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韩松的诗 > 诗一首·长安古碑用乐石原文及翻译赏析

诗一首·长安古碑用乐石

朝代:宋代诗人:韩松时间:2017-11-18
长安古碑用乐石,虿尾银钩擅精密。
缺讹横道已足哀,况复镌裁代砖甓。
有如天吴及紫凤,颠倒在衣吁可惜。

诗人韩松资料

诗一首·长安古碑用乐石作者韩松

韩松,梴弟。寧宗嘉定二年(一二○九)由知江州任放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三二)。八年,为太府寺丞(同上书职官七三之四九)。今录诗八首。..... 查看详情>>

韩松古诗词作品: 《游大涤假宿鸣玉馆成》 《游洞霄宫·万木森秋晃碧宫》 《游洞霄宫·玄冥相我作山行》 《游洞霄宫·苔封九锁碧琅玕》 《崇寿院霜钟双阁》 《游洞霄宫·芒鞋踏明月》 《观李伯时题阎立本西域图》 《游洞霄宫·芒鞋踏明月》 《游洞霄·去城十里蔚山川》 《崇寿院霜钟双阁

诗一首·长安古碑用乐石原文及翻译赏析

诗一首·长安古碑用乐石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山居杂诗·北土居堪念》 - - 杨圻 - - 北土居堪念,西山游可思。离宫春水上,游客落花时。见月猿啼急,听江雁过迟。自怜三月半,又及荔枝期。
  • 古诗《塞外绝句·沙砾当途太不平》 - - 林则徐 - - 沙砾当途太不平,劳薪顽铁日交争。车箱颠似箕中粟,愁听隆隆乱石声。
  • 古诗《登大屯山口号》 - - 林占梅 - - 腥风掠地战荆蒿,原兽惊人竞遁逃。回忆旧时较猎处,鼻端出火血沾袍。
  • 古诗《送道士张唯深》 - - 周必大 - - 出世须抛世俗文,休论何逊与阴铿。但求仙伯三年艾,会向弥明顶上行。
  • 古诗《太平林钝翁葺茅高卧处今为虎穴矣》 - - 梁成楠 - - 为恋田庐寄此身,田庐何意久沈沦。苦思骨肉愁无梦,自失山林老更贫。倦马嘶声空识路,饥鹰侧翅紧随人。祇疑误入桃源里,未许渔舟再问津。
  • 古诗《和石鼓宴士·江头秀木碧参空》 - - 廖行之 - - 江头秀木碧参空,喜见新晴到眼中。秩秩北林筵有序,潭潭东阁礼尤崇。广平元老今贤杰,江左夷吾正祖风。况复赣君崇教养,清阴到处绿成丛。
  • 古诗《为王百谷悼亡》 - - 徐熥 - - 不顾房帷十载恩,窃将灵药月中奔。楚台有枕难通梦,汉殿无香可返魂。夜静鸳鸯虚锦帐,昼长鹦鹉唤璚轩。小星三五沉何处,垂老青衫湿泪痕。
  • 古诗《读史有感·武帝掊阴山》 - - 王世贞 - - 武帝掊阴山,失得与之均。二李竟不归,汉骨委边尘。及乎元成世,呼韩乃来宾。舍馆葡萄宫,奉表称外臣。彼运偶成衰,上策岂必臻。所以外宁惧,腼焉思圣人。
  • 古诗《秋怨·锦簟孤栖灯灺青》 - - 徐翿 - - 锦簟孤栖灯灺青,薰笼斜倚漏三更。西风欲破人愁寂,吹入芭蕉作雨声。
  • 古诗《送杨侍讲还陕省墓分韵得把字》 - - 倪谦 - - 我舟故乡回,君帆亦南下。相逢白下桥,襟怀倍倾写。金陵最佳丽,游览时并马。攀萝抉幽僻,历磴穷清雅。暂会忽云别,解袂若陶瓦。迢迢咸阳道,烟云护松槚。展墓伸孝思,椒浆奠琼斝。君能济时艰,非可閒逸者。北辕宜早旋,努力支大厦。会食玉堂杯,明年殆同把。...
  • 古诗《十二月十八日会饮园夫献桃花》 - - 宋祁 - - 今岁腊未破,明年春尚赊。天教催朔气,先作塞南花。
  • 古诗《诣黑龙潭祷雨》 - - 乾隆 - - 又复赓云汉,常怀离毕星。麦焦思饼味,尘暗掩山形。此日祈神湫,何时御号屏。地灵祷必应,独我祷希灵。
  • 古诗《步启宇投花选美韵》 - - 吴金水 - - 罗裙曼舞赏婆娑,更为花魁赋短歌。想见诗人年少日,目成心许比花多。
  • 古诗《三阁词·江南龙虎气》 - - 杨维桢 - - 江南龙虎气,楼阁照金银。望见长安道,不知尘污人。
  • 古诗《扑蝴蝶·紫燕黄鹂》 - - 董元恺 - - 紫燕黄鹂,凤子群相趁。香国翩跹,自小生来韵。韩凭绿径沾愁,宋玉红墙牵恨。镇日桃花门巷。轻狂尽。漆园晓梦方酣,不管人春困。罗巾扑后,怪粉残香褪。拖时裙钗难分,飞上钗梁欲晕。恐被多情错认。 ...
  • 古诗《羞燕·停针无语泪盈眸》 - - 朱淑真 - - 停针无语泪盈眸,不但伤春夏亦愁。花外飞来双燕子,一番飞过一番羞。
  • 古诗《清明日·白杨风度纸钱灰》 - - 黄侃 - - 白杨风度纸钱灰,旧节人家上冢回。坏道莫寻吴帝墓,平芜尚绕志公台。黄旗应运还同尽,青骨成尘自可哀。且喜村醪未高价,不辞冬酿为君开。
  • 古诗《皇侃·儒释本同途》 - - 林同 - - 儒释本同途,遗经非尔殊。未应普门品,胜似仲尼居。
  • 古诗《吴宫宴·吴宫城阙高》 - - 曹邺 - - 吴宫城阙高,龙凤遥相倚。四面铿鼓钟,中央列罗绮。 春风时一来,兰麝闻数里。三度明月落,青娥醉不起。 江头铁剑鸣,玉座成荒垒。适来歌舞处,未知身是鬼。
  • 古诗《答宁处州书》 - - 沈佺期 - - 书报天中赦,人从海上闻。九泉开白日,六翮起青云。 质幸恩先贷,情孤枉未分。自怜泾渭别,谁与奏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