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杨时的诗 > 泗上·淮口平沙涨原文及翻译赏析

泗上·淮口平沙涨

朝代:宋代诗人:杨时时间:2018-05-09
淮口平沙涨,樯乌向日斜。
微云变苍狗,轻浪蹙浮花。
风劲回飞雁,林喧集暝鸦。
河流应未闭,迟我到京华。

诗人杨时资料

泗上·淮口平沙涨作者杨时

杨时(1053-1135)字中立,号龟山,祖籍弘农华阴,将乐人。北宋哲学家、文学家、官吏。熙宁九年进士,历官浏阳、余杭、萧山知县,荆州教授、工部侍郎、以龙图阁直学士专事著述讲学。先后学于程颢、程颐,同游酢..... 查看详情>>

杨时古诗词作品: 《勉谢自明·少年力学志须彊》 《县斋书事寄张世贤》 《送席二·抠衣丈席想多闻》 《席太君挽辞·禀粹猗兰秀》 《寄范正甫·羁穷莫厌如牢圈》 《送胡康侯使湖南》 《书怀·敝裘千里北风寒》 《此日不再得示同学》 《勉怀·纷纷于我未忘情》 《和钱济明游官园

泗上·淮口平沙涨原文及翻译赏析

泗上·淮口平沙涨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喜雨四言诗·有曀其阴》 - - 弘历 - - 有曀其阴,有虩其雷。云既油然,雨亦沛哉。曰沾而濡,曰滋而培。自我京畿,遍乎九垓。
  • 古诗《腊月廿四日大雪》 - - 赵翼 - - 晓窗惊见雪成堆,预卜丰登遍九垓。堪笑此翁都不管,只誇步屐可探梅。
  • 古诗《宿州·过淮一日雨才收》 - - 钱澄之 - - 过淮一日雨才收,早见孤城是宿州。几处轮蹄交路转,谁家花树隔墙浮。店留客熟逋初返,饷累官赔死未休。近以兵冲裁汉吏,关东强项可纾忧。
  • 古诗《慈利县城天符醮联》 - - 田金楠 - - 见河沙亿万佛妙相;衍道德五千言余波。
  • 古诗《南乡子·湖中泛月》 - - 范毓秀 - - 薄暮泛轻桡。万顷清波映碧霄。一片浪花随月泻,滔滔。暗傍荷香过小桥。清夜景萧骚。把酒临轩明月邀。望里云山浑似画,堪描。收拾风光付彩毫。
  • 古诗《惜母山新路词》 - - 王时叙 - - 惜母山前龙女祠,画船送客黄金卮。从他坐唱阳关曲,只唱新开石路词。
  • 古诗《至盱眙作·邮亭系马日西斜》 - - 孔平仲 - - 邮亭系马日西斜,却向盱眙望白沙。春色淡中唯有柳,晓风狂过已无花。古人出处真难一,吾道穷通未可涯。白水黄粱不须具,呼奴挈榼取流霞。
  • 古诗《乌夜啼·七夕》 - - 王庭 - - 春风不解相寻。待秋临。偏是秋宵一刻值千金。人间事,嫌欢少,叹离深。得似天孙耐老到如今。
  • 古诗《滦京杂咏·东京亭下水濛濛》 - - 杨允孚 - - 东京亭下水濛濛,敕赐游船两两红。回纥舞时杯在手,玉奴归去马嘶风。
  • 古诗《题南台·步入招提境》 - - 朱熹 - - 步入招提境,云间有古台。管弦山鸟弄,琼玖雪花开。方外人稀到,山头势更巍。登临思不尽,何日再重来。
  • 古诗《示从弟桥·莫向苍山宿》 - - 卢楠 - - 莫向苍山宿,苍山古木横。风动连枝影,凄其伤尔情。
  • 古诗《采桑子·天教人伴衡阳雁》 - - 乔大壮 - - 天教人伴衡阳雁,岁岁南征。病羽孤程。冷宿沙洲夜五更。眼前若遇琵琶手,写入新声。雁过人行。弹与天涯掩泪听。
  • 古诗《古意·人言记诵佳》 - - 洪亮吉 - - 人言记诵佳,不必炫文采。宁知华与实,两两实相待。生为行秘书,一死究何在。何如能涉笔,自命可千载。
  • 古诗《登栖云寺怀原无极上人》 - - 刘涣 - - 寻幽蹑危磴,步尽得兰若。层云荡胸起,飞瀑当面泻。秋色杖屦外,夕照峰峦下。寂寂白云窗,不见安禅者。
  • 古诗《公叔次开窗诗漫答》 - - 薛季宣 - - 不同夷甫坐谈空,烂醉凫鹥灭没中。闻说诗豪君是否,好磨长剑倚崆峒。
  • 古诗《赠玉隆王直岁游武当山》 - - 白玉蟾 - - 西山猿啼啼不己,千岩万壑绿烟起。杖头挑月过潇湘,去饮清阳涧下水。清阳涧上五龙池,池边落叶不敢飞。太玄真人去未归,七十二峰空斜晖。峰头有人名叻火,洞泉飘出松花老。他年君自武当回,惠我数枝石灯草。...
  • 古诗《次韵刘贡父和韩康公忆其弟持国》 - - 苏辙 - - 爱君忧世老弥深,特操要须得失临。晚岁飞腾推有德,故乡安稳信无心。小邦近似西山隐,元气终当北斗斟。圣主方求三世旧,老臣何止一遗簪。
  • 古诗《念奴娇·读顾庵先生新词兼酬赠什即次原韵》 - - 陈维崧 - - 老颠欲裂,看盘空硬句,苍然十幅。谁拍袁绉铁绰板,洗净琵琶场屋。击物无声,杀人如草,笔扫㕙毫秃。较量词品,稼轩白石山谷。记得戏马长杨,割鲜下杜,天笑温堪掬。玉靶角弓云外响,捎动离宫花木。银海乌飞,铜池鲸舞,月照孤臣独。江潭遗老,一声寒喷霜竹。 ...
  • 古诗《湘江夜泊》 - - 史谨 - - 扁舟载月下三湘,露渚风来杜若香。 一片秋声无处着,和愁散入水云乡。
  • 古诗《啸台·魏晋已如梦》 - - 吴锡麒 - - 魏晋已如梦,荒台今独存。龙蛇正交斗,鸾凤自高骞。避俗惟长啸,逢人常不言。始知真隐意,何必入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