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司马光的诗 > 送李益之侍郎致政归庐山原文及翻译赏析

送李益之侍郎致政归庐山

朝代:宋代诗人:司马光时间:2017-12-08
水底元无月,衣中自有珠。
六尘皆外物,万法尽迷涂。
瀑布寒云湿,觚棱瑞气扶。
遥知至乐地,不异在京都。

诗人司马光资料

送李益之侍郎致政归庐山作者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生于光州光山,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 查看详情>>

司马光古诗词作品: 《和道矩红梨花》 《奉和始平公忆东平》 《送李尉以监丞致仁归闽中》 《吴正肃公挽歌辞》 《惜花亭·春意复蹉蛇》 《和端式·烟际钟》 《奉和始平公酬大将佩和吴侍郎》 《送吴驾部知真州》 《送蒲中舍霜致政归蜀》 《客中初夏

送李益之侍郎致政归庐山原文及翻译赏析

送李益之侍郎致政归庐山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西峰归途·牧翁垂老弟兄稀》 - - 李穑 - - 牧翁垂老弟兄稀,况是春风又别离。流水光阴俱衮衮,浮云身世尽依依。丝黄陌柳鹦将啭,寸碧乡山马已驰。不识归来在何日,樽前握手泪沾衣。
  • 古诗《偶作·片月衔山远》 - - 阮恩滦 - - 片月衔山远,归云傍树横。江城吹玉笛,日夜故园情。
  • 古诗《还金歌·仙人拍手雪成团》 - - 陶埴 - - 仙人拍手雪成团,黄花欲入紫河难。子母一时流作水,变化还同九转丹。
  • 古诗《登五仙观通明阁》 - - 黎民表 - - 目尽寥天草树平,片帆经处是东瀛。烟销甓社珠浮出,云拥猋台玉作成。远浦迥含兰芷思,阴风初度雁鸿声。飞仙御鹤何时去,尘海冥冥笑此生。
  • 古诗《寒食·烟雨催寒食》 - - 屈大均 - - 烟雨催寒食,江南又暮春。可怜三月草,看尽六朝人。
  • 古诗《子夜歌·美人着新裙》 - - 赵南星 - - 美人着新裙,细步不闻声。风来感芭蕉,綷縩使郎惊。
  • 古诗《端午日·悠悠南北各天涯》 - - 杨时 - - 悠悠南北各天涯,欲望乡关眼已花。忆得亲庭谁共语,应怜游子未还家。
  • 古诗《安平乐慢·登窑梨花为一春胜赏。雨后道冲以车迓游与美荪螴弟同赋》 - - 黄公渚 - - 宿雨初收,晓烟未敛,沙堤远引游车。瑶台路近,十里春风,琼树自擅豪华。水曲山椒,拥晴云如梦,暖雪无涯。日午闹蜂衙。支筇芳思交加。溯胜赏前尘,树看人老,清福还羡山家。韶景知无价,洗妆载酒兴非赊。报答瑶姬,争奈得吟情岁差。惜芳菲都来几许,春深怕见飞花。...
  • 古诗《秋夜·西风瑟瑟夜凄凉》 - - 林元俊 - - 西风瑟瑟夜凄凉,何事萦心旅梦长。蛩韵和秋吟远砌,萤灯带月照高梁。倾觞自许三更醉,对菊频分一段香。最厌邻家砧杵急,声声尽是捣愁肠。
  • 古诗《与诸客携酒寻去年梅花有感》 - - 白居易 - - 马上同携今日杯,湖边共觅去春梅。年年只是人空老,处处何曾花不开。诗思又牵吟咏发,酒酣闲唤管弦来。樽前百事皆依旧,点检惟无薛秀才。
  • 古诗《春日送客即事》 - - 陆深 - - 春阴漠漠昼沉沉,度岭穿林深复深。关路望穷人正去,野花开处鸟能吟。
  • 古诗《西山道中·望里青山开复遮》 - - 钱谦益 - - 望里青山开复遮,数峰缺处有人家。沟渠流出垣墙水,篱落飘来禁苑花。夕照对衔宫树直,晚风旁掠酒帘斜。软红尘土原如许,一入东华便可嗟。
  • 古诗《微雪·微雪才逾寸》 - - 乾隆 - - 微雪才逾寸,冬来望久翘。松檐刚羃齿,梅坞未封腰。虽兆三白瑞,惭称六幕调。回中偏报喜,惜近慰于遥。
  • 古诗《赋山居·何谓雪名寮》 - - 赵蕃 - - 何谓雪名寮,应同立积腰。要为膏以润,不作晛而消。园小锄斯食,书多复不枵。青云附能显,况乃白云招。
  • 古诗《送僧之金华兼简周屯田》 - - 释重显 - - 瘦藤轻屦藓衣并,路过危峰截杳冥。若到金华拂云雾,不应容易见文星。
  • 古诗《寄杭州王两峰》 - - 缪徵甲 - - 明州烽火望连天,喜接鱼书又怅然。春雨已愁三月梦,故人况住万营边。狂澜东海回何日,芳草西湖忆昔年。我辈匡时苦无策,蓬蒿栖息老鸢肩。
  • 古诗《霜天晓角·清高堂看山》 - - 曹冠 - - 小雨濛濛。轻烟舞曳风。林樾高低疏密,依浅濑媚遥峰。浴鹭水溶溶。晴霞映晚红。拟向玉堂举似,摹写入画图中。
  • 古诗《挽倪寿如联》 - - 倪星垣 - - 昔驱桂子隶门墙,记曾三复白圭,忝我相攸兼戚谊;今过花朝赴窀穸,趁此二分春色,送君归去奠幽墟。
  • 古诗《小泊雷江·朔吹憎船进》 - - 杨万里 - - 朔吹憎船进,东暾让雨行。 云移青嶂动,鸦度白云明。 淹泊宁吾愿,吟哦且客情。 江边一株柳,憔悴似余生。
  • 古诗《早热·畏景又加旱》 - - 白居易 - - 畏景又加旱,火云殊未收。篱暄饥有雀,池涸渴无鸥。 岸帻头仍痛,褰裳汗亦流。若为当此日,迁客向炎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