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诗人 > 郑巢的诗 > 送僧归富春·忆过僧禅处原文及翻译赏析

送僧归富春·忆过僧禅处

朝代:唐代诗人:郑巢时间:2023-04-08
忆过僧禅处,遥山抱竹门。
古房关藓色,秋径扫潮痕。
石净闻泉落,沙寒见鹤翻。
终当从此望,更与道人言。

诗人郑巢资料

送僧归富春·忆过僧禅处作者郑巢

郑巢,[唐](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不祥,钱塘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大中间,举进士。姚合为杭州刺史,巢献诗游其门馆。合颇奖重,凡登览燕集,巢常在侧。后不仕而终。巢著有诗一卷,《唐..... 查看详情>>

郑巢古诗词作品: 《寄贞法师》 《哭虚海上人·一化西风外》 《送灵溪李侍郎》 《楚城秋夕·故苑多愁夕》 《秋日陪姚郎中登郡中南亭》 《送琇上人》 《题崔中丞北斋》 《秋日陪姚郎中登郡中南亭》 《送僧归富春》 《送灵溪李侍郎

送僧归富春·忆过僧禅处原文及翻译赏析

送僧归富春·忆过僧禅处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茅孝若社集马仲良诸君子见送同赋六韵》 - - 谭元春 - - 菊香存漠漠,芳草失萋萋。佳事才成绪,离心屡见倪。神形杯酒向,行止雁声嘶。窗外秋冬换,卷中冰雪携。笑残随客去,灯静入霜低。自厌尝情有,犹然恋故栖。
  • 古诗《点头石·生公拄杖化龙孙》 - - 宋琬 - - 生公拄杖化龙孙,石上空留棒喝痕。莫怪点头无一语,能言端已落旁门。
  • 古诗《咏杏·濯枝好雨面为靧》 - - 弘历 - - 濯枝好雨面为靧,净无一点尘埃气。双成窈窕似妙龄,其岁那可千百计。
  • 古诗《风光楼·风光楼上望乡关》 - - 李时行 - - 风光楼上望乡关,树杪云开见远山。目极长江渺无际,落霞天外鸟空还。
  • 古诗《颂·武帝功德人天果》 - - 释慧晖 - - 武帝功德人天果,圆觉无功真到心。清净本然谁会得,碧萝深锁古山岑。
  • 古诗《道中渴水·辘轳无处汲甘泉》 - - 汪梦斗 - - 辘轳无处汲甘泉,恼得相如肺疾生。忆著江南山里路,时时一酌骨毛清。
  • 古诗《海珠登眺·三岛楼台一水分》 - - 许炯 - - 三岛楼台一水分,桃花隐映武陵津。洲僯玄圃断来往,门对青山作主宾。日暖海云浮栋宇,夜深灯火乱星辰。清风明月无拘束,尽付渔舟吹笛人。
  • 古诗《纪戊午正月李公事有感》 - - 王世贞 - - 荣悴一身竟,吹嘘万象过。望恩人自失,分泪客谁多。迹削施蒿薤,魂归恼薜萝。闽江自清绝,不接沅湘波。
  • 古诗《登小姑山感怀》 - - 李鸿章 - - 岷峨东下数千里,吴楚中分此一拳。楼阁高低嵌竹外,湖山左右赴檐前。春风春雨妆台黯,江北江南画稿悬。绝顶俯临尘世小,便骑黄鹄挟飞仙。
  • 古诗《颂古·长汀汀上风颠子》 - - 释文礼 - - 长汀汀上风颠子,曳杖回头等阿谁。向道那人元不在,汝须知有转身时。
  • 古诗《感秋·南风久不作》 - - 项炯 - - 南风久不作,嚣祲曀中天。龙文裹羸牸,熊貙散如烟。万蚁赴坠蝶,捷于下泷船。谁当昭若蒙,冻□栖枯莲。
  • 古诗《沈洪生编修宅集诸子看芍药》 - - 吴雯 - - 灵根曾说托丰台,新买千枝傍座开。杨氏诸姨同辈出,赵家姊妹两宫来。东西客到四千里,贤圣酒倾三百杯。为恋高情忘卜夜,四更灯火不知回。
  • 古诗《赠郝雪海侍御》 - - 王士禛 - - 龙性讵能驯,依然七尺身。谁从燎原日,还忆徙薪人。肝胆酬明主,风霜老逐臣。孝陵松柏泪,沾洒又重新。
  • 古诗《惜分飞·九日》 - - 袁去华 - - 平日悲秋今已老。细看秋光自好。风紧寒生早。漫将短发还吹帽。寂寞东篱人不到。只有渊明醉倒。一笑留残照。世间万事蝇头小。
  • 古诗《阙题·道由白云尽》 - - 刘慎虚 - -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 古诗《题本原上人悟雪卷》 - - 陶宗仪 - - 雪满千山初定起,璚林玉树总如如。湛然常寂心无染,清静圆明等太虚。
  • 古诗《老松·郁郁复苍苍》 - - 孙鲂 - - 郁郁复苍苍,秋风韵更长。空心应有□,老叶不知霜。子落生深涧,阴清背夕阳。如逢东岱雨,犹得覆秦王。
  • 古诗《扬州慢·雨窗忆旧寄吴中诸子》 - - 姚燮 - - 兰酒微醺,葛衣初试,薄帘晓润凉侵。讶帘前芍药,早换了浓阴。恁疏别吹箫俊侣,梦如天隔,书也云沉。况无聊听到,烟中幽咽啼禽。好春久去,等飞花流水难寻。问画桨迎裙,珠窗写扇,几累闲心。只恐谢娘门巷,黄梅里苦雨愔愔。便相思能寄,何堪江远山深。 ...
  • 古诗《戊辰元日作·一元过六十》 - - 屈大均 - - 一元过六十,复自戊辰开。王气今年转,天心昨夜回。暖风初拂柳,春色早惊梅。好为流莺尽,深深柏叶杯。
  • 古诗《赠儒医卜养正》 - - 李俊民 - - 孰亲如身在所慎,一病能恼安乐性。囊中探丸起九死,以其病病人不病。岂独和扁号神圣,能于鬼手夺人命。尝闻上医可医国,何不使权造物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