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金君卿的诗 > 水心亭分题·雨脚新收晚照开原文及翻译赏析

水心亭分题·雨脚新收晚照开

朝代:宋代诗人:金君卿时间:2023-04-05
雨脚新收晚照开,水心亭上一曾来。
红裙只解邀人醉,竞折新荷当酒杯。

诗人金君卿资料

水心亭分题·雨脚新收晚照开作者金君卿

金君卿,[约公元一〇五五年前后在世]字正叔,浮梁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仁宗至和中前后在世。尝读书浮梁山,登庆历进士。皇祐二年,官秘书丞。五年,官太常博士。累知临川,权江西提刑。入为度支郎中。君卿善..... 查看详情>>

金君卿古诗词作品: 《哭刘卿材·人皆哭仲途》 《赋得忆梅寄朱公美》 《挽仁宗皇宗词》 《和人悯道傍冻馁者》 《和陈屯田秋雨》 《黄通有诗见寄因以答之》 《怪石·凡物以怪见憎嫉》 《哭刘卿材·人皆哭仲途》 《过姑孰溪观李白旧诗。洎乐天吊太白坟短句因而继和》 《题赠南台山院主吉大师

水心亭分题·雨脚新收晚照开原文及翻译赏析

水心亭分题·雨脚新收晚照开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题涵德书屋·假山上筑小精庐》 - - 弘历 - - 假山上筑小精庐,棐几消閒可课书。韩愈曾因著原道,据之二者合谁欤。
  • 古诗《雨夜饯别送人归江东》 - - 杨圻 - - 扶病送君去,登舟夜气清。楼花筵外落,江火雨中明。衰老犹为客,饥寒独远行。如何生乱世,于此欲无情。
  • 古诗《赐奠功臣额亦都墓》 - - 弘历 - - 自古逢开创,必资英济臣。白山圣人作,东海卓材彬。嘉尔忠秉素,宁惟勇绝伦。枌榆佳域护,一德永相亲。
  • 古诗《冬日端江舟中杂咏》 - - 陈恭尹 - - 黄鹤嵩台伯仲间,东南名胜莫能班。牂牁小让三巴水,石室奇于大别山。
  • 古诗《立春·申年春自申时到》 - - 胡奎 - - 申年春自申时到,万物申申总向荣。南亩已沾三日雨,东皇能赐一朝晴。历颁夏正乾坤大,斗指寅方海宇清。白发野人瞻气象,五云高处泰阶平。
  • 古诗《早春即事·烟锁虚窗展素缃》 - - 再生 - - 烟锁虚窗展素缃,微风吹到落梅香。孤怀待月惟枯坐,馀恨添眉却晚妆。旧事不堪重省忆,新词漫自费平章。黄粱一梦从今觉,愿息尘机礼法王。
  • 古诗《龟巢夜宴·落日鸳鸯睡浅坡》 - - 方岳 - - 落日鸳鸯睡浅坡,荷花初醒水微波。玉箫吹断晴云湿,最觉池宽得月多。
  • 古诗《鸡鸣歌·东方白兮》 - - 李梦阳 - - 东方白兮,鸡鸣胶胶。鼓予棹兮,沙之坳。明星上船桅,北斗入地离离。芦中人,逝而逝而。
  • 古诗《述梦·楼外春云易化烟》 - - 沈尹默 - - 楼外春云易化烟,春声留梦不曾圆。金筝雁柱从头数,拨到当胸第几弦。
  • 古诗《秋思·莫问他生有法轮》 - - 刘峻 - - 莫问他生有法轮,愿卿自惜雪鸿身。风前谁不如秋柳,波上原应绝暗尘。堪作短歌销永夜,可能幽抱待浓春。前情凄恻馀多少,一似鸣螀说与人。
  • 古诗《西山杂诗·路绕山根断却连》 - - 李东阳 - - 路绕山根断却连,乱藤深竹寺门前。贫怜白屋蒸藜饷,倦爱清溪枕石眠。载酒欲呼狂客醉,留诗聊结野僧缘。深山六月无炎暑,一坐西风万树蝉。
  • 古诗《寄夏均父·好雪春来番更番》 - - 饶节 - - 好雪春来番更番,思君未说几时还。有心便欲辞彭泽,更懒聊须到鲁山。酒肉异时相煦湿,功名他日已斓斑。故人若问别来事,举似云门第二关。
  • 古诗《踏莎行·小梅山漫步》 - - 周燕婷 - - 古藓沿阶,轻烟绕树,蔷薇偏惹东风妒。番番花讯送春归,黄昏更送些些雨。月暗梅枝,水平江渚,林阴恰受山阴护。无端飞絮乱迷朦,天涯可有春归处?
  • 古诗《至松江府·不到云间久》 - - 史鉴 - - 不到云间久,于今四十春。山川仍旧物,交友半陈人。梵井鳗光泯,华亭鹤唳新。扁舟有归兴,斜日下通津。
  • 古诗《即事·巴山千丈擘云根》 - - 吴伟业 - - 巴山千丈擘云根,节使征西入剑门。蜀相军营犹石壁,汉高原庙自江村。全家故国空从难,异姓真王独拜恩。回首十年成败事,笛声哀怨起黄昏。
  • 古诗《醉书·稚子满林春笋生》 - - 李彭 - - 稚子满林春笋生,残花老境尚多情。潇洒封侯真有自,奇姿未让惑阳城。
  • 古诗《千叶红桃·在处飘红雨》 - - 王十朋 - - 在处飘红雨,临窗照夕阳。何时清禁里,一笑伴仙郎。
  • 古诗《临江仙·钓濑怀珠山韫玉》 - - 洪适 - - 钓濑怀珠山韫玉,谪仙至自蓬莱。它年勋业上云台。棣华开幕府,莲沼屈英才。 南极逢秋光烂烂,门阑香雾萦回。须将寿卉荐琼杯。篱东明日菊,借取一枝来。  
  • 古诗《新昌南岩·大禹未疏凿》 - - 释文珦 - - 大禹未疏凿,此山为海门。 试从樵迳上,犹有钓车存。 佛屋栖灵窦,仙坟荫远村。 岩头一滴水,居者不知源。
  • 古诗《刘尚质南楼题王舜耕山水图》 - - 李东阳 - - 溪声潺湲杂林壑,山势蜿蜒去还却。 浮云欲起未起时,半在溪头与山脚。 入空高鸟飞欲尽,背屋斜阳惨将落。 更无剩地与闲人,纵有红尘何处著。 南亩老翁双鬓斑,笔法颇似高房山。 少年豪宕老疏放,往往醉墨留人间。 平生画癖兼山癖,一见此图三叹息。 愧我不如楼上人,日日开窗看秋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