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释智愚的诗 > 颂古·抛来撒去互施呈原文及翻译赏析

颂古·抛来撒去互施呈

朝代:宋代诗人:释智愚时间:2023-04-05
抛来撒去互施呈,地狱门前鬼眼睛。
觑破髑髅肝胆外,摩醯顶上复重明。

诗人释智愚资料

颂古·抛来撒去互施呈作者释智愚

释智愚,号虚堂,俗姓陈,四明象山人。十六岁依近邑之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后辞亲出乡,首依雪窦焕和尚、净慈中庵皎和尚。过金山,掩室和尚一见甚器重。从运庵和尚薙染,自此遍历诸老宿之门。游江淮湘汉,经荆门..... 查看详情>>

释智愚古诗词作品: 《明知客江心访竺峰》 《点头石·大包才剖碍人间》 《善应无方·两脚蹒跚林叶稀》 《寄慈峰故人·湖面春归物理明》 《问话行者智仁炷香请语以此赠之景定癸亥至节虚堂老僧书于雪窦西庵送日本南浦知客》 《径山西寮众老郎请赞》 《德信西上·出门溪叶乱纷纷》 《颂古·日月无光杀气浮》 《颂古·裁书拟欲扣天阁》 《偈颂·说如建瓴

颂古·抛来撒去互施呈原文及翻译赏析

颂古·抛来撒去互施呈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任城晤王兰陔水部留赠》 - - 宋琬 - - 卢橘垂垂屋角青,短篱疏树草玄亭。閒眠东阁修花史,坐对南池注水经。槛外鹅群堪卓笔,风前鹤子自梳翎。何人偏弄阳关笛,别后浮云此际停。
  • 古诗《东园小閤丹粉一新昌龄有诗次韵》 - - 王十朋 - - 小园小閤无奇新,但喜有酒堪娱宾。西畴种秫可自酿,不用勤买抛青春。月明星稀乌择木,吾爱吾庐堪寓目。须知主父五鼎珍,不似王猷数竿竹。丈夫未遇当安贫,带经且作锄园人。诗酒过从老兄弟,一笑可破双眉颦。见说西园相继辟,好将因果同栽植。子孙清白世相传,莫同阮氏分南北。...
  • 古诗《园居即影·宛宛晴云曳钓丝》 - - 李之世 - - 宛宛晴云曳钓丝,双双鸂鶒弄明漪。偶然拂水轻风过,正是前山落照时。
  • 古诗《送秦系·五都来往无旧业》 - - 戴叔伦 - - 五都来往无旧业,一代公卿尽故人。不肯低头受羁束,远师溪上拂缨尘。
  • 古诗《大明寺水隐语》 - - 无名氏 - - 一人堂堂,两曜垂光。井深尺一,点去冰旁。二人同行,不欠一边。三梁四柱足火然,若有双钩日月全。
  • 古诗《挽郑淑人·忆在军中为记室》 - - 刘克庄 - - 忆在军中为记室,谢公门馆事皆知。谦卑若妇初嫔日,俭素犹夫未贵时。病了死生惟点首,晚忧家国每颦眉。旧人独有任安在,揽涕西风献些词。
  • 古诗《送胡双湖归新安》 - - 熊鉌 - - 城南讲太极,寒泉参近思。古人学道志,千里焉得辞。
  • 古诗《湘江清·采莲夜未归》 - - 邓云霄 - - 采莲夜未归,东岩看月上。雄风发楚歌,击汰齐吴榜。
  • 古诗《峨山·蜀山天下奇》 - - 赵抃 - - 蜀山天下奇,三峨压岷右。谁为孤剑外,名出嵩华后。
  • 古诗《游罗浮至冲虚观万象森然真洞天境界》 - - 吴琏 - - 四百耸耸峰插天,一观万树青苍连。白头道士对棋局,碧眼小童鸣管弦。丹灶古泥浮紫气,修篁符叶霭苍烟。仙禽似有相留意,啼伴山房几觉眠。
  • 古诗《红线诗·结束戎妆剑陆离》 - - 屠隆 - - 结束戎妆剑陆离,月华星彩共低垂。严城秋冷铜蕉死,魂断三千外宅儿。
  • 古诗《十二月乐词·九月》 - - 孟昉 - - 鸡鸣晓色珑璁,鸦啼金井梧桐。月坠茎寒露涌,广寒霜重,方池冷悴芙蓉。
  • 古诗《题驿壁·记得离家日》 - - 无名氏 - - 记得离家日,尊亲嘱咐言。逢桥须下马,过渡莫争船。雨宿宜防夜,鸡鸣更相天。若能依此语,行路免迍邅。
  • 古诗《双鬟曲·秋风吹到画船迟》 - - 张英 - - 秋风吹到画船迟,千里寒江入梦思。日日金钱劳暗卜,河干犹是未冰时。
  • 古诗《立春日同陈有之步至贺家湖》 - - 谢翱 - - 风烟回首失,岁月但寻常。忠义行衰世,凄凉在异乡。春流荒禹迹,天泪湿句芒。拟剪园中韭,携篮有跛臧。
  • 古诗《题画册·访衲登危巘》 - - 戴亨 - - 访衲登危巘,听泉倚卧松。回看山下路,已有白云封。
  • 古诗《齐天乐·暮春风雨》 - - 陈维崧 - - 小楼昨夜东风到,吹落满园空翠。时有茶烟,绝无人影,好个他乡天气。凄凉欲死。见燕剪平芜,柳拖春水。暗省从前,如尘似梦最难记。当年曲院寒食,饧香花更暖,许多情事。金斗犹温,玉钗还响,已送愁人到此。也思宽慰。奈把酒听歌,几番不是。暮雨潇潇,记吴娘曲子。...
  • 古诗《赠女道士郑玉华》 - - 施肩吾 - - 玄发新簪碧藕花,欲添肌雪饵红砂。世间风景那堪恋,长笑刘郎漫忆家。
  • 古诗《观音诗·水面红鲜耻绛唇》 - - 释契适 - - 水面红鲜耻绛唇,寻常侍从有天神。整齐绀发云千缕,端丽慈容月一轮。素舸欲沉威济物,霜刀曾断福沾人。世间多少诚心者,智烛惟求照耀身。
  • 古诗《工夫颂·百刻工夫一刻推》 - - 李廷忠 - - 百刻工夫一刻推,一刻还同十二时。 十二时中归一念,念中无念始真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