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周是修的诗 > 述怀·岱山东峨峨原文及翻译赏析

述怀·岱山东峨峨

朝代:明代诗人:周是修时间:2023-04-05
岱山东峨峨,上与云雾连。
距天不咫尺,星宿罗其巅。
德位并群岳,崇祀每当先。
君哉有虞氏,因时惕乾乾。
重瞳烛万里,体用何兼全。
五载春仲月,龙驾来翩翩。
玉帛耀精灵,礼乐感神天。
以不让土壤,故乃大若然。

诗人周是修资料

述怀·岱山东峨峨作者周是修

周是修(1354.4-1402.6),名德,字是修,江西泰和螺溪镇爵誉村人,为水利学家周矩后裔。洪武末举明经。历仕霍丘县训导,建文间为衡王府纪善,留京师,预翰林纂修。燕兵入京城,自刭于应天府学尊经阁。周是修少孤贤,..... 查看详情>>

周是修古诗词作品: 《一壶酒歌》 《怀友歌·吁嗟友道日凋丧》 《临川女·临川女》 《城南小隐·万冗作由心》 《灉江隐者短歌行》 《述怀·韩信本忠臣》 《述怀·汉国千年固》 《贻中州刘思诚十韵》 《述怀·大贤始未达》 《述怀·浮云蔽天日

述怀·岱山东峨峨原文及翻译赏析

述怀·岱山东峨峨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缕缕金·乘骏马》 - - 高濂 - - 乘骏马。走花街。好寻閒处哄闹中来。此是女贞观。车阗马隘。人人簇拥拜莲台。且停骖。看佛会。
  • 古诗《再题露香斋·过雨晴明露气瀼》 - - 弘历 - - 过雨晴明露气瀼,收来不用结丝囊。竹炉瓷碗原清袐,煮茗偏欣分外香。
  • 古诗《经筵词·斋辰服次圣躬劳》 - - 陆深 - - 斋辰服次圣躬劳,浅淡垂衣宝座高。昨日御批传帖下,龙纹重整赭黄袍。
  • 古诗《论画绝句·蟹瓜树枝鬼面石》 - - 宋荦 - - 蟹瓜树枝鬼面石,河阳大幅太行图。挂起淋漓元气湿,真成惊倒倩人扶。
  • 古诗《舟中偶作·日日拖舟上碧溪》 - - 刘过 - - 日日拖舟上碧溪,寒滩水浅草离离。尺书雁断岁行尽,五两风轻帆去迟。白鹭导吾如有志,丹枫愁客亦何为。关头要趁梅花约,更著宽程五日期。
  • 古诗《敬亭山图·宣州城北敬亭山》 - - 杨荣 - - 宣州城北敬亭山,长日孤云自往还。两水秀分双练白,九华青锁一眉弯。林间竹韵鸾凰语,石上苔纹虎豹斑。五马已知从此出,锦衣光彩照亲颜。
  • 古诗《浴头·众生垢重汩尘缘》 - - 释印肃 - - 众生垢重汩尘缘,岂自收心向觉源。挈水拾薪时节至,三通鼓罢物皆鲜。
  • 古诗《冉冉云·牡丹盛开招同官小饮赋此》 - - 卢炳 - - 雨洗千红又春晚。留牡丹倚阑初绽。娇娅姹偏赋精神君看。算费尽工夫点染。带露天香最清远。太真妃院妆体段。拼对花满把流霞频劝。怕逐东风零乱。
  • 古诗《岁杪再得殿卿书却寄》 - - 李攀龙 - - 连札雁池来,春风锦字开。似看嵩少雪,把酒上平台。
  • 古诗《春台晴望·曲台送春目》 - - 李程 - - 曲台送春目,景物丽新晴。霭霭烟收翠,忻忻木向荣。静看迟日上,闲爱野云平。风慢游丝转,天开远水明。登高尘虑息,观徼道心清。更有迁乔意,翩翩出谷莺。
  • 古诗《忧旱·游鲤山头阵势狂》 - - 徐搢珊 - - 游鲤山头阵势狂,甘霖渴望到湖庄。奈何祈雨还祈雨,忽见前村又夕阳。
  • 古诗《蝶恋花·冷禅、敬庵、蜕园合作枫菊竹石属余题句》 - - 高燮 - - 日暮天寒危石倚。丛菊黄时,枫叶红愈腻。一样经霜颜色异。者般冷艳分明记。峭立风前疏欲坠。无边芳情,稚菊亭亭翠。绝世高怀何处寄。传将秋末冬初意。
  • 古诗《减字木兰花·春融酒困》 - - 无名氏 - - 春融酒困。一寸横波千里恨。著处芳菲。蝶与莺情醉自迷。敧云妥翠。冷落金屏山十二。低抱琵琶。月向黄昏日又斜。
  • 古诗《期登罗阳·罗浮烟雨满空山》 - - 王德新 - - 罗浮烟雨满空山,千仞崖藤尚可攀。煮石眠云谁禁得,律僧翻羡老夫閒。
  • 古诗《村居·桂露瀼瀼欲湿衣》 - - 高攀龙 - - 桂露瀼瀼欲湿衣,早乘残月出柴扉。天清木叶随风起,閒看流云坐钓矶。
  • 古诗《玉楼春·金丝蹙雾红衫薄》 - - 董元恺 - - 金丝蹙雾红衫薄。绝代佳人何寂寞。鸟飞残照水烟开,霜覆鹤身松子落。朝来始向花前觉。瘦竹亸烟遮板阁。但曾行处遍寻看,不然日暮还家错。 
  • 古诗《伯氏临江使君寄芗林次韵》 - - 王洋 - - 力汤横空万斛舟。一函酬唱纪川游。 篇篇秀润东南竹,落落珠玑小大邹。 人物百年同富寿,客怀千里梦逡遒。 主人合作鲸川楫,无奈高情寄一邱。
  • 古诗《蔬饮联句》 - - 杨轩 - - 蕨含春味紫如椽,酒入春风浪似山。 未信乾坤非细物,小吞螺浦半杯间。
  • 古诗《别春次杨州成廷圭韵》 - - 张昱 - - 燕语莺啼尽可哀,更无马迹到青苔。 自从玉树成歌后,曾见铜仙下泪来。 为晋为秦花几度,行云行雨日千回。 若教蝴蝶知春梦,尽把黄金付酒杯。
  • 古诗《九折阪》 - - 李东阳 - - 九折阪,七尺身。 回车为孝子,叱驭为忠臣。 孝子身为亲,忠臣身为君。 七尺身,九折道,叱驭归来人未老。 回头试问回车翁,何曾得葬琅琊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