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吴宽的诗 > 送林同知仲璧赴官惠州原文及翻译赏析

送林同知仲璧赴官惠州

朝代:明代诗人:吴宽时间:2023-04-05
燕都才识面,浙郡久知名。
合与方州去,仍为半刺行。
凉风双旆远,积水一舟轻。
欲访东坡事,缘知待政成。

诗人吴宽资料

送林同知仲璧赴官惠州作者吴宽

吴宽(1435年-1504年8月19日),字原博,号匏庵、玉亭主,世称匏庵先生。直隶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名臣、诗人、散文家、书法家。成化八年状元,授翰林修撰,曾侍奉孝宗读书。孝宗即位,迁左庶子,预修《宪宗实录..... 查看详情>>

吴宽古诗词作品: 《韩文公度蓝关图》 《凌季行家赏莲》 《过吕梁洪·力尽千艘势若倾》 《病后独游园中》 《次韵周伯常落齿》 《松江邓节妇·夫亡朱是苦能禁》 《谢济之送银杏》 《为世贤题唐子华钓舟图》 《次韵友人海昌对月见怀》 《昼闻鬼车·古燕气候异

送林同知仲璧赴官惠州原文及翻译赏析

送林同知仲璧赴官惠州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饮酒·酒力有时尽》 - - 蒋士铨 - - 酒力有时尽,书卷杂芜秽。束之了不观,妙悟别有会。河山莽浩浩,积气偃一盖。开我阅世眼,涤此胸次隘。袒怀纳万古,齐物禦百怪。洒然坐终日,君子则常泰。
  • 古诗《途中·渡水登山似旧游》 - - 李穑 - - 渡水登山似旧游,汗流走马欲何求。途中冷笑无人识,麟阁蜗庐总一丘。
  • 古诗《朴园属咏薛涛酒》 - - 张问陶 - - 人间何处薛涛笺,汲井烹茶亦惘然。千古艳才难冷落,一杯名酒忽缠绵。色香好领閒中味,泡影重开死后缘。我醉更怜唐节镇,枇杷花底梦西川。
  • 古诗《栖云楼作歌·春杪夏初频作雨》 - - 弘历 - - 春杪夏初频作雨,既利麦麰与禾黍。亦云及润未优沾,楼坐栖云便延伫。从来于泽岂辞多,去年曾此逢滂沱。何处而忘祈农意,宁惟适己游卷阿。
  • 古诗《题扇面·娟娟翠袖倚清空》 - - 陈旅 - - 娟娟翠袖倚清空,解把并刀剪雪风。一段寒香吹不尽,西泠残月角声中。
  • 古诗《偈颂·元正启祚》 - - 释慧开 - - 元正启祚,万物咸新。衲僧拄杖黑■皴,不属阴阳别是春。
  • 古诗《幽逼诗·南风且绝唱》 - - 萧绎 - - 南风且绝唱,西陵最可悲。今日还蒿里,终非封禅时。
  • 古诗《送刘通判·射策今晁董》 - - 赵蕃 - - 射策今晁董,摛词昔左班。题舆已最课,召节待遄颁。鹏背九万里,龙媒十二闲。除书看台阁,盛事耸荆蛮。
  • 古诗《闺怨·佳期一别似青天》 - - 郭辅畿 - - 佳期一别似青天,石作郎心有恁坚。岂是相思难得梦,数宵原自不成眠。
  • 古诗《陈雪杭邮寄白云洞读书图题作诗以复之》 - - 许传霈 - - 怕听他乡金缕歌,新词题到怅如何。东风有脚留诗住,飞瀑无心送鲤过。石洞句多惭务观,水亭图寄话东坡。明朝欲放云归去,长与严江月影磨。
  • 古诗《艾而张·艾草莽》 - - 苏平 - - 艾草莽,张虞罗。雀高飞,离蓬窝。入网少,出网多。野田啾啾啄枯禾。雀兮雀兮奈尔何。
  • 古诗《山西贡院明远楼联》 - - 张之洞 - - 秋色从西来,雁门紫塞;明月几时有,玉宇琼楼。
  • 古诗《卧病·卧病虚堂百感侵》 - - 徐桢立 - - 卧病虚堂百感侵,砌蛩霜叶搅秋音。疮痍举国几完土,癣疥一身宁累心。用意故人商服饵,问奇游客罢登临。萱苏待逐沉疴起,放杖还窥玉琯深。
  • 古诗《哭华姜·明月舒光乍上枝》 - - 屈大均 - - 明月舒光乍上枝,梦残空使楚王悲。无情最是巫山女,暮雨朝云只片时。
  • 古诗《王甥汉皋南归诗以示别》 - - 查慎行 - - 草草嫌轻出,依依恋此辰。也知归橐俭,应谅客囊贫。家教分诸弟,身谋累所亲。临期双泪落,并念尔先人。
  • 古诗《八归·秋夜妇病吴门遂不成行赋此此写怀》 - - 陈维崧 - - 药烟袅罢,炉灰画尽,城上戍火半灭。昨年记入西风候,曾也瘦人如菊,秋衾胜铁。差喜而今身较健,奈妇病吟声酸切。惹一派绕砌啼螀,怨苦替人说。准拟枫林蟹舍,霜篷雾箬,去弄烟波寥泬。秋当浓处,月将圆夜,拥棹沈吟旋辍。算不如春里,雨雨风风过时节。偏逢著五湖霁景,万斛晴光,洞庭秋喷雪。 ...
  • 古诗《具区阁·轩窗尘不点》 - - 贾公望 - - 轩窗尘不点,更在水云边。夜月鸣榔地,秋风斫鲙天。达人多傲世,清景易忘年。往往凭栏者,空高张翰贤。
  • 古诗《柞林·蓬蓬新叶盛》 - - 许及之 - - 蓬蓬新叶盛,柞拔俨分行。宁作非材栎,羞为傍路杨。
  • 古诗《题姚将军五图词》 - - 毛奇龄 - - 何来采药仙源。问当年。云是伏波横海旧登坛。麟阁里。沧洲意。任相看。一似桃花流水,向人间。
  • 古诗《进思堂夜坐怀故山》 - - 范成大 - - 尘事潮来不可推,身如病鹤强毰毸。 簿书遮断寻诗路,风雨惊残问月杯。 想得竹门无客到,直须雪夜有船回。 鲈乡望眼双明处,祗欠凌霄万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