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孔平仲的诗 > 送郎祖仁奉礼·碧落声华盖世高原文及翻译赏析

送郎祖仁奉礼·碧落声华盖世高

朝代:宋代诗人:孔平仲时间:2019-07-08
碧落声华盖世高,哀乌才业亦时豪。
灵渊自出驹千里,丹穴今看凤一毛。
方略从容能处事,精神洒落见挥毫。
东行想足资清兴,江上秋风捲怒涛。

诗人孔平仲资料

送郎祖仁奉礼作者孔平仲

孔平仲,生于庆历四年(1044),字毅父,今峡江县罗田镇西江村人,其兄孔文仲、孔武仲。治平二年(1065)进士,初授分宁县主簿。熙宁三年后,历任密州教授、秘书省校书郎、衢州军事推官、秘书省著作郎和虔州骑都尉。..... 查看详情>>

孔平仲古诗词作品: 《雨中·江南梅已熟》 《叶晦之送蔷薇栽仍贻诗因以韵和》 《寄题萧丈止亭》 《席上劝王八饮》 《晦之病酒因书以戒之》 《谈道亭睡觉而成》 《据案小睡·春气已回人困顿》 《食梨·东方早寒雪霜挚》 《承芸叟寄示新词一篇以此寄谢扬子云书亦有色乎此亦书之色也》 《送马朝请使广西

送郎祖仁奉礼·碧落声华盖世高原文及翻译赏析

送郎祖仁奉礼·碧落声华盖世高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宜良县·清绝宜良县》 - - 赵翼 - - 清绝宜良县,征途一破颜。千畦开似罫,一水曲如环。城郭青山下,人家碧柳间。依稀故乡景,翻使念江关。
  • 古诗《月下同卜子宁潘江如集池上》 - - 阮大铖 - - 月吐群务息,轩池生静凉。同心敦野酌,偶影向清光。坐久沾松翠,潭深杂芰香。天机弥眺听,吾亦省吾狂。
  • 古诗《牛首山·大易坤为象》 - - 乾隆 - - 大易坤为象,南京离占方。两峰恒角嶷,双阙表天阊。尽得江山秀,况逢花草芳。鹤林坐调御,万古示真常。
  • 古诗《木兰花令·人间风月堪留恋》 - - 胡士莹 - - 人间风月堪留恋,青鬓朱颜谁不羡。桃花人面玉余娇,杨柳腰身风里软。城南芳约匆匆变,检点馀春无一半。天涯酒醒杜鹃啼,不信行人肠不断。
  • 古诗《捣练子·冬夜》 - - 敖巘 - - 风淅沥,影徘徊,雪压檐花冷玉堆。半夜香消莲漏永,可怜寒瘦到疏梅。
  • 古诗《彭城有感·河边不见旧黄楼》 - - 汪梦斗 - - 河边不见旧黄楼,绿暗荒城四月秋。风捲黄沙尘拂面,有人尚忆老坡不。
  • 古诗《赠张少府·黑发弃轩冕》 - - 徐熥 - - 黑发弃轩冕,归耕南亩田。不飞云外舄,时挂杖头钱。野性耽丘壑,幽居远市廛。中峰高隐处,长抱白云眠。
  • 古诗《楼头相遇·相视楼头一愕然》 - - 杨民仁 - - 相视楼头一愕然,依稀三十二年前。容辉似旧精神在,盛世同歌不老天。
  • 古诗《方壶画竹寄周知州》 - - 胡布 - - 太守题封金瀣沆,壶仙折寄玉琳琅。凤翎几叶潇湘露,留作高轩九夏凉。
  • 古诗《中秋日山庄恩赐曲宴用唐王建诗韵》 - - 阮元 - - 宫槐月上动昏鸦,赐宴归来烛巳花。今夜真如天上住,琼楼西畔一仙家。
  • 古诗《彻豆用熙安·陟彼郊丘》 - - 郊庙朝会歌辞 - - 陟彼郊丘,大祀是承。其豆孔庶,其香始升。上帝时歆,以我齐明。卒事而彻,福禄来咸。
  • 古诗《后龙渚歌·石根盘盘凡几重》 - - 汪琬 - - 石根盘盘凡几重,吞波驾浪疑神工。土山压石石不动,倒插无数青芙蓉。朅来沿流绕山脚,水花如雪与石搏。斗然迸出云一缕,乖龙挟雨湖中去。
  • 古诗《挽处士吴德载》 - - 陈棣 - - 忆昔知公日,东嘉逆旅中。游从三月久,谈笑一樽同。却暑瓜盘绿,烹鲜鲙箸红。伤心栖止地,万事转头空。
  • 古诗《有梦·梦我鬓间霜雪横》 - - 裴涛 - - 梦我鬓间霜雪横,当初不悔识倾城。桃花渐已绝春意,骤雨偏难论薄情。四壁空前书咄咄,一星灯下忆卿卿。怀中碧玉谁堪抱,愧向今生盟再生。
  • 古诗《芭蕉恒斋再索和》 - - 查慎行 - - 一叶复一叶,自然成绿阴。后先如有序,舒卷岂无心。渐觉空庭窄,能添曲径深。野人新得句,题罢亦长吟。
  • 古诗《旅返阻雪·风戛疏棂雪满天》 - - 吴文治 - - 风戛疏棂雪满天,客中转觉夜如年。几声晓鼓人都起,还抱寒衾带醒眠。
  • 古诗《次韵海棠·残风剩雨今如此》 - - 方岳 - - 残风剩雨今如此,莫遣胭脂雪满枝。 洛浦梦酣花半醉,华清浴困手双垂。 一杯而别亦何恨,十日之春能几时。 不遇少陵休怅惋,醉中试作补亡诗。
  • 古诗《不雨·齐安一郡雨不足》 - - 张耒 - - 齐安一郡雨不足,稻畦土坚不入谷。 城中赤日风吹沙,老鸦衔火烧竹屋。 百尺长绳抽井底,井中泥滓多于水。 潭边龙祠悬纸钱,谁令霹雳惊龙眠。
  • 古诗《次韵志归·远望舒长啸》 - - 方回 - - 远望舒长啸,幽跧发永叹。 能诗今不少,得句古云难。 涉世颠毛白,希贤寸腑丹。 他乡仍故国,何处可求安。
  • 古诗《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山北溪声一路迎》 - - 杨万里 - - 山北溪声一路迎,山南溪响送人行。 也知流向金陵去,若过金陵莫寄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