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王渐逵的诗 > 送伦白山内翰·先帝事清穆原文及翻译赏析

送伦白山内翰·先帝事清穆

朝代:明代诗人:王渐逵时间:2023-04-04
先帝事清穆,端居重无为。
权奸窃乾柄,王纲失其维。
氛隮翳重离,白日无光辉。
我皇缵先绪,再扫增朗熙。
揖逊嘉唐虞,不与戎衣期。
朱闼列英髦,文旟坐龙夔。
运去终复回,道在讵云谜。
四海皆弟兄,岂为游子悲。

诗人王渐逵资料

送伦白山内翰作者王渐逵

王渐逵(1498-1559),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明广东番禺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告归,家居十余年。以荐起,言事不报,复乞归。渐逵著有《青萝文集》二十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查看详情>>

王渐逵古诗词作品: 《赠别钱地官北行》 《同吴何二公访大隐屏》 《别孙德谦节推》 《谢蒙泉方伯惠物》 《送王宇斋还安福》 《环谷八咏·河泉诗社》 《别何古林·越王台上满城春》 《赠程玉峰·阁皂新添碧玉峰》 《苦雨·霪雨侵我宅》 《访泰州诸旧友

送伦白山内翰·先帝事清穆原文及翻译赏析

送伦白山内翰·先帝事清穆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万寿寺·绣漪桥北坦昆明》 - - 弘历 - - 绣漪桥北坦昆明,一碧澄波漾舫轻。奚必天孙费机杼,七襄宛在面前呈。
  • 古诗《似娘儿·生上》 - - 佚名 - - 生上:受雇度年时。无烦恼无是无非。三杯浊酒堪消遣。牧羊放马转过疏篱。
  • 古诗《青田廖迅甫先生过六和塔寓斋以倭刀见贻赋此答谢》 - - 王季思 - - 青田丈人远见赍,杖策还赏江天奇。屠龙截海我无取,留与山斋琢小诗。
  • 古诗《飞云榭·八面疏棂挂夕阳》 - - 胡应麟 - - 八面疏棂挂夕阳,楼头云色尚飞扬。屋梁咫尺亲颜在,不用褰帷望太行。
  • 古诗《怀城杂感五咏·东山》 - - 杨必祯 - - 东山一带锁怀城,影映清江最有情。斜看酒瓶倾似注,醉酣好听凤凰声。
  • 古诗《奚帑院挽词·历官凡有几》 - - 戴栩 - - 历官凡有几,五驾令君车。健吏犹难色,儒生未必疏。廪饥祠有像,乡饮礼成书。惜阻蒲轮召,申公八十馀。
  • 古诗《和梅花馆主见赠原韵》 - - 吕碧城 - - 新诗如戛玉丁东,颁到鸿篇足启蒙。帷幄运筹劳硕划,水天摛藻见清聪。光风霁月情何旷,流水高山曲未终。霖雨苍生期早起,会看造世有英雄。
  • 古诗《宋·放宫人》 - - 孙元晏 - - 纳谏廷臣免犯颜,自然恩可霸江山。姚兴侍女方承宠,放出宫闱若等闲。
  • 古诗《寄赵正字·正字芸香阁》 - - 孟浩然 - - 正字芸香阁,幽人竹素园。经过宛如昨,归卧寂无喧。高鸟能择木,羚羊漫触藩。物情今已见,从此愿忘言。
  • 古诗《过金陵·六代兴亡迹愈陈》 - - 汪藻 - - 六代兴亡迹愈陈,迹陈谁遣意如新。古今更欲悲何事,天地长留景似人。云压山低惟妒晚,雾蟠江阔更含春。固知到此无穷感,岂独区区我一身。
  • 古诗《霍家桥道中和竹町韵》 - - 马曰琯 - - 车鸣十五里,南郭且閒寻。冷翠风前乱,古香云外侵。人因吟秀句,天为写寒林。更待来朝雪,平田一尺深。
  • 古诗《早秋·遥夜泛清瑟》 - - 许浑 - -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残萤委玉露,早雁拂银河。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淮南一叶下,自觉老烟波。
  • 古诗《月夜吹箫·长路见秋月》 - - 刘攽 - - 长路见秋月,空江连夜明。吹箫不能寐,举酒递相倾。贾客或垂泪,羁人多失声。湘弦苦沉绝,曲尽一含情。
  • 古诗《虞美人·辛巳上元太疏招集桥西草堂作》 - - 龙榆生 - - 春城无复春灯闹。莫唱江南好。小庭花月自婵娟。怪得幽人长是爱壶天。酒阑卧听悲风吼。且当笙箫奏。一枝梅蕊寄情深。不遣今年消损去年心。
  • 古诗《归自河西泛舟东下示坰》 - - 吴则礼 - - 露湿船蓬今夜凉,秋风端已洒衣裳。 渐炊大甑长腰米,共说平生细肋羊。 试问锦貂看射虎,何如乌几听鸣根。 真须快捉蟹螯去,处处休吟古战场。
  • 古诗《二绝·才諝诸公争汲引》 - - 王炎 - - 才諝诸公争汲引,文高后学共仪刑。 相逢未觉功名晚,镜里依然两鬓青。
  • 古诗《绿绮七咏·巧辟轩窗面面风》 - - 曹勋 - - 巧辟轩窗面面风,坐收骏足玉关通。 渥洼汗血供龙驭,尽在凭栏指顾中。
  • 古诗《治平丁未仲秋游伊洛二川六日晚出洛城西门宿》 - - 邵雍 - - 向晚驱车出上阳,初程便宿水云乡。 更闻数弄神仙曲,始信壶中日月长。
  • 古诗《汴京怀古夷门》 - - 陈维崧 - - 坏堞崩沙,人说道:古夷门也。 我到日一番凭吊,泪同铅泻。 流水空祠牛弄笛,斜阳废馆风吹瓦。 买道旁浊酒酹先生,班荆话。 摄衣坐,神闲暇;北向刭,魂悲诧。 行年七十矣,翁何求者?四十斤椎真可用,三千食客都堪骂。 使非公万骑压邯郸,城几下。...
  • 古诗《湘中怨讽》 - - 韩择木 - - 青鹢苦幽独,隔江相对稀。 夜寒芦叶雨,空作一声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