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诗人 > 张蠙的诗 > 抒怀·几出东堂谢不才原文及翻译赏析

抒怀·几出东堂谢不才

朝代:唐代诗人:张蠙时间:2023-04-05
几出东堂谢不才,便甘閒望故山回。
翻思未是离家久,更有人从外国来。

诗人张蠙资料

抒怀·几出东堂谢不才作者张蠙

张蠙(生卒年不详),字象文,清河(今河北省清河县)人。生卒年、生平事迹均不详,约唐哀帝天复初前后在世。乾宁二年,(公元895年)登进士第。唐懿宗咸通(860-874)年间,与许棠、张乔、郑谷等合称咸通十哲。授校书郎,调..... 查看详情>>

张蠙古诗词作品: 《朔方书事·秋尽角声苦》 《哭建州李员外》 《宿山寺·中峰半夜起》 《观江南牡丹·北地花开南地风》 《赠道者·得道疑人识》 《言怀·不将高盖竟烟尘》 《野泉·远出白云中》 《叙怀·月里路从何处上》 《过黄牛峡·黄牛来势泻巴川》 《边将·历战燕然北

抒怀·几出东堂谢不才原文及翻译赏析

抒怀·几出东堂谢不才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南海探梅·如烟如雾总茫茫》 - - 梁佩兰 - - 如烟如雾总茫茫,半炙霜红半日黄。五色照来无定转,也留人影在清光。
  • 古诗《送庞祐甫·江湖多青山》 - - 韩元吉 - - 江湖多青山,舟楫长往还。山色难送客,不如住山间。
  • 古诗《满庭芳·雁飞南阵》 - - 吴未淳 - - 雁飞南阵,水流东派,一望秋深。苍芦红树颜如锦,变了新村。爱渔父归舟棹稳,喜田夫收粒仓屯。山乡认,家家户户,都有最忙人。
  • 古诗《游松江·两山映日磨苍玉》 - - 朱长文 - - 两山映日磨苍玉,万顷涵虚皱碧罗。不会乐天犹近俗,谩将弦管杂烟波。
  • 古诗《读陶渊明诗·孟尝实超迈》 - - 刘敞 - - 孟尝实超迈,举世少其并。风流自有钟,若士复孤迥。祖述酒中趣,乃知外家性。
  • 古诗《鹧鸪天·甲午夏又之广陵》 - - 石任之 - - 梦觉扪之一片冰。逆风人在梦中行。可无上座当头喝,幸有西湖向眼青。千万念,两三城。此生修不到无情。新尝世味如梅卤,渐解酸咸味外成。
  • 古诗《挽梁宝瑛联·生而为英》 - - 庄纶仪 - - 生而为英,没而为灵,裕后承先,冢子担当拯天下;民吾同胞,物吾同与,忧时赍恨,九泉含泪望中原。
  • 古诗《送寅乙上人归蜀》 - - 释心月 - - 南方展转扣西来,口欲谈而擘不开。乙马三寅领将去,溪边婆子笑咍咍。
  • 古诗《留都除夕有怀》 - - 卢宁 - - 芳怀剩欲元朝发,短景犹怜岁暮催。恼客病教随腊去,赏心诗已逐春来。云边白发添双算,胜里瑶花独厌裁。自是椒盘堪媚远,可因风操过年回。
  • 古诗《野菜谱·雷声菌》 - - 滑浩 - - 雷声菌,如卷耳。恐是蛰龙儿,雷声呼辄起。休誇瑞草生,莫嗟灵芝死。如此凶年谷不登,纵有祯祥安足倚。
  • 古诗《窗下绣/一络索·窗下绣》 - - 贺铸 - - 初见碧纱窗下绣。寸波频溜。错将黄晕压檀花,翠袖掩纤纤手。金缕一双红豆。情通色授。不应学舞爱垂杨,甚长为春风瘦。
  • 古诗《服卿访余柳浪不遇俟我沙头既归服卿再至遂用韵赠之》 - - 袁宏道 - - 千里劳君至,三秋俟我归。柳残多叶字,莲解一池衣。逸格临杯见,新思入路微。云山心总在,未与宿根违。
  • 古诗《樟树阻风·近市醉容易》 - - 陈邦彦 - - 近市醉容易,长年唤不应。客心与江水,日夜向金陵。
  • 古诗《试院春晴·今日天气佳》 - - 陈与义 - - 今日天气佳,忽思赋新诗。春光挟晴色,并上桃花枝。白云浩浩去,天色青陆离。馀霏遇晚日,彩翠纷新奇。天公出变化,惊倒痴绝儿。逶迤或耐久,美好固暂时。平生一枝筇,稳处念力衰。澹然意已足,却赴青灯期。...
  • 古诗《同年吴克明知嘉定为题马图》 - - 吴宽 - - 吴卿别我吴门去,是把横图索题句。开图见马如见人,逸气棱棱八尺身。圉人骑度燕河水,万里长风生两耳。归来饱啖玉山禾,吴门草青柰尔何。
  • 古诗《落梅·春意枝间忽暗惊》 - - 王之望 - - 春意枝间忽暗惊,乘风作阵去纵横。苍苔可忍欺香骨,粉蝶无端乱舞英。有恨应羞霜月照,钟情犹赖晚风轻。梦回一夜频搔首,肠断空阶骤雨声。
  • 古诗《东园八景·懒榻》 - - 王佐 - - 周君凭小榻,自说懒无疋。要学陈希夷,一睡四十日。
  • 古诗《最高楼·登原白斋中露台》 - - 陈维崧 - - 阑干外,淼淼暮云平,叠叠乱峰生。六街灯火烟中没,万家帘幕雪中晴。好楼居,吟不就,画难成。弄一会桓伊天际笛,蜡一会嵇康林下屐,怜故国,笑浮名。兴酣便拟骖鸾去,酒狂乍可御风行。俯尘寰,青一点,月三更。 ...
  • 古诗《游沅陵刘道人庵中唯一禅椅不置卧榻云不睡四十年矣戏作二绝》 - - 王庭圭 - - 一庵茅屋白云深,坐待丹砂欲变金。谁信庵中人不睡,满池春水听龙吟。
  • 古诗《采莲女·若耶采莲女》 - - 蔡士裕 - - 若耶采莲女,日出荡轻桡。 惯识谿中路,歌声入画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