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朱升的诗 > 送陈自新上永新·有客志高远原文及翻译赏析

送陈自新上永新·有客志高远

朝代:明代诗人:朱升时间:2023-04-06
有客志高远,不柰拙谋生。
将须出肺肝,四座相为惊。
何门可拽裾,何处有鱼羹?
豪杰乍相见,为尔嗟不平。

诗人朱升资料

送陈自新上永新作者朱升

朱升(1299-1370年),字允升,安徽休宁人,元末明初的军事家、文学家,明代开国谋臣,官至翰林学士。元末(1367年)被乡举荐为池州学正。避弃官隐石门,学者称枫林先生。后因向朱元璋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被..... 查看详情>>

朱升古诗词作品: 《代人作春闺怨》 《春闺怨·庭前红杏笑嫣然》 《赠程子静生日》 《赠星士汪晓窗》 《送僧归南岳寺》 《闻仲节至以去年倡酬韵作诗迎之》 《春寒喜晴·雨歇微寒酿晓晴》 《花仙径·二月时光春事浓》 《谢陈弘道饮余春酒》 《题林泉风月亭

送陈自新上永新·有客志高远原文及翻译赏析

送陈自新上永新·有客志高远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和师郑落叶诗》 - - 杨圻 - - 长安万户对斜晖,木叶萧森傍水飞。九月关河秋向尽,五更风雨晓来稀。花明阁道春何在,绿满龙池事已非。回首故宫魂欲断,渭桥微雨湿天衣。
  • 古诗《雨中坐轻舆返御园》 - - 弘历 - - 珠垂柳线飒阴森,回望玉峰云里寻。耕织图犹溪那畔,仍教小待再来临。
  • 古诗《古怨辞九章·要侬多甘言》 - - 姚燮 - - 要侬多甘言,得侬不值钱。明月照大雨,明镜能上天。
  • 古诗《赠砚工杨全·人间渐少老书生》 - - 方回 - - 人间渐少老书生,真赝谁能别旧坑。磨墨挥毫自奇怪,可须一砚苦求精。
  • 古诗《答彭石屋·莫怪秋风作意狂》 - - 罗洪先 - - 莫怪秋风作意狂,洗枝吟叶自凄凉。而今已得莲华地,不傍他人借藕香。
  • 古诗《佛桑花·瓦墙初日眩红花》 - - 陈永正 - - 瓦墙初日眩红花,海已为田托梦华。诗老漫嗟朝暮异,一枝聊对味秋茶。
  • 古诗《次韵吴叔廉山村回文》 - - 许存我 - - 田绕青山好住家,短篱疏圃接丘麻。烟村远近栖鸦乱,竹岸高低飞鹭斜。泉喷石间岩涌雪,雾浮堤外柳吹花。连云碧色秋风冷,眠犊黄昏草长芽。
  • 古诗《玉蝴蝶·捉住玉山赤凤》 - - 王哲 - - 捉住玉山赤凤,神舟同泛,激浪漂浮。便使鸟龟,开口显出嘉谟。吸洪涛枯干北海,吐巨波浇溉西湖。自舒敷。水纹花面,皆是金铺。光珠。盈盈照耀,恰如明月,晃晃方隅。普遍腾辉,尽成霞彩覆环纡。见圆珠。深深渐现,结宝丹空处超踰。得琼途。大罗天上,永永惺苏。...
  • 古诗《夜读滕元发墓志》 - - 吴与弼 - - 理枉能令伛者伸,古今何处觅斯人。沈吟无计起公死,徒向尘编感兴新。
  • 古诗《谁园即事·一碧泉流万绿阴》 - - 张瑞玑 - - 一碧泉流万绿阴,手栽龙竹已成林。池鱼大有江湖意,野鸟浑无机械心。开阁看山云入牖,移花就月露沾襟。栏杆几曲篱三面,隔断琴声无处寻。
  • 古诗《颂古·月淡江空泛小舟》 - - 释普岩 - - 月淡江空泛小舟,唱歌和月看江流。更深攲枕梦何处,两峰清霜晓未收。
  • 古诗《微雨中赏月桂独酌》 - - 陈与义 - - 人间跌宕简斋老,天下风流月桂花。一壶不觉丛边尽,暮雨霏霏欲湿鸦。
  • 古诗《山斋·斋居在山中》 - - 王汝玉 - - 斋居在山中,长日人来少。石坛花落多,时有东风扫。
  • 古诗《与张王二君弥陀寺小饮二君有惠政吾郡时王与余谈禅而张旨在玄不甚荅戏成三绝》 - - 王世贞 - - 一尊萧寺鬓毛新,醉后那论主与宾。我梦未醒君梦觉,可能还唤梦中人。
  • 古诗《春宵·春宵无计抵奇寒》 - - 连横 - - 春宵无计抵奇寒,况是灯昏梦又残。强读古书寻奥义,自斟老酒拾陈欢。百年岁月忙中过,半壁江山劫后看。我欲吹竽学邹衍,阳回黍谷未为难。
  • 古诗《蝶恋花·柳眼窥春春渐吐》 - - 赵师侠 - - 柳眼窥春春渐吐。又是东风,摇曳黄金树。宜入新春闻好语。一犁处处催耕雨。未有花须金缕缕。醉梦悠扬,似蝶翩跹舞。一枕仙游何处去。觉来依旧江南住。
  • 古诗《赵户自任所抵乌驻用前韵见示和之》 - - 陈宓 - - 自昔桐城别,于今两阅秋。 暌违嗟地远,聚散似萍浮。 独发皇都道,同登乌驻舟。 人生非苟合,谁谓雨能留。
  • 古诗《再用前韵·休论今昨总皆非》 - - 范成大 - - 休论今昨总皆非,世味诚甘与我违。 蜀道虽如履平地,杜鹃终劝不如归。 三冬自苦坐毛颖,一梦微官陪尉飞。 夜久南枝翻倦鹊,茫茫月白众星稀。
  • 古诗《山行七绝·雨势崩腾略未休》 - - 赵蕃 - - 雨势崩腾略未休,涧冲溪恶使人愁。 那知今日松原路,拄杖挑包得自由。
  • 古诗《青龙寺昙壁上人院集》 - - 裴迪 - - 灵境信为绝,法堂出尘氛。自然成高致,向下看浮云。 迤逦峰岫列,参差闾井分。林端远堞见,风末疏钟闻。 吾师久禅寂,在世超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