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诗人 > 朱庆馀的诗 > 送人下第归·独立身难达原文及翻译赏析

送人下第归·独立身难达

朝代:唐代诗人:朱庆馀时间:2023-04-05
独立身难达,新春与志违。
异乡青草长,故国白头归。
岸阔湖波溢,程遥楚岫微。
高秋期再会,此去莫忘机。

诗人朱庆馀资料

送人下第归·独立身难达作者朱庆馀

朱庆馀(生卒年不详),名可久,字庆馀,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唐代诗人,喜老庄之道。宝历二年(826)进士,官至秘书省校书郎,见《唐诗纪事》卷四六、《唐才子传》卷六,《全唐诗》存其诗两卷。曾作《闺意献张水部..... 查看详情>>

朱庆馀古诗词作品: 《夏末留别洞庭知己》 《赠至寂禅师》 《杭州卢录事山亭》 《闲居即事·深嶂多幽景》 《秋园寓兴·留情清景宴》 《题毗陵上人院》 《省试晦日与同志昆明池泛舟》 《和刘补阙秋园寓兴之什》 《赠凤翔柳司录》 《送长安罗少府

送人下第归·独立身难达原文及翻译赏析

送人下第归·独立身难达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又用古人诗韵走笔书壁上》 - - 李奎报 - - 霁天寒碧月分明,十二莲花滴沥声。除却烧香无一事,始知禅格大高生。
  • 古诗《题揭钵图·爱根难拔是慈恩》 - - 张问陶 - - 爱根难拔是慈恩,一念魔高万鬼奔。长为有情人说法,莫从无佛处称尊。经如梅子留酸语,画到莲花涌泪痕。毕竟儒门衣钵好,不栽荆棘误儿孙。
  • 古诗《吴母叶氏太孺人挽词》 - - 杨万里 - - 发以留宾短,家从教子贫。斑衣奉常署,象服镜湖春。许穆诗还废,班姑史尚新。不堪萱草露,也解泣慈亲。
  • 古诗《石淙·三山十洞光玄箓》 - - 武则天 - - 三山十洞光玄箓,玉峤金峦镇紫微。均露均霜标胜壤,交风交雨列皇畿。万仞高岩藏日色,千寻幽涧浴云衣。且驻欢筵赏仁智,雕鞍薄晚杂尘飞。
  • 古诗《答陈梦觉隐君》 - - 区大相 - - 庄周钓濮上,陈平隐负郭。汉业尚未兴,楚相反见薄。我本岩居子,穷元探虚廓。至理谅无遗,中情惧斯怍。时有上代人,投我以金错。挟术以屠龙,携经如相鹤。长啸入青云,抽毫绚朱雘。聊持冰雪姿,永肩泉石约。卒岁以优游,斯言当领略。...
  • 古诗《小儿一岁忆其初生情状撰五言》 - - 陈初越 - - 丑物自何来,怡然适我怀。启眸微一粲,天地变琼瑰。
  • 古诗《赠郭高叔·燕台赋就尚缄囊》 - - 陈造 - - 燕台赋就尚缄囊,已作新声绕杏梁。见说负山常夜半,能言鹦鹉枉关防。
  • 古诗《送符后岗尹青城》 - - 高拱 - - 北阙承恩重,东城望泽深。郎星千里动,卿月一方临。莫羡王乔舄,须鸣子贱琴。征书他日下,应慰故人心。
  • 古诗《即事遣闷·仲春望泽已无聊》 - - 乾隆 - - 仲春望泽已无聊,春去夏来泽尚遥。彼际谓犹少待者,汝云何以待今朝。
  • 古诗《行乐图·智人应不比狐疑》 - - 成鹫 - - 智人应不比狐疑,独立寒凘欲解时。笑与水冰相对语,三人清白总相知。
  • 古诗《恭闻种山人表谢急徵不赴荣侍因成拙句仰纪高风》 - - 王禹偁 - - 未赴吾君凤诏徵,蒲轮何似板舆荣。自期物外长无事,谁觉人间已有名。饵朮肯尝钟鼎味,纫兰应笑佩环声。洛南迁客堪羞死,犹望量移近帝城。
  • 古诗《丙辰春感·五十年前见绛晖》 - - 钱仲联 - - 五十年前见绛晖,汝南鸡唱报熹微。射囊曾建黄天立,挟剑频超紫海飞。翼轸旌旗何处是,云霄毛羽与时违。汾阴一病成千载,丞相新来要瓠肥。
  • 古诗《广汉言事得陵州仁寿县将以诗迎之》 - - 彭汝砺 - - 昨日除书下禁林,诏言明白洒宸襟。诚留魏阙初非浅,望系朝廷晚更深。议论自关天下计,功名非系古人心。秋风行李归来未,旦暮虚怀迟玉音。
  • 古诗《惜分飞·人去珠帘花影动》 - - 邹祗谟 - - 人去珠帘花影动。依旧南楼月涌。人日春寒重。氍毹曾向猊炉拥。翻被鲍娘春信哄。望蜀何如得陇。没分香篝宠。两边锄断鸳鸯冢。 
  • 古诗《宴仙·紫瑶楼上宴真人》 - - 徐积 - - 紫瑶楼上宴真人,脍是鲸鲵脯是麟。醉倒玉妃何处去,烟霞迎步鹤随身。
  • 古诗《道中遇雨·天涯风雨鬓毛新》 - - 张瑞玑 - - 天涯风雨鬓毛新,杯酒孤灯两旅人。手叠征衣同一笑,并门雨点蓟门尘。
  • 古诗《游仙诗·白犀簪绾碧霞巾》 - - 张鸿 - - 白犀簪绾碧霞巾,手握灵符召众神。朝退咒桃作游戏,洞君还是逊夫人。
  • 古诗《二妹镜涵六十初度妹夫艺风前辈七十有五甥辈于沪上称觞寄诗为寿藉以述怀不徒为引年之颂也》 - - 夏孙桐 - - 义熙甲子耦耕年,贞吉幽人物外天。当代灵光尊老宿,行窝安乐即神仙。偶因止酒商芝饵,尚喜看花接笋箯。偕隐更兼偕老福,莱妻端不让前贤。
  • 古诗《端午情思》 - - 无名 - - 门前菖艾插在两旁,满街粽子徐徐飘香,龙舟竞渡的鼓点正在敲打,今天——又是一个端阳。艾叶透出的气味,叩开千家万户的门窗。横扫着人们心中的尘埃,展现了一张追的思情网。粽子那鼓鼓的胸腔,象沉甸甸的哀思满仓。人们闻到的不是糯米香气,而是民族灵魂的张扬。看江上龙舟...
  • 古诗《菩萨蛮·还丹父母将何作》 - - 李真人 - - 还丹父母将何作。木从火里生枝博。枝博既芳荣。离宫火渐明。 渐明终却灭。化土生金屑。土谢玉金乡。金来归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