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叶方蔼的诗 > 松·百尺森疏倚梵宫原文及翻译赏析

松·百尺森疏倚梵宫

朝代:清代诗人:叶方蔼时间:2023-04-07
百尺森疏倚梵宫,雪欺霜压更葱茏。
晴摇翠粒娟娟露,雨裛苍鳞冉冉风。
汉畤荒来龙驭断,葛仙去后鹤巢空。
西园桃李时相笑,占尽韶华住绮栊。

诗人叶方蔼资料

松·百尺森疏倚梵宫作者叶方蔼

生卒:1629-1682。介绍:清江南昆山人,字子吉,号讱庵。叶方恒弟。顺治十六年进士,授编修。江南奏销案起,以欠赋一钱,罢官。后得复官。康熙间,历侍讲、侍讲学士、侍读学士、礼部侍郎,受..... 查看详情>>

叶方蔼古诗词作品: 《赐文雉恭纪·惊看翚彩出仙庖》 《梦至一高阁下仰眺可数十仞有人凭阑引手招予旁一人曰此七十二峰阁凭阑者诸勿庵也觉赋此诗》 《寄询健庵编修》 《秋夜与骏孙话近事》 《秋日过邻院·山云禅榻静相因》 《小游仙诗·玄洲四序只如春》 《蒙拜翰林学士之命感恩述怀》 《柬友人·穷通分定莫须惊》 《李氏别业看梅》 《䢴关旅次酬雪洲

松·百尺森疏倚梵宫原文及翻译赏析

松·百尺森疏倚梵宫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宋判书挽·当日隋城阵》 - - 赵显命 - - 当日隋城阵,安危屹若山。兵戈同誓死,廊庙猥联班。宝瑟榆关夜,孤舟杏浦湾。悲欢与荣辱,忽忽十年间。
  • 古诗《将入吴寄王我建广文》 - - 钱澄之 - - 平生交道广,最久在三吴。坛坫称遗老,宫墙得大儒。每来分苜蓿,常荷念菰芦。即有娄门棹,寄书东海无。
  • 古诗《朝散登楼·日高齐散紫宸班》 - - 史谨 - - 日高齐散紫宸班,鹓鹭成行柳下还。邀我速过双凤阙,登楼同看六朝山。势蟠龙虎云初净,树饱风霜叶自殷。应笑白头王记室,每凭阑槛忆乡关。
  • 古诗《题白岩竹·竹枝袅袅根卓卓》 - - 边贡 - - 竹枝袅袅根卓卓,质坚不受苔藓剥。是谁向壁扫缣素,古色苍颜秋濯濯。彷佛犹自烟水区,万里湘潭土新斸。又疑身坐风雨窟,老蛟盘挐突头角。醉呼虞帝歌南风,苍梧云深翠华邈。
  • 古诗《至灌阳平赋作》 - - 顾璘 - - 我闻黄虞民,罔识官师名。老翁被素发,壤歌如孩婴。季世广法令,民心始忡
  • 古诗《夏日感怀·好鸟在樊笼》 - - 魏裔介 - - 好鸟在樊笼,不能翱与翔。哲士沉下寮,焉能遂赓飏。仕路多高足,援手藉金张。岁星照金马,执戟甘为郎。叔夜遇非时,多才反致殃。至人有愚色,盛德贵深藏。卓哉大易训,知柔亦知刚。...
  • 古诗《荷溪口号·菱塘荇渚受凉风》 - - 戴亨 - - 菱塘荇渚受凉风,渔唱鸥吟夕照中。举目骇看天水外,云峰千笏插晴空。
  • 古诗《读冯廷伯元始剩语三绝》 - - 邵宝 - - 才怪多言言已多,风来水面便生波。不如跳出樊笼去,独和尧夫击壤歌。
  • 古诗《风入松·春兴》 - - 溥杰 - - 绵蛮学舌啭雏莺。春意溢江城。渔船织乱桃花汛,分相景,欸乃声声。静绝沙汀闲立鹭,浑忘物我机情。凭舱把酒一身轻。人在画中行。迟迟清昼无余事,水云光中狎鸥盟。难得斯逝可乐,难能自乐平生。...
  • 古诗《病目作近体诗》 - - 晁说之 - - 沉沉何处有春柔,目极无垠风雨秋。底事须登七尺剑,要当自掖千金裘。图书虽满愧黄绢,桃李纵开嘲白头。事与愿违宜泯泯,愿违于事更悠悠。
  • 古诗《塞下曲·惨淡黄云日色低》 - - 张鹏翮 - - 惨淡黄云日色低,红毛碧眼向人啼。并驱马上扬鞭去,莫向桃花洞口迷。
  • 古诗《次韵陈季陵阅猥藁见寄》 - - 周紫芝 - - 相思一日九回肠,多谢来书细作行。镜里有霜怜我老,鼎中无脔付君尝。衰颜本自羞连璧,佳句仍惊得夜光。五凤楼高无此手,曹刘真是及肩墙。
  • 古诗《送肃庵长老归北》 - - 释月涧 - - 倒跨金狮别五台,峨嵋庐岳眼中埃。袖藏小白花归去,人道亲提东海来。
  • 古诗《六绝·平岳亭高一望间》 - - 赵鼎 - - 平岳亭高一望间,烟霞缥缈揖飞仙。请君直跨刚风骑,去折山头十丈莲。
  • 古诗《怀天竺涧梅》 - - 葛天民 - - 根在岩边结,枝从水际横。此花殊近道,凡木欠修行。密雪笼幽片,疏篁倚瘦茎。那时香不浅,忆我话无生。
  • 古诗《正月南行道中六绝句》 - - 梁鸿志 - - 南来渐觉波纹软,春到初徵菜甲青。残雪数州争过眼,自家忘却鬓边星。
  • 古诗《游嵩山·风回荔萝香》 - - 李廌 - - 风回荔萝香,意与尘气别。 杳杳云际钟,皎皎松上月。 触焉感幽处,蜡屐俟明发。
  • 古诗《先天易吟·水平民不溺》 - - 方回 - - 水平民不溺,谷播世无饥。 气数如寒暑,能无理转移。
  • 古诗《刻丝牡丹》 - - 史鉴 - - 中原新尚女真黄,姚魏含羞怨夕阳。 谁挽春风上机杼,又随番使过钱唐。
  • 古诗《寄别李儋》 - - 韦应物 - - 首戴惠文冠,心有决胜筹。翩翩四五骑,结束向并州。 名在相公幕,丘山恩未酬。妻子不及顾,亲友安得留。 宿昔同文翰,交分共绸缪。忽枉别离札,涕泪一交流。 远郡卧残疾,凉气满西楼。想子临长路,时当淮海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