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朝诗人 > 赵秉文的诗 > 射虎·眼光百步透林寒原文及翻译赏析

射虎·眼光百步透林寒

朝代:金朝诗人:赵秉文时间:2018-09-23
眼光百步透林寒,抵死嗔人守九关。
只道草中藏白额,岂知世上有黄间。
才闻父老愁三害,倏见熊罴寝一班。
寄谢咸阳叹黄犬,何如雾豹隐南山。

诗人赵秉文资料

射虎·眼光百步透林寒作者赵秉文

赵秉文(1159-1232年6月2日)字周臣,号闲闲居士,晚号闲闲老人,磁州滏阳人。金代著名学者,书法家。金世宗大定二十五年进士,调安塞主簿。历平定州刺史,为政宽简。累拜礼部尚书。金哀宗即位,改翰林学士,兼修国..... 查看详情>>

赵秉文古诗词作品: 《游华山四绝·玉龟山下古仙真》 《除夜·梅花无信报平安》 《答赵庆之节使》 《海月·东方云海何所无》 《从帅府谒太清宫》 《塞上·树霭连山郭》 《泓云泉·蔼蔼春云滋》 《明惠皇后挽歌词》 《翠贞亭·修竹百十个》 《呼群鸣鹿图

射虎·眼光百步透林寒原文及翻译赏析

射虎·眼光百步透林寒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秋日·何人咆哮擘龙门》 - - 屈大均 - - 何人咆哮擘龙门,荡踏千厓似有痕。韶石可怜非斧凿,天然生得一峰尊。
  • 古诗《游龙眠·少保幽栖处》 - - 马孝思 - - 少保幽栖处,溪边曲径开。涧茶留客坐,蔬饭待僧来。引水穷泉脉,当山垒月台。阶前松柏古,犹望后人培。
  • 古诗《和陈恬思其叔子思有书斋在山中》 - - 李廌 - - 古寺愔愔映夕岑,谷风凄劲触霜林。曩时蕙帐知何处,不见山人来苦吟。
  • 古诗《信州回车馆中作》 - - 王安石 - - 山木漂摇卧弋阳,因思太白夜淋浪。西窗一榻芭蕉雨,复似当时水绕床。
  • 古诗《具瞻亭歌·高阁倚危巅》 - - 程启充 - - 高阁倚危巅,上与浮云齐。林岑叠舞凿斜径,吞吐日月分东西。盘旋曲折下复上,凌空百丈悬天梯。耸身数息不可到,眼花神悸忽如迷。阳坡宽敞抱山腹,群峰辐凑飞寒瀑。高人指点历画图,结构孤亭纵心目。杂芳绕径摇晴光,石龛钟乳流琼浆。开□揽撷生灵籁,自然身世浑相忘。紫芝黄石争绚烂,啼鸟...
  • 古诗《过马天章水村居》 - - 王逢 - - 嘉兴马录判,归筑水村居。土锉长腰米,莼羹巨口鱼。青衫沾露薄,华发向秋疏。尚尔丹心壮,无时去玉除。
  • 古诗《香山海堤晚归》 - - 林占梅 - - 沙鸥翔集渚兰芬,千尺长堤傍水坟。来往帆乘潮汐挂,高低田赖陌阡分。波平落日徐沉海,风定孤烟直入云。缭绕归途天渐晚,铿鲸百八已遥闻。
  • 古诗《句·行人不敢来饮马》 - - 宋褧 - - 行人不敢来饮马,稚子时能坐钓鱼。
  • 古诗《防秋登嘉峪楼纪事》 - - 陈其学 - - 紫峪横霄客路穷,壮怀长啸对秋蓬。风翻云海寒烟外,雪涨天山夕照中。回纥叩关先贡马,牙蛮隔塞未归鸿。伊州歌遍黄花戍,草色离离故垒空。
  • 古诗《大愚寺即事·雷公逐龙度松丫》 - - 姚云文 - - 雷公逐龙度松丫,急雨横穿日脚斜。开户不知渠水满,一时浸倒玉簪花。
  • 古诗《拟古赠林太史》 - - 欧大任 - - 浮云西北来,黄鹄东南飞。由来是匹俦,羽翼何当乖。岂不胶与漆,谗言变欢谐。扬蛾日以亲,掩鼻日以疑。良会不可久,万里今在兹。出门视颜色,风波更何期。
  • 古诗《挽妻联·远游有子寄当归》 - - 倪星垣 - - 远游有子寄当归,绝塞奔驰,偏使愿偿乌返哺;垂老无妻惭独活,空房落寞,何堪曲谱雉朝飞。
  • 古诗《秋日感怀·大荒海外更东荒》 - - 洪繻 - - 大荒海外更东荒,风急天高碧浪长。日日编愁遵枉渚,年年晞发近扶桑。有怀掷帛游关内,无路乘槎过日旁。最是不堪登望处,神州时欲起红羊。
  • 古诗《题王令贻垂竿小照二截句·斜阳袅袅钓丝风》 - - 宋荦 - - 斜阳袅袅钓丝风,蟹舍鱼庄野岸通。此际披图心一洗,解人却忆米南宫。
  • 古诗《晚春·枝上啼禽毛羽光》 - - 释德洪 - - 枝上啼禽毛羽光,商量密叶恰能藏。路旁垂柳阴堪歇,墙外樱桃小可尝。
  • 古诗《枕江阁》 - - 方令孺 - - 我愿意永远在焦山上,听江潮在山边昼夜跌宕,象是江灵的声音盘问我∶“几回了,我从你心上漾过?”枕江阁,你系住我的魂,古槐后的太阳做我的灵灯,吩咐船夫下帆,江风你歇∶我太爱这秋江的淡泊,...
  • 古诗《赠秋山道人》 - - 谢枋得 - - 晒衣台上草春深,天遣诗人近士林。 宇宙中间千万变,长歌收拾付閒心。
  • 古诗《夏夜·散发荒池上》 - - 陆游 - - 散发荒池上,秋声满绿蒲。 磷飞乘月暗,枭语似人呼。 学问无新得,功名负壮图。 拾薪炊麦饭,随事且枝梧。
  • 古诗《题东光驿壁是刘侍御台绝命处》 - - 汤显祖 - - 哀刘泣玉太淋漓,棋后何须更说棋。 闻道辽阳生窜日,无人敢作送行诗。
  • 古诗《病马诗寄上李尚书》 - - 元稹 - - 万里长鸣望蜀门,病身犹带旧疮痕。遥看云路心空在,久服盐车力渐烦。尚有高悬双镜眼,何由并驾两朱轓。唯应夜识深山道,忽遇君侯一报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