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林希逸的诗 > 送新饶州陈教授·学深行粹乡评美原文及翻译赏析

送新饶州陈教授·学深行粹乡评美

朝代:宋代诗人:林希逸时间:2019-08-12
学深行粹乡评美,三舍成名号胜流。
定价盍归群玉府,横经暂访百花洲。
湖山称侍亲行乐,岁月追思仆旧游。
台府诸贤皆具眼,相知应不待相求。

诗人林希逸资料

送新饶州陈教授作者林希逸

林希逸,字肃翁,号竹溪,又号鬳斋,今福建福清市渔溪镇苏田村人,南宋理学家。置身儒学,参引释道,其所注解的《列子鬳斋口义》,在东亚文化圈影响极大,尤其是在日本。目前所知林希逸《列子鬳斋口义》一书共有传..... 查看详情>>

林希逸古诗词作品: 《买石得云饶·自笑生涯拙》 《弓字见寄·齐物书非放》 《初二日作·一饱祇期与众同》 《七月十二日作》 《入局有怀·空餐无补负公家》 《书怀·寒窗弄笔日娱嬉》 《别林伯常国博》 《心王·易言不动工夫密》 《梁秘阁挽诗·当年握手向番湖》 《寄题春谷工部自心田

送新饶州陈教授·学深行粹乡评美原文及翻译赏析

送新饶州陈教授·学深行粹乡评美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田家苦·卒岁无粮且莫愁》 - - 钱澄之 - - 卒岁无粮且莫愁,粜输官税免征求。急投米店凭亏价,倍入钱家不肯收。暗地托人沽小婢,邻居引客看耕牛。明年决是辞田去,还挂蒲团事远游。
  • 古诗《送李陶通直赴清溪》 - - 苏轼 - - 忠文文正二大老,苏李广平三舍人。喜见通家贤子弟,自言得邑少风尘。从来势利关心薄,此去溪山琢句新。肯向西湖留数月,钱塘初识小麒麟。
  • 古诗《春日睡起偶书》 - - 孙承恩 - - 柳摇东风绿芽吐,百舌调声日当午。鸟飞不尽碧天长,青山缺处云来补。
  • 古诗《赠万斛泉联·绛帐一时培后辈》 - - 待考 - - 绛帐一时培后辈;黄巾三舍避先生。
  • 古诗《旅舟度岁呈范尧臣》 - - 吴锡畴 - - 柏盏椒盘且罢休,吕蒙城下泊孤舟。昏灯独照还乡梦,久客新添别岁愁。爆竹无声惊寂寞,梅花有意伴淹留。明朝例是加年事,不信公侯不白头。
  • 古诗《红梅·玉质天然不受妆》 - - 陈洪谟 - - 玉质天然不受妆,舞筵聊尔试霓裳。由来国色多殊调,自有临风一段香。
  • 古诗《杨柳枝词·不胜幽怨只垂头》 - - 曹家达 - - 不胜幽怨只垂头,镇日风光水上楼。却为渔洋感摇落,秣陵烟景似残秋。
  • 古诗《闻和斋陈三兄在大昆麓庄截筒化字率此寄赠》 - - 林师圣 - - 截筒化字昔人无,敬圣如兄孰与俱。僻地休教遗剩画,清风尚可扫微污。且将食古归君子,竟把虚心勉士夫。自此乡村知傲效,琅玕值足当洪垆。
  • 古诗《北涧夏日·酒倾兰勺石泉香》 - - 刘永之 - - 酒倾兰勺石泉香,水剪荷盘露气凉。谁料十年江海兴,闭门疏雨对横塘。
  • 古诗《寄开元奎律师》 - - 袁桷 - - 开元古坛主,老至律精严。洗钵鱼游水,开门鹤入帘。拾薪供茗具,滴露写经签。已悟如来意,看花不用拈。
  • 古诗《拱秀阁·万叠遥岑绿打围》 - - 释绍昙 - - 万叠遥岑绿打围,晓寒空翠泼禅衣。幽禽唤起萝窗定,闲看春云带雨归。
  • 古诗《和吴君平游蒋山兼呈王安国》 - - 范纯仁 - - 十年游宦阻朋从,尊酒俄欣二友同。单父能名推子贱,襄阳高节爱庞公。六朝山色空陈迹,十里松声正晚风。联骑追攀不知暮,却嫌归路入尘中。
  • 古诗《姜山通阇黎真骨归塔以诗送之》 - - 王铚 - - 空门龙象道高升,坐使山川胜气增。天道不言成西运,人间无处证三乘。云深尚有游山客,烟冷空余礼塔僧。一苇莫嗟成万古,幻身来往本何曾。
  • 古诗《供花即事·满地盆花间样栽》 - - 顾逢 - - 满地盆花间样栽,四时长有好花开。劝君莫惜供花费,只恐园丁不献来。
  • 古诗《送别李司直》 - - 张咏 - - 亭下依微见远村,亭中离恨若为论。数声歌罢扬帆去,民吏相看有沾痕。
  • 古诗《七诗韵·浊世九黄河》 - - 包恢 - - 浊世九黄河,太虚一明镜。混混皆随流,炯炯谁独醒。崛起孤峰高,尽把众山领。根基既超然,培植功且更。
  • 古诗《端午出游·三山漂渺蔼蓬莱》 - - 程师孟 - - 三山漂渺蔼蓬莱,一望青天十里平。 千骑临流搴翠帷,万人拥道出重城。 参差螮蝀横波澜,飞躍鲸鲵斗楫轻。 且醉樽前金潋滟,笙歌归道月华明。
  • 古诗《游慈云·有分醉慈云》 - - 陈著 - - 有分醉慈云,相留气味真。 榧香千丈雪,笋隽万年春。 此会不多见,如今能几人。 胡为弗回首,三笑亦风尘。
  • 古诗《一半儿·海棠红晕润初妍》 - - 查德卿 - - 海棠红晕润初妍,杨柳纤腰舞自偏。 笑倚玉奴娇欲眠。 粉郎前,一半儿支吾一半儿软。
  • 古诗《次韵叶实夫西山园饮》 - - 舒頔 - - 西山苍翠谁家园,竹树绕屋何森然。 置酒邀我坐林下,高歌握手行花前。 偶然得句不在巧,相欢烂醉仍烹鲜。 世事人情都莫问,百年过去知谁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