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符锡的诗 > 芍药·芍药花开能可怜原文及翻译赏析

芍药·芍药花开能可怜

朝代:明代诗人:符锡时间:2023-04-07
芍药花开能可怜,金丝蹙蕊粉围边。
几时王四堂前是,惆怅岩姿又一年。

诗人符锡资料

芍药·芍药花开能可怜作者符锡

江西新喻(今新馀)人。符观子。任明代《韶州府治舆图》一书主编。著作有《童蒙须知韵语》、《颖江渡稿》,撰《韶州府志》十卷。 查看详情>>

符锡古诗词作品: 《赠于邑慱之高淳用韵》 《遣怀·中秋节过又重阳》 《化州范太史墓次韵》 《寄内及示诸子口号》 《舟阻开河用陈参将韵》 《次韵潘云巢见示思亲佳什》 《朗都纲谢官居龙山绝顶结小庵予号曰鹊巢赠以诗》 《沙湖为王良二》 《双喜图·山人懒上大鹏背》 《玉蝴蝶·怀友

芍药·芍药花开能可怜原文及翻译赏析

芍药·芍药花开能可怜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翠云堂·满院翠阴浓》 - - 弘历 - - 满院翠阴浓,书堂喜乍逢。树张青伞盖,峰隐玉芙蓉。舞态看无定,翻声听镇舂。如云云可拟,了识善从龙。
  • 古诗《敞轩·俯顺舆情发六骢》 - - 弘历 - - 俯顺舆情发六骢,紫泉复此驻行宫。敞轩所廑观民者,为度可能夏谚同。
  • 古诗《山阳一曲精庐》 - - 乾隆 - - 西山所欠水,此乃水胜山。坐我池塘上,疑其苕霅间。洗将尘万斛,延得趣千般。如是真佳处,片时来便还。
  • 古诗《赠寂庵师·日高三丈各安眠》 - - 释函可 - - 日高三丈各安眠,早起何人独灌园。须信祖师真的意,元来只在辘轳边。
  • 古诗《上元山中百姓出游作三章谕之》 - - 王十朋 - - 邻里相呼入郡城,巴歌楚舞沸欢声。三宵游罢同归去,勉力耕桑事父兄。
  • 古诗《赵意林添构隐几山楼为三层赋诗纪事属予次韵》 - - 厉鹗 - - 经义注上宫,明禋制重屋。楼居自古然,层构择嘉木。乃有列仙儒,思展千里目。静稽喻浩经,一过不再读。般倕恣麾斥,重见四檐扑。俯槛恣窥临,拔地献蛾绿。有如驾飞鸾,倒景互奔逐。予生苦卑栖,篱壁常局束。手攓大涤云,忆昔纵高躅。十年堕尘土,掬水难浣俗。丹梯上更上,碧阑曲复曲。飞翠落襟...
  • 古诗《题五弟藜青瑞虹堂》 - - 江峰青 - - 城南井水清澄,千丈虹光平地起;门外溪山辉映,五花鸾诰自天来。
  • 古诗《岁暮·懒似嵇康匕不堪》 - - 欧大任 - - 懒似嵇康匕不堪,诗成惟待故人谈。梦中道路三台北,醉里风烟五岭南。尊酒便应留几杖,钓竿犹自滞江潭。西来青鸟飞飞急,欲向云中寄一椷。
  • 古诗《南泉庵·南征战士欲投戈》 - - 邱道隆 - - 南征战士欲投戈,寻乐施旗映薜萝。酒熟田家来赛社,晚晴渔舍乱堆蓑。半帘风月吟中趣,一剑功名水上波。指点当年陈迹在,几人襟袖泪痕多。
  • 古诗《访南昌别业有怀古林先生》 - - 庞嵩 - - 柚子环堤屋后松,南阳今见此遗踪。入门看竹惊眠犬,步涸瞻云忆见龙。漉酒不妨同伴酌,弹冠休猜笑相逢。天关夜夜天山梦,欲叩同人大觉钟。
  • 古诗《送董孝廉游五台》 - - 朱彝尊 - - 军都关外朔云屯,过尽龙堆入雁门。一路金光瑶草色,青天直上五峰尊。
  • 古诗《东坡书院与允山禅丈夜坐》 - - 严遂成 - - 爱与名僧对,廊阴浸碧池。竹非因月瘦,山不压云痴。暮气鹤飞杳,秋容枫落迟。一声清磬寂,正上佛灯时。
  • 古诗《居士寮·龙钟居士相》 - - 刘一止 - - 龙钟居士相,落魄宰官身。长史风吹帽,林宗雨垫巾。安心惟壁观,乞米赖僧邻。曾并鸳行立,当时梦不真。
  • 古诗《晚登秋屏阁作示杜氏兄弟》 - - 洪朋 - - 病夫汤熨暂时停,漫向秋屏阁上行。白日忽随飞鸟去,青山断处落霞明。林间嘒嘒寒蝉急,江上悠悠烟艇横。富贵功名付公等,嗟予老矣负平生。
  • 古诗《次曾景建红泉碧涧韵》 - - 赵汝谈 - - 诗评明水好,笑我尚逶迤。 丹穴三千仞,苍藤千万枝。 谷耕闻好鸟,社饮见庞眉。 他日烦君指,书堂与佛祠。
  • 古诗《绝句·楼前行客竟昂头》 - - 陈造 - - 楼前行客竟昂头,楼上齐声唱石州。 衮遍实催犹未彻,暑风晴月各新秋。
  • 古诗《送左元规三诣太常》 - - 杨万里 - - 晋侯三驾楚莫争,薛侯三箭天山平。 江西今代再丘明,亲到杏坛授麟经。 笔阵独扫万人军,两魁槐花再荐名。 来年兰省与集英,三元不数冯家京。
  • 古诗《漫兴·青山隐隐带滦河》 - - 王冕 - - 青山隐隐带滦河,金碧光中望□娑。 五谷不生羊马盛,二仪殊候雪霜多。 打围阵合穹庐转,警跸声传御驾过。 渺渺黄沙天万里,壮心未解说风波。
  • 古诗《不可见·常闻贫贱夫》 - - 曹邺 - - 常闻贫贱夫,头白终相待。自从嫁黔娄,终岁长不在。 君梦有双影,妾梦空四邻。常思劲北风,吹折双车轮。
  • 古诗《送魏广下第归扬州宁亲》 - - 李端 - - 游宦今空返,浮淮一雁秋。白云阴泽国,青草绕扬州。 调膳过花下,张筵到水头。昆山仍有玉,岁晏莫淹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