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代诗人 > 郑学醇的诗 > 宋书·陶渊明原文及翻译赏析

宋书·陶渊明

朝代:明代诗人:郑学醇时间:2023-04-05
归来三径得閒身,家世曾为晋辅臣。
江介繁华摇落尽,酒边犹有义熙人。

诗人郑学醇资料

宋书·陶渊明作者郑学醇

介绍:明广东顺德人,字承孟。隆庆元年举人。任武缘知县。有《句漏集》。明广东顺德人,字承孟。隆庆元年举人。任武缘知县。有《句漏集》。..... 查看详情>>

郑学醇古诗词作品: 《城馆闻琵琶·江州曾一访孤亭》 《咏史·草昧英雄是钓徒》 《有所思端居慕俦侣遥遥隔江浔。空翠洒飞阁孤云开远岑。鸱鸮快高翔灵鸟依故林。怅望独不见日暮愁人心邯郸才人嫁为厮养卒妇》 《门有万里客·门有万里客》 《观音庵·长夏厌烦溽》 《后妃列传·腊后东风力正微》 《水东驿·百里间关尽》 《燕子楼·肠似江流日九回》 《从挂榜山步至黄塘》 《园居·药裹供吾老

宋书·陶渊明原文及翻译赏析

宋书·陶渊明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题太古堂用庚子诗韵》 - - 弘历 - - 栖霞此重来,倏阅四年久。是我藏诗所,一有无不有。拈花弗关指,扫叶底须帚。胥自太古然,问堂知是否。
  • 古诗《懊侬曲·勿笑五杂组》 - - 沈曾植 - - 勿笑五杂组,侬是三眠蚕。新丝行且尽,郎衣冬不堪。
  • 古诗《玉岑精舍·有暇莫虚掷》 - - 弘历 - - 有暇莫虚掷,登高必降下。降下于何佳,无过玉岑者。精舍才三间,朴斲秀而雅。碧峰平眼看,玉溪绕足泻。可谓佳之最,以远来实寡。冁然忽失笑,笑此何为也。
  • 古诗《赤白气·旗猎猎》 - - 洪亮吉 - - 旗猎猎,天门开,云中天子骑龙来。赤光耀以西,白气耀以东。非烟非雾,杳不知其蒙蒙。荧荧煌煌,遂开明堂。礌礌落落,雄艺卓荦石武乡。一生低首惟高皇。幕中乃有张子房。
  • 古诗《采桑子·红窗碧玉新名旧》 - - 晏几道 - - 红窗碧玉新名旧,犹绾双螺。一寸秋波,千斛明珠觉未多。小来竹马同游客,惯听清歌。今日蹉跎,恼乱工夫晕翠蛾。
  • 古诗《春雨·日暮东风休》 - - 姚鼐 - - 日暮东风休,掩卷幽窗静。飒然春雨来,一室生微冷。时有栖鸟声,自令虚怀警。
  • 古诗《雨中花·秋思》 - - 陆凤池 - - 满径芙蓉红如晕。更交映桂芳菊润。听幽砌蛩吟,疏林蝉噪,惹起清秋恨。每叹流光容易尽。记七夕鹊桥渡稳。早过了中秋,疏风斜雨,又是重阳近。
  • 古诗《宿山隐斋·平生悦山隐》 - - 赵汝旗 - - 平生悦山隐,一室容我借。弄泉掬明月,坐石延清话。既调松下琴,复得松风和。仙人捣药禽,独叫青山夜。
  • 古诗《和萨天锡留别张贞居寄倪元镇》 - - 郑元祐 - - 梁溪岁暮若为情,溪上梅花待晓晴。径雪冷埋山屐齿,檐冰夜堕石床声。内篇携向松根读,如意持将竹里行。短晷何能理幽事?南窗剪烛话寒更。
  • 古诗《赋赠·元亮繇来爱弱女》 - - 屈大均 - - 元亮繇来爱弱女,慰情亦与五男同。为卿更取题诗笔,娇女新篇拟太冲。
  • 古诗《南乡子·月色满湖村》 - - 秦观 - - 月色满湖村。枫叶芦花共断魂。好个霜天堪把盏,芳樽。一榻凝尘空掩门。此意与谁论。独倚阑干看雁群。篱下黄花开遍了,东君。一向天涯信不闻。
  • 古诗《南辕杂诗·二日可抵淮》 - - 姚燮 - - 二日可抵淮,三日可达河。愁眉一为展,天气相晴和。烟开出遥旆,风柳交婆娑。扬鞭缓相就,致我尘颜酡。百难有今日,敢复求其他?马亦喜腾跃,仆亦忭且歌。
  • 古诗《赠境上人·山馆夜潇潇》 - - 李延兴 - - 山馆夜潇潇,天寒酒力消。雁行冲雪断,灯影隔江遥。渡口人争岸,船头客待潮。倦途谁慰藉,风景不相饶。
  • 古诗《饶阳小山诗卷》 - - 安熙 - - 胸中有全山,华嵩亦自小。孤坐对嵓姿,肝肠倚天表。
  • 古诗《覆额·覆额兰云渐欲长》 - - 屈大均 - - 覆额兰云渐欲长,未簪花朵髻先香。芙蓉结子何须早,且为佳人一拒霜。
  • 古诗《送李彦侯·自笑当初作底官》 - - 许景衡 - - 自笑当初作底官,只应山水得盘桓。江楼风月传觞后,边塞尘沙行路难。闾里樵渔无失业,岁时箫鼓有馀欢。十年父老今何似,为我从头问讯看。
  • 古诗《夜宿山馆书怀》 - - 于谦 - - 萧然山馆似僧房,三尺寒檠一炷香。风捲松涛清入梦,窗涵月色冷侵床。倦来不觉良宵短,明发从教去路长。但愿两藩民物阜,不知何处是他乡。
  • 古诗《长相思·雨夜怀阿嫂》 - - 费墨娟 - - 风潇潇,雨潇潇。杜宇声声唤小桥,春寒逗碧绡。思迢迢,恨迢迢。人隔溪山第几条?归期在那朝?
  • 古诗《雨歇山愈碧》 - - 王微 - - 雨歇山愈碧,杨花拂拂飞。 幽人偶无趣,似是惜春归。
  • 古诗《谷口寓居偶题》 - - 吴融 - - 涔涔病骨怯朝天,谷口归来取性眠。峭壁削成开画障,急溪飞下咽繁弦。不能尘土争闲事,且放形神学散仙。已熟前峰采芝径,更于何处养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