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戴表元的诗 > 社日城南山作·社日年年雨原文及翻译赏析

社日城南山作·社日年年雨

朝代:宋代诗人:戴表元时间:2023-04-07
社日年年雨,江花处处春。
渐成垂白老,不见踏青人。
榆柳边声杂,龙蛇岁事新。
端来近城郭,犹自厌风尘。

诗人戴表元资料

社日城南山作作者戴表元

戴表元(1244-1310)宋末元初文学家,被称为东南文章大家。字帅初,一字曾伯,号剡源,庆元奉化剡源榆林人。宋咸淳七年进士,元大德八年,被荐为信州教授。再调婺州,因病辞归。论诗主张宗唐得古,诗风清深雅洁,类多..... 查看详情>>

戴表元古诗词作品: 《书叹·结友何用多》 《六月十三日寿陈子徽太博》 《风舍先生·嚼雪餐冰二十年》 《乡君子肯堂董君分教贵溪作诗奉寄》 《吴兄文参议同登金陵凤皇台醉作》 《书叹·袁弟豁达人》 《自居剡源少遇乐岁》 《韵赋·生世悔识字》 《蒋尧仁监簿挽诗》 《班婕妤题扇图

社日城南山作·社日年年雨原文及翻译赏析

社日城南山作·社日年年雨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呈陶隐·暮年京国识陶翁》 - - 李集 - - 暮年京国识陶翁,文彩风流翰墨中。却卧遁村心有愧,诗坛酒席每相同。
  • 古诗《熊津观钓·马邑山横障》 - - 李穑 - - 马邑山横障,熊津水染苔。钓丝风里䙚,恰得月明回。
  • 古诗《清凉长老传睡庵书》 - - 李崇仁 - - 忽见然禅者,云从海印来。袖中书扎出,世上笑谈开。宴坐翻经子,良缘阅劫灰。相违仅咫尺,问法日千回。
  • 古诗《泛月·湖霭山岚入夕凉》 - - 弘历 - - 湖霭山岚入夕凉,随时便换袷衣裳。近堤分付兰舟舣,岩馆载来满院光。
  • 古诗《细雨·淑风深送暖》 - - 黎简 - - 淑风深送暖,春日浅含情。细雨光犹暗,孤花冻益明。林攒远峰立,云重暮沙平。村路香泥滑,烟蓑试早耕。
  • 古诗《杂咏·竹西桑柘暮鸦盘》 - - 米芾 - - 竹西桑柘暮鸦盘,特地霜风满倦颜。不用使君相料理,都缘尘土少青山。
  • 古诗《元旦早朝·绛阙双瞻碧玉空》 - - 孙勋 - - 绛阙双瞻碧玉空,衮衣遥拜紫宸宫。瑞光总映千门曙,淑气同看万国丰。禁柳厚笼仙掌露,炉烟轻散御帘风。幸随簪笏称华祝,忽睹云车驾六龙。
  • 古诗《洮州道中·春尽犹飞雪》 - - 汪士鋐 - - 春尽犹飞雪,黄云接闇门。烽烟暂过野,篱落不成村。虎为当途扑,鱼因得食喧。眼边装束变,番女坐高原。
  • 古诗《嘲周公瑕馆钞库街》 - - 王世贞 - - 秦淮南岸小行窝,八十微悭七十多。与说周郎宽误曲,任他商女乱嘲歌。
  • 古诗《道途过白塔寺访王子丹即景得牛字》 - - 张玉纶 - - 接交何幸尽名流,又上元龙百尺楼。事业已成蕉覆鹿,遭逢真类火驱牛。乌啼月黑孤城晚,雁冷霜寒古寺秋。相对一灯消永夜,摇摇双影亦朋俦。
  • 古诗《忠养堂书怀·雨过山堂秋气新》 - - 屈大均 - - 雨过山堂秋气新,书声日日接西邻。陶公纸笔争儿女,茅氏瓜蔬笑客人。缸底醇醪多日尽,镜中哀貌几时春。寻常古几当花隐,白首韩康有老亲。
  • 古诗《凤井甘泉·脉接丹山活水头》 - - 甘守正 - - 脉接丹山活水头,碧桐飘井几经秋。翩翩国瑞巢门日,自有甘霖遍十洲。
  • 古诗《送阮逸孺之塞外逸孺故诸生忽有从军之志》 - - 王彦泓 - - 湖海元龙气不除,悲歌宁为食无鱼。厌看博士租驴券,奋读匈奴缚马书。天子自欣栽苜蓿,秀才何暇恋菰芦。毛锥不必轻投却,会向燕然一展舒。
  • 古诗《挽词·手扶棁杖两眉厖》 - - 孙觌 - - 手扶棁杖两眉厖,床下诸生拜老庞。讲肆共推三语妙,诗坛独受百城降。挥金屡费青钱万,种玉亲收白璧双。一卧遽先朝露尽,便随晨鼓去逢逢。
  • 古诗《还寄艾畦·来从公子十日饮》 - - 王浩 - - 来从公子十日饮,去浣京华十丈尘。梦想楼台落江渚,急搜诗句报都闉。艳姬骄马满衢路,熟鸟高花忘主宾。乞与熊侯三万日,茂陵秋气射麒麟。
  • 古诗《送章宏·道合由来不易谋》 - - 王安石 - - 道合由来不易谋,岂无和氏识荆璆。一川浊水浮文鷁,千里轻帆落武丘。身退岂嫌吾道进,学成方悟众人求。西风乞得东南守,杖策还能访我不。
  • 古诗《又和·沴气反为和气来》 - - 陈傅良 - - 沴气反为和气来,长沙千里一瑶台。 新炊顿顿匙抄玉,熟睡家家壁撼雷。 天直於人如合券,公应怜我欲停杯。 向来韩子夸精祷,云合衡山特易开。
  • 古诗《潮井·朔月盈亏已可疑》 - - 阮阅 - - 朔月盈亏已可疑,随泉上下更难知。 钱塘江在吴山外,谁见来时与落时。
  • 古诗《次韵吴竹修立秋日》 - - 陈著 - - 白帝来时赤帝归,年年流转不违时。 书镫有约花先喜,庭树无情叶自知。 楸市漫劳兵后梦,莼乡仅免客中思。 老躯便动衣裘想,胠箧其如穴壁儿。
  • 古诗《正册判词》 - - 曹雪芹 - -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