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曹义的诗 > 送连脩撰归闽焚黄原文及翻译赏析

送连脩撰归闽焚黄

朝代:明代诗人:曹义时间:2023-04-05
晓辞金阙出神州,此去分明是昼游。
红荔丹山闽海兴,锦衣兰棹潞河舟。
凉生驿路消残暑,鹰度关山属早秋。
悬想焚黄先垄日,恩随春色上松楸。

送连脩撰归闽焚黄原文及翻译赏析

送连脩撰归闽焚黄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惜别·惜别复惜别》 - - 张文柱 - - 惜别复惜别,残更为尔遥。青枫薄命叶,黄柳断肠条。天迥迟寒雁,江空急暮潮。秣陵烟雨际,留得鬓萧萧。
  • 古诗《人定亥·眼目昏》 - - 释智严 - - 眼目昏。耳沉聩。渐觉心神转蒙昧。寝寐长逢过往人。神魂已入幽冥界。
  • 古诗《和贡甫·十年灯翳视浮荣》 - - 韩维 - - 十年灯翳视浮荣,兀坐翛然槁木形。别后情怀非往日,老来光景似流星。厚恩未报心徒赤,多病何从发复青。一览彫章思旧好,忽如醒病得初酲。
  • 古诗《送镇江推宫黄复斋六安守吴肖渠清江令郭希宇三君之任》 - - 陈一松 - - 翩翩曾睹凤联飞,衔命初怜下禁闱。郡邑王图全盛在,江南民力半嗟非。泽中歌雁声应藉,天上班鹓愿岂违。揽策都门何所赠,莫将钟鼎付轻肥。
  • 古诗《画舫斋·芸斋临镜澜》 - - 乾隆 - - 芸斋临镜澜,涵漪清可爱。仰观俯而察,古稽文与佩。颜之曰画舫,讵学襄阳再。譬如亘大地,咸知水以载。何屋而非舟,舟宁独此在。谁能具达观,于斯悟津逮。
  • 古诗《九溪咏·排闼空山锁寂寥》 - - 田登 - - 排闼空山锁寂寥,壁灯明灭际春宵。梦魂忘却松声急,疑是寒江夜半潮。
  • 古诗《跋渔村晚景潇湘夜雨图》 - - 方翥 - - 云昏雨暗黄芦渚,沙碛风高人断渡。一叶扁舟忽下来,落日还收钓筒去。收尽沙头白鸟飞,蒹葭暮雪满蓑衣。千门万户拥被卧,独钓寒波人未归。
  • 古诗《秋怀·秋云日以薄》 - - 刘城 - - 秋云日以薄,秋夜日以长。秋露日以白,秋草日以黄。此时秋士悲,耿耿不能忘。岂无同心人,飘零非故乡。苍苍蒹葭远,乃在天一方。欲往心烦纡,渐我车帷裳。
  • 古诗《李端叔命驾神仙二帖》 - - 岳珂 - - 姑溪之水清且漪,青山之源衍而汰。钟此奇士,亦一隽快。风义磅礴,笔锋崄怪。盖已具书体之五云,不但得发遣之三昧。
  • 古诗《集句联·天下苍生待霖雨》 - - 张应昌 - - 天下苍生待霖雨;此间风物属诗人。
  • 古诗《寄张有功·何人见谪九江城》 - - 沈鍊 - - 何人见谪九江城,病里刘郎入骨惊。灯影徘徊心欲折,不堪风雨夜来声。
  • 古诗《江上四哀诗·方山人絜》 - - 姚燮 - - 方子在人口,仅以文技传。安知砥圭臬,侪辈鲜其贤。内默閟元素,外溷屏众缘。穷装滞归计,流泊三吴廛。每望台宕云,惙惙中忧煎。冰霜郁成疠,强忍讳告宣。庸医更相毒,冥冥天为冤。滮湖散寒鸟,日闭空城烟。城南多酒楼,夙共梅花筵。城北有斜巷,君忽死其间。城南多杨柳,城北闻杜鹃。君母已华...
  • 古诗《访山中逸人·层崖策杖此幽寻》 - - 朱鹤龄 - - 层崖策杖此幽寻,乌几高閒处士心。挂壁云萝深在眼,啄窗野鸟解当襟。林梢叶落供茶灶,竹径风回响玉琴。一自石门乘兴至,始知丘壑有清音。
  • 古诗《随堤行·君不见镐池水枯鱼欲鲍》 - - 殷奎 - - 君不见镐池水枯鱼欲鲍,岁岁驱民筑驰道。又不见雷塘塘上吴公台,引水直从西苑来。西苑区区乐不足,诏巡淮海观风俗。千骑秦娥清夜游,院院承恩才十六。不如离宫别馆四十馀,水殿龙楼恣所如。舞态乱翻波影里,画眉争斗柳舒初。十年梦觉江都好,乐极悲来何太蚤。玉树仍歌建业宫,锦帆不返长...
  • 古诗《别王九如·海势居然远》 - - 释今无 - - 海势居然远,相看此共深。世人论交态,惟子许初心。独日窥行色,疏星散别襟。无言亦不可,愁绝为知音。
  • 古诗《己巳元日作·六十齐头鬓未华》 - - 屈大均 - - 六十齐头鬓未华,枯杨日夕吐春芽。老须人作辟寒玉,愁待君为含笑花。乐府自矜三妇艳,离骚谁夺一人葩。马融经史慵亲讲,未许诸生拥绛纱。
  • 古诗《赵北口残雪》 - - 钱大昕 - - 林端积玉尚封条,冰下叉鱼泛小舠。想得西湖当此日,孤篷听雪段家桥。
  • 古诗《五福降中天·贺方鹤老、姚夫人双寿》 - - 邓潜 - - 桐城天下文章最,方姚古今高调。异代清门,同心白首,佳话千秋鸾曜。秋崖定稿。乍唱出双声,香风吹到。岭上梅花,年年红瓣小春小。重阳刚过一月,岁寒春到腊,长命相保。薄宦前生,古稀明岁,玉垒浮云看饱。侬今叹老。叹奔月经年,梦中双照。听鹤南飞,凤箫吟更好。 ...
  • 古诗《赠别二章·妙契还从盖始倾》 - - 史尧弼 - - 妙契还从盖始倾,无言与共四时行。可堪岁晚仓皇别,多谢诗来缱绻情。最喜伊家三树秀,故应我辈一经横。人间定价如金玉,入眼那能较重轻。
  • 古诗《久雨·一旬连夜雨》 - - 曹勋 - - 一旬连夜雨,人物困泥中。 竹树侵书暗,横流趁路通。 灶烟薪更湿,檐溜耳难聪。 润逼衣襟重,何时日照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