,竹香细向酒中寻。眼前未尽氛埃气,欲掬寒泉洗碧岑。
  • 古诗《雨后·的砾残阳在树头》 - - 王跂 - - 的砾残阳在树头,隔村相唤两呜鸠。虹横复道中天断,雨打江潮带月收。开阖萤灯照凉夜,抑扬虫语闹先秋。浊醪一酌千愁散,露砌风檐自劝酬。
  • 古诗《句·衰俗易高名已振》 - - 王安石 - - 衰俗易高名已振,险途难尽学须强。
  • 古诗《渔舟词·日高一网破浪去》 - - 何士埙 - - 日高一网破浪去,日暮一笛冲烟来。东西南北但随意,绿蘋红蓼相徘徊。放歌风吹断还续,惊起鸬鹚宿。得鱼换酒不换钱,醉拥壶瓶酣睡足。
  • 古诗《熙春台联·碧瓦朱甍照城郭》 - - 金兆燕 - - 碧瓦朱甍照城郭;浅黄轻绿映楼台。
  • 古诗《八日泊故人亭观二水合流处》 - - 项安世 - - 各自南来共北流,孤亭直下对中洲。湘流几日发阳朔,潇水伴吾离永州。预戒篙工泊江口,急穿巾子上山头。哦诗未了寒催客,却下篷窗唤解舟。
  • 古诗《异同·吾闻圣贤心》 - - 梅尧臣 - - 吾闻圣贤心,不限亲与疏。义殊目前乖,道同异代俱。尧舜及周孔,千载趋一途。盗蹠诮孔氏,弟子将党欤。蹠自驱其众,日念杀不辜。河滨捧土人,海畔逐臭夫。塞川岂量力,同趣即尔徒。尔既不自过,反以此为纡。...
  • 古诗《古柯庭·庭宇老槐下》 - - 乾隆 - - 庭宇老槐下,因之名古柯。若寻嘉树传,当赋角弓歌。阅岁三百久,成阴数亩多。底须向王粲,工拙较如何。
  • 古诗《夏日山居·孤亭横曲沼》 - - 黄省曾 - - 孤亭横曲沼,高树挂轻萝。鸟下如窥户,鱼游不避荷。独留苍竹醉,閒与碧山歌。寂寞北窗夜,时时明月过。
  • 古诗《感兴·庭前有高树》 - - 刘崧 - - 庭前有高树,叶落馀空枝。儿童夜半起,开户打鸦儿。
  • 古诗《可笑口号·可笑山州为刺史》 - - 文同 - - 可笑山州为刺史,寂寥都不似川城。若无书籍兼图画,便不教人白发生。
  • 古诗《咏天旱兵灾·天灾匪患怎能安》 - - 暴焕章 - - 天灾匪患怎能安,无故兵争为那端。不幸人民遭痛苦,青苗芟去战壕剜。
  • 古诗《风中玫瑰》 - - 蔡其矫 - - 一上,一下,一来,一往。飞舞的焰火跃动的霞光。一道道的浪痕一条条的虹影。在狂欢的流泻中闪射。看不真切的轮廓无法辨认的眼波。从中散发捉摸不到的笑声。一高,一低,一起,一落。...
  • 古诗《春日即事·清斋饭罢一瓯茶》 - - 王镃 - - 清斋饭罢一瓯茶,静听山蜂报早衙。日色弄阴云去住,楮窗香润落藤花。
  • 古诗《过净慧院·晓披鹔鹴裘》 - - 李新 - - 晓披鹔鹴裘,缭绕青冰陌。 高原回东飚,草木负春色。 潇洒竹间寺,慰此流浪客。 豀梅荐余馨,林光动寒碧。 一寸经纶心,长叹念行役。
  • 古诗《和赵观使喜雨》 - - 吴芾 - - 膏泽愆时愧已深,敢期诚意达天垠。 片云忽送千峰雨,一气潜回万壑春。 顿觉老农生喜色,坐令凶岁变佳辰。 忧民虽切功何有,坱圠无私荷大钧。
  • 古诗《入塞曲·留滞边庭久》 - - 杨齐哲 - - 留滞边庭久,归思岁月赊。黄云同入塞,白首独还家。 宛马随秦草,胡人问汉花。还伤李都尉,独自没黄沙。
  • 古诗《诸将·锦江春色逐人来》 - - 杜甫 - - 锦江春色逐人来,巫峡清秋万壑哀。 正忆往时严仆射,共迎中使望乡台。 主恩前后三持节,军令分明数举杯。 西蜀地形天下险,安危须仗出群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