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王恭的诗 > 送邻子为僧·朝捐初服制袈裟原文及翻译赏析

送邻子为僧·朝捐初服制袈裟

朝代:明代诗人:王恭时间:2023-04-05
朝捐初服制袈裟,暮扫尘踪便出家。
钵洗维摩溪上月,心依支遁寺前霞。
林端引水时浇枣,雨后烧山学种茶。
待得蒲团成烂草,少林枯树也开花。

诗人王恭资料

送邻子为僧·朝捐初服制袈裟作者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 查看详情>>

王恭古诗词作品: 《夜泛台江·无诸古城外》 《雨中秋思·西风微雨对空堂》 《瘦马图·曾是瑶池弄影嘶》 《落叶·秋风林下起》 《澹游雨竹·梦入零陵见旧丘》 《老将还乡·百战解重围》 《梅江送林泽中归屿南》 《黄蜀葵·芳心曾为太阳倾》 《送春·绿树海边楼》 《送沧洲出邑偶赋

送邻子为僧·朝捐初服制袈裟原文及翻译赏析

送邻子为僧·朝捐初服制袈裟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次韵酬柳亚子》 - - 谢觉哉 - - 天上星星号老人,老人宁肯化为尘。红旗指日河山定,南社当年姓字尊。战斗群雄血作碧,文章吾辈火传薪。只鸡斗酒商量好,一醉掀髯共笑嚬。
  • 古诗《月·骨肉无重造》 - - 江湜 - - 骨肉无重造,形骸只孑遗。全家一破后,缺月几圆时。犹对清光立,何堪静夜思。方诸若同照,客泪合先滋。
  • 古诗《閒中好·閒中好》 - - 杨夔生 - - 閒中好,爱写木兰词。灯下传娇女,阿爷无大儿。
  • 古诗《风马儿·身住神仙白玉京》 - - 叶宪祖 - - 身住神仙白玉京。尘不到。断逢迎。贴:炼师。殿上有位夫人。说姓赵。是炼师的旧相识小旦:一定是赵家姐姐了。道有请。。旧知交相叩开花径。见介合:相看掩面。休说眼还青。
  • 古诗《梁披云自闽飞渝小聚旬日复将还闽》 - - 潘受 - - 飞舄翩翩下九霄,云程何计往来遥。人怜司马还多病,我谓阿龙故自超。别后旄头仍未落,焚馀琴尾不妨焦。乡关久付愁眉外,魂断谁歌楚些招。
  • 古诗《阅进士卷赋呈同院诸公》 - - 柳贯 - - 五纬明明一鉴昏,斯文吾已愧专门。直教汉法称无害,犹恐秦人议少恩。审乐岂能遗律吕,采芳终拟得兰荪。胸中故有青藜焰,梦里从渠墨水浑。
  • 古诗《赠湖州某广文联》 - - 梁同书 - - 门前问字乌程酒;春暮吟风碧浪湖。
  • 古诗《尹喜岩·太上流沙去不还》 - - 王世贞 - - 太上流沙去不还,犹馀紫气在函关。不知元始真人位,玉局张卿第几班。
  • 古诗《题寿泉诗集即次集中自题韵》 - - 刘绎 - - 儒腐乾坤大,茫茫付醉哦。看云随意远,爱日觉欢多。老律森高帜,深情寄浩歌。名山吾共仰,攻玉肯求他。
  • 古诗《石道·窈窕翠微深》 - - 安琚 - - 窈窕翠微深,杖底苍苔湿。为采松间芝,青霞满蓬笠。
  • 古诗《怀人·胡右铭》 - - 胡惠溥 - - 吾宗君健者,佐治试牛刀。昔屡方推举,今难赋解嘲。文章车截耳,名纸字生毛。一枕邯郸梦,悠悠万念潮。
  • 古诗《临淮道中·凛凛春寒犯客裘》 - - 张耒 - - 凛凛春寒犯客裘,轻阴残雪放孤舟。无端惟有堤边柳,作态东风恼客愁。
  • 古诗《忆孤峰·浮杯方渡湘江上》 - - 姚镛 - - 浮杯方渡湘江上,又逐孤云到岳前。七十二峰烟雨夜,与谁同话懒残禅。
  • 古诗《除夕不寐感事口占》 - - 方鹤斋 - - 此夜江城爆竹多,老来无复悔蹉跎。送穷妇作呻吟语,守藏翁潜安乐窝。蚕食易消筐里叶,鸡鸣难止枕边戈。鸟声不是催归去,似为苍生唤奈何。
  • 古诗《送王生西游》 - - 完颜璹 - - 紫陉仙人今渊云,骑风御气七尺身。丈夫耻与哙等伍,故作野鹤昂鸡群。往年书剑游梁日,咳唾中间满珠璧。温子徒劳手八叉,苏老犹迷日五色。慨然拂袖游嵩阳,西南陌上书传香。仲宣堂堂舍我去,举杯却愁愁更长。去程相近黄花节,三十六峰如玉列。龙门枫叶堕红绡,洛浦芦花舞晴雪。勋名细事犹...
  • 古诗《西风·干了岩犀奔拒霜》 - - 史弥宁 - - 干了岩犀奔拒霜,又催茱菊趁重阳。白苹红蓼仓黄染,冷笑西多有底忙。
  • 古诗《棣棠花·绿罗摇曳郁梅英》 - - 董嗣杲 - - 绿罗摇曳郁梅英,袅袅柔条韡韡金。 荣萼有光倾日近,仙姿无语击春深。 盛传覆弟承华喻,别纪遗恩芾木阴。 晚圃甚花堪并驾,周诗明写友于心。
  • 古诗《遗老斋·老桧真百尺》 - - 苏辙 - - 老桧真百尺,疏竹疑千亩。 纷纷霰雪中,见此岁寒友。
  • 古诗《梅花·幽恨清愁几万端》 - - 张耒 - - 幽恨清愁几万端,故将巧笑破霜寒。 落英收拾供骚客,秋菊从来不足餐。
  • 古诗《南山感旧·自从出腹来》 - - 刘克庄 - - 自从出腹来,未尝识奇伟。 顾瞻忽眩晃,冷汗如泼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