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诗人 > 李颀的诗 > 送刘昱·八月寒苇花原文及翻译赏析

送刘昱·八月寒苇花

朝代:唐代诗人:李颀时间:2017-03-08
八月寒苇花,秋江浪头白。
北风吹五两,谁是浔阳客。
鸬鹚山头微雨晴,扬州郭里暮潮生。
行人夜宿金陵渚,试听沙边有雁声。

诗人李颀资料

送刘昱作者李颀

李颀(690-751?),字、号均不详,汉族,郡望赵郡(今河北赵县),河南颍阳(今河南登封)一带人 ,唐代诗人。开元十三年中进士,曾任新乡县尉,后辞官归隐于颍阳之东川别业。 李颀擅长七言歌行,诗以边塞题材为主,风格..... 查看详情>>

李颀古诗词作品: 《题少府监李丞山池》 《赠张旭》 《塞下曲·黄云雁门郡》 《寄镜湖朱处士》 《晚归东园》 《寄万齐融·名高不择仕》 《欲之新乡答崔颢綦毋潜》 《古从军行》 《送王道士还山》 《失题·紫极殿前朝伏奏

送刘昱·八月寒苇花原文及翻译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在有情无情之间,着笔淡永,但也并不是敷衍应酬。 诗一开头,就以景衬情,渲染了离别的气氛:“八月寒苇花,秋江浪头白。”八月秋意凉,岸边的苇花是白色的,江中的浪头也是白色的,再加上秋风瑟瑟,于是,浪花借助风力打湿苇花,苇花则随风而扑向浪花,两者似乎浑然...

查看详情>>

注释 ⑴刘昱(yù):作者的友人。 ⑵苇(wěi):芦苇。李时珍《本草纲目》:“苇之初生曰葭,未秀曰芦,长成曰苇。” ⑶浪头:掀起的波浪。 ⑷五两:古代的候风器,用鸡毛五两(或八两)系于高竿顶上而成。 ⑸浔(xún)阳:地名,今江西省九江市的古称。 ⑹鸬鹚(lú cí...

查看详情>>

《送刘昱》是唐代诗人李颀创作的一首古体诗。全诗共八句,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前四句为第一部分,以写景起兴,抒写离情别绪;后四句是第二部分,在设想的景况中,寄寓一腔深情厚谊。这首诗以临风寒苇轻点别绪,以秋江白浪,抒发豪情,描写肃杀而又雄壮的分别场景和离别氛围。 这首诗是唐代...

查看详情>>

送刘昱·八月寒苇花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邸抄·诏下人人感涕流》 - - 赵翼 - - 诏下人人感涕流,同民好恶见皇猷。刍荛博采千官疏,花萼相辉百尺楼。黄发召归龙尾道,翠云焚却雉头裘。由来乙夜观今古,总作璇枢布政优。
  • 古诗《侥侥令·贴》 - - 徐霖 - - 贴:乘龙欢配偶。骑鹤上扬州。管取日日笑时花近眼。舞罢锦缠头。兴未休。
  • 古诗《谢范司马质公见讯》 - - 阮大铖 - - 烽尘莽莽此何时,方召推君定盍疑。大树争瞻抒虎略,枯槎聊可寄鱼丝。月潭自为鸣琴秀,雨圃难令种药迟。为报菖蒲樽已绿,衔杯何日醉江蓠。
  • 古诗《滴溜神仗·将和佐》 - - 汪廷讷 - - 将和佐。将和佐。析圭受封。甥和舅。甥和舅。蝉貂沐宠。彻侯当朝威重。山河带砺盟。皇图日永。苗裔远。主恩隆。苗裔远。主恩隆。
  • 古诗《次韵景彝三月十六日范景仁家同饮还省宿》 - - 梅尧臣 - - 种桃依竹似仙家,邀对春风共泛霞。席上未观双舞凤,城头已觉聚啼鸦。匆匆跨马人归省,羃羃生烟树敛花。稚子候门知我醉,东方明月照扉斜。
  • 古诗《观苗人种山兰米》 - - 陈振家 - - 一点星火触芒梢,遍地草木尽成焦。不用锄犁将刀种,此风于今见山苗。
  • 古诗《山中漫赋题平官舍》 - - 宋褧 - - 绣衣不为吟哦出,诗料纵横簇眼前。岩鸟杂鸣诸部乐,石苔乱布五铢钱。焚香乞水痴求雨,刻木通泉巧溉田。尸位空言无所补,寓情托物亦犹贤。
  • 古诗《送熊元交使越》 - - 陆深 - - 山水苍苍古越州,菱花荷叶共维舟。二高峰顶三更日,七里滩声五月秋。灵雨自随征旆去,綵云常傍使星流。江南江北还相望,两地各登高处楼。
  • 古诗《杂咏七言·夷齐甘受周家饿》 - - 刘克庄 - - 夷齐甘受周家饿,申白曾遭汉法髡。全活老臣残齿发,来生尚欲报君恩。
  • 古诗《荷叶杯·落花》 - - 王翃 - - 雨湿香痕春皱。如绣。飞泪惜残红。流莺衔过夕阳中。新恨满东风。谁扫玉阶待落。心错。袅袅不知还。辞条吹去小池寒。低影赴鱼餐。
  • 古诗《钓台·四海斯文一范公》 - - 虞俦 - - 四海斯文一范公,云山江水两争雄。旧碑可惜随烟烬,新刻摩挲恐未工。
  • 古诗《答李从著作·身是鸡翘侍从流》 - - 宋祁 - - 身是鸡翘侍从流,单车淮上老为州。全生正似婆娑树,不死翻成觳觫牛。今日空名同地饼,晚年归计有瓜畴。惭君远寄相思句,不啻三逢采艾秋。
  • 古诗《种兰·松根云齿齿》 - - 彭孙贻 - - 松根云齿齿,苔盎月肩肩。花瘠因荒两,山廉不买钱。凉侵萱带冷,淡杂水沉煎。㓗癖同余尚,峰椒拜末颠。
  • 古诗《玉楼春·惊沙猎猎风成阵》 - - 元好问 - - 惊沙猎猎风成阵。白雁一声霜有信。琵琶肠断塞门秋,却望紫台知远近。深宫桃李无人问。旧爱玉颜今自恨。明妃留在两眉愁,万古春山颦不尽。
  • 古诗《同君颖至黄龙寺》 - - 陈曾寿 - - 黄龙寺前娑罗树,直干斑文屹天柱。我坐其下诵金经,苍翠婆娑开古庭。苔地阴冷拥黄叶,四山龙气交冥冥。石上犹刻昙诜字,手种已是千年事。高僧有情何处逢,遗踪独起寒山意。
  • 古诗《湖上用王茂材同年韵》 - - 喻良能 - - 木落长空净,秋深爽气多。澹烟浮远树,晶日泊平蓑。小艇浮深碧,孤筇曳慢坡。菊花簪雪鬓,桑落滟金荷。妙兴追潘岳,清游轶永和。何当命菱角,唱我醉时歌。
  • 古诗《山居遣兴·嚣境何如静境栖》 - - 易蘩 - - 嚣境何如静境栖,长吟人坐小窗西。地偏时有閒车马,客至犹能具黍鸡。四面松疏蟾送影,半沟水浅燕衔泥。谁知领取幽居趣,合计诗坛细品题。
  • 古诗《齐天乐·寒柝》 - - 周之琦 - - 暮天吹角谯门断,凄音乍闻飘渺。响接砧疏,传随箭急,还带提铃声小。严城静悄。伴清漏铜壸,几番昏晓。逝水年华,为谁消领旧怀抱。空街敲恨未了。铁衣来往处,霜信偏早。鹭堠迷烟,鸡筹唤月,那更春光不到。离情暗恼。问挑尽残灯,送愁多少。帐底惊魂,夜长人易老。 ...
  • 古诗《次韵刘仲高怀外舅家梅花》 - - 朱松 - - 柯山月下婵娟影,前度刘郎馀故情。诗成回首恋三宿,我亦惜花痴半生。雁沉寒水菩提长,虫蚀真诠章句清。西湖悬绝得鸾喙,可但能专五字城。
  • 古诗《爆竹行·岁朝爆竹传自昔》 - - 范成大 - - 岁朝爆竹传自昔,吴侬政用前五日。 食残豆粥扫罢尘,截筒五尺煨以薪; 节间汗流火力透,健仆取将仍疾走; 儿童却立避其锋,当阶击地雷霆吼。 一声两声百鬼惊,三声四声鬼巢倾; 十声百声神道宁,八方上下皆和平。 却拾焦头叠床底,犹有余威可驱疠; 屏除药裹添酒杯,昼日嬉游夜浓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