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代诗人 > 文益的诗 > 示舍弃慕道颂·东堂不折桂原文及翻译赏析

示舍弃慕道颂·东堂不折桂

朝代:五代诗人:文益时间:2023-04-06
东堂不折桂,南华不学仙。
却来干竺寺,披衣效坐禅。
禅若效坐得,非想亦何偏。
为报参禅者,须悟道中玄。
如何道中玄,真规自宛然。

诗人文益资料

示舍弃慕道颂作者文益

文益,俗姓鲁,余杭(今属浙江)人。五代时僧人。法眼宗创始人。7岁出家,20岁于越州开元寺受戒。先从育王寺希觉律师学律,后南游入闽,参长庆慧棱禅师及宣法大师,终往漳州罗汉寺学于桂琛,遂得法。晚年在金陵..... 查看详情>>

文益古诗词作品: 《浣溪沙·春暮黄莺下砌前》 《浣溪沙·碧玉冠轻袅燕钗》 《寄钟陵光僧正颂》 《浣溪沙·云薄罗裙绶带长》 《浣溪沙·花榭香红烟景迷》 《赠华山游人》 《隋堤词·尝忆江都大业秋》 《浣溪沙·晚起红房醉欲消》 《金屑眼中翳》 《何满子·寂寞芳菲暗度

示舍弃慕道颂·东堂不折桂原文及翻译赏析

示舍弃慕道颂·东堂不折桂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写画赠镐侄·雨馀溪水漫溶溶》 - - 秦奭 - - 雨馀溪水漫溶溶,绿树阴中系短篷。一曲沧浪人不见,钓丝轻飏白蘋风。
  • 古诗《和履之花朝见示》 - - 钱谦益 - - 愕梦缠绵尚记存,芳华空对二分春。凄凉寒食还如我,秾艳花朝乞与人。生计料量馀昔酒,功名磨折剩閒身。白家大有穿杨手,切莫蹉跎学老民。
  • 古诗《和秉之送菊菊有杨妃西施之号》 - - 王鏊 - - 烂醉都忘倒接䍦,高堂四菊十分奇。西施未醒杨妃醉,白发樽前恐未宜。
  • 古诗《和杜柳溪韵·白发垂垂一老夫》 - - 黄庚 - - 白发垂垂一老夫,年来渐觉世情疏。石床梦冷和云卧,茅屋灯残共月居。客至何妨赊鲁酒,家贫不肯典唐书。羡君种柳清溪上,借我苔矶学钓鱼。
  • 古诗《锦沙墩·临水登山兴自奇》 - - 贯休 - - 临水登山兴自奇,锦沙墩上最多时。虽云发白孤峰好,其奈名清圣主知。草媚莲塘资逸步,云生松壑有新诗。翛然别是神仙趣,岂羡东山妓乐随。
  • 古诗《句·两人同日事征西》 - - 裴度 - - 两人同日事征西,今日君先奉紫泥。待平贼垒报天子,莫指仙山示武夫。野人不识中书令,唤作陶家与谢家。君若有心求逸足,我还留意在名姝。
  • 古诗《夏日村居·薰为含香自爇》 - - 于慎行 - - 薰为含香自爇,膏因吐燄常煎。拥肿能逃大匠,支离可尽天年。
  • 古诗《夹山禅茶·寺门长日对灵渠》 - - 熊东遨 - - 寺门长日对灵渠,清到莲花气可嘘。钟磬千秋传正法,茶禅一味得真如。僧思蜀鄙云中访,豆向南山雨后锄。藜杖归来人半醉,野风何似太元初。
  • 古诗《西郊·七十辞北阙》 - - 陆游 - - 七十辞北阙,五亩寄西郊。泳水鱼依藻,摩云鹤结巢。丐僧时问疾,卜叟或论交。社栎天全汝,宁当叹系匏。
  • 古诗《武穴榷运局门联》 - - 朱纯经 - - 管子天下才,霸图表海盐专卖;东坡宦游地,吏隐即仙心太平。
  • 古诗《菩萨蛮·薄寒飞上阑干曲》 - - 黄清士 - - 薄寒飞上阑干曲。翠帘竟夕擎银烛。晓起整云鬟。行人山外山。妾心非卷席。君意如蝉翼。珍惜旧罗裙。穿时初见君。
  • 古诗《江城子·题孙子勤西溪纪游图》 - - 顾太清 - - 西溪溪水拍长天。放游船。足留连。一片芦梢飞雪满前滩。仙侣同舟归去晚,夕阳下,起寒烟。乘流欲上白云间。小桥边。浪花圆。只有忘机鸥鹭对人闲。回首茅庵红叶里,僧遥客,倚栏干。...
  • 古诗《纪赐·赐金寿仙二》 - - 严嵩 - - 铸就两仙人,黄金不坏身。须眉但了了,那记寿乡春。
  • 古诗《慧河寺留别同乡金上人》 - - 张羽 - - 旅怀寥落寓京师,山寺逢僧是故知。两月都忘为容日,廿年能记出家时。夜堂观弈金莲尽,秋阁闻歌玉树悲。明日移家定何处,藤萝寒月照相思。
  • 古诗《寒食日孟司理送酒》 - - 王庭圭 - - 两翁俱是江南客,寒食他乡叹滞留。燕舞莺啼春未老,一樽分我洗穷愁。
  • 古诗《敬呈绝句·石畔有花增妩媚》 - - 夏子麟 - - 石畔有花增妩媚,花间补石倍精神。倦飞更著知还鸟,潇洒分明能出尘。
  • 古诗《蛾眉亭·万里风涛竞击撞》 - - 罗公升 - - 万里风涛竞击撞,乾坤设险键南邦。五更画角三州梦,两岸青山四面窗。太白风流空旧月,虞公勋业自长江。倚阑何物堪持玩,万顷长江鹭一双。
  • 古诗《清明资福僧遣诗赋此以答之》 - - 陈文蔚 - - 清明恰值雨晴时,胜喜邻僧福有诗。十里懒寻沽酒旆,一编深下读书帷。放怀是处青春好,无事於中白日迟。况是精蓝去家近,兴来何惜瘦藤支。
  • 古诗《题何氏宅园亭》 - - 王安石 - - 荷叶参差卷,榴花次第开。但令心有赏,岁月任渠催。
  • 古诗《重午饷菜楚俗也邓抚干以诗来谢次韵答之》 - - 项安世 - - 万钱食君君不赏,不饭爱我供寒浆。 不尽三生蔬笋气,邓侯风味似支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