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诗人 > 郎士元的诗 > 送韦逸人归钟山·逸人归路远原文及翻译赏析

送韦逸人归钟山·逸人归路远

朝代:唐代诗人:郎士元时间:2017-04-10
逸人归路远,弟子出山迎。服药颜犹驻,耽书癖已成。
柴扉多岁月,藜杖见公卿。更作儒林传,应须载姓名。

诗人郎士元资料

送韦逸人归钟山作者郎士元

郎士元(生卒年不详,一说727年-780年?) ,字君胄,唐代诗人,中山(今河北定县)人。天宝十五载(756)登进士第。安史之乱中,避难江南。宝应元年(762)补渭南尉,历任拾遗、补阙、校书等职,官至郢州刺史。郎士元与..... 查看详情>>

郎士元古诗词作品: 《送洪州李别驾之任》 《送李敖湖南书记》 《听邻家吹笙·凤吹声如隔綵霞》 《寄李袁州桑落酒》 《句·寂寞舟中谁供问》 《送粲上人兼寄梁镇员外》 《登丹阳北楼·寒皋那可望》 《春宴张舍人宅》 《寄李袁州桑落酒》 《别房士清

送韦逸人归钟山·逸人归路远原文及翻译赏析

送韦逸人归钟山·逸人归路远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皖南旧作·鸡口微官苦不堪》 - - 沈士纶 - - 鸡口微官苦不堪,笔耕牛后更怀惭。一身二任人休妒,兔死还须窟有三。
  • 古诗《菩萨蛮·杨光邀赏旧剧》 - - 程滨 - - 紫衢浓酒沾长袂,当时各袖蟾宫桂。高唱鹤冲天,中秋月正圆。残花消郁馥,月里真孀独。顾曲涤幽襟,曲中何限心。
  • 古诗《庚辰春日同黎君选欧嘉可诸从儿侄渡石门》 - - 何吾驺 - - 风尘怀利涉,千舳自孤征。何有采樵者,还来津吏迎。门通今古汛,石拥去来程。顿觉心非世,推篷万虑轻。
  • 古诗《再督两馆感昔》 - - 郭之奇 - - 两阶依日月,万里合风云。有道夷为守,脩名远不勤。方期成序至,敢谓后时闻。却省尸瘝罪,还思告让文。
  • 古诗《谨次蔗庵督宪瑶韵并呈青厓仙坡先生》 - - 洪以南 - - 文章经济富崔鹏,心共长天秋水澄。治策南荒施雨露,政声东阁彻山陵。登堂雅望神仙侣,折节欢交鸥鹭朋。诗酒会盟开制府,吟馀韵事话青灯。
  • 古诗《道旁草木·古树何年涧底生》 - - 杨万里 - - 古树何年涧底生,只今已与岭般平。千梢万叶无重数,一一分明报雨声。
  • 古诗《汜水关上偶题》 - - 殷奎 - - 岩邑区区吝叔封,谁知相爱是相攻。京虽不度非难克,祭吕何曾识此公。
  • 古诗《郭处士挽诗·嗟君久隐白云间》 - - 李昌祺 - - 嗟君久隐白云间,地下修文竟不还。谩有琴书闲别墅,独留坟墓在荒山。春风自种陶庄柳,暮雨谁纫楚苑兰。忍向江乡询故旧,百年遗老半凋残。
  • 古诗《怀仙寄上清何尊师》 - - 王称 - - 崇台高映大罗颠,三素流云绕碧天。王母不来春又暮,洞门閒却古苔编。
  • 古诗《蒲城即事·鄙夫世长物》 - - 韩驹 - - 鄙夫世长物,未老宜幽栖。一朝起蓬屋,著籍通金闺。遇合始侥倖,非才终见挤。尚想欧阳公,罪弃荆山西。步行意方盛,庭趋颜遂低。行趋岂云异,喜愠自不齐。微官何足论,等求饱糠粞。三径如可卜,岁晚归扶犁。...
  • 古诗《送李斯立·南国风尘满》 - - 成廷圭 - - 南国风尘满,西江道路难。乡人问家信,津吏识儒冠。短发何由黑,孤心只自丹。放歌聊纵酒,努力且加餐。
  • 古诗《送灶·既无炉灶亦无家》 - - 谢龙升 - - 既无炉灶亦无家,千里流离事可嗟。今日天庭请代奏,行人不及暮归鸦。
  • 古诗《浣溪纱·一道星河络角斜》 - - 吴昌绶 - - 一道星河络角斜。觚棱秋思渺无涯。投林带影数昏鸦。仙乐平明迎日驭,神光照夜走雷车。琼楼高处梦京华。
  • 古诗《山狐·桃腮抹粉带轻红》 - - 罗亨信 - - 桃腮抹粉带轻红,山鸟调音向晓风。忆昔登龙桥上过,间关曾听语雕笼。
  • 古诗《旅怀·寥落无人问》 - - 张羽 - - 寥落无人问,青尊独自斟。思亲两行泪,倦客十年心。贫久难禁病,愁多欲废吟。岁寒谁可语,莫逆有孤琴。
  • 古诗《同年姚君述祖出示家传,因属重撰墓碑》 - - 全祖望 - - 峨峨少保昔专征,坐啸能招横海鲸。仗剑近临欧冶地,受降远度荷兰城。劳臣报国天谁障,功狗攘封众未平。勋册到今留秘箧,文孙何以振家声。
  • 古诗《一丛花·游朱氏园亭》 - - 尤侗 - - 江村踏踏半平沙。木槿缚篱笆。谁引刘郎来洞口,隔墙见人面桃花。数曲栏杆,几条书画,也算小山家。主人白发话烟霞。虚阁倚风斜。池边指点平安竹,谷雨近芍药抽芽。新出笋尖,旧藏桂子,撮合点新茶。 ...
  • 古诗《弋阳郑氏麓亭》 - - 李昴英 - - 管邻寒溪揖怪峰,径穿钜竹绿阴浓。幽人去后无猿鹤,冷落亭台湿藓封。
  • 古诗《聪老·师去无为十五年》 - - 王之道 - - 师去无为十五年,重来猿鹤亦忻然。 此生不负今朝祝,冀结龙华会里缘。
  • 古诗《投曾秀州逢·诸到江西得正宗》 - - 赵蕃 - - 诸到江西得正宗,后来曾吕出群雄。 大阳遗履归何处,端欲从公一破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