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诗人 > 张籍的诗 > 送严大夫之桂州·旌旆过湘潭原文及翻译赏析

送严大夫之桂州·旌旆过湘潭

朝代:唐代诗人:张籍时间:2023-04-05
旌旆过湘潭,幽奇得遍探。
莎城百越北,行路九疑南。
有地多生桂,无时不养蚕。
听歌疑似曲,风俗自相谙。

诗人张籍资料

送严大夫之桂州作者张籍

张籍(约766年-约830年),字文昌,唐代诗人,和州乌江人。汉族,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人。贞元十二年(796年),孟郊至和州,访张籍。贞元十四年,张籍北游,经孟郊介绍,在汴州认识韩愈。韩愈为汴州进士考官,荐张籍,贞..... 查看详情>>

张籍古诗词作品: 《酬韩庶子》 《献从兄·悠悠旱天云》 《送李余及第后归蜀》 《关山月·秋月朗朗关山上》 《感春·远客悠悠任病身》 《夏日可畏·赫赫温风扇》 《送流人·独向长城北》 《法雄寺东楼》 《西州·羌胡据西州》 《远别离·莲叶团团杏花拆

送严大夫之桂州·旌旆过湘潭原文及翻译赏析

送严大夫之桂州·旌旆过湘潭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律诗·才入新秋节》 - - 王大烈 - - 才入新秋节,君家又得珠。石麟天上种,丹凤穴中雏。喜羡徐卿有,休誇伯道无。他年双折桂,携手上云衢。
  • 古诗《诗家·松下云根迂菊径》 - - 杨公远 - - 松下云根迂菊径,梅边竹外著茆茨。天教管领閒风月,得句无非妙色丝。
  • 古诗《暮至兴平·驻马平陵已夕阳》 - - 朱诚泳 - - 驻马平陵已夕阳,当年槐树尚成行。高原西下岐山迥,曲泊东连渭水长。隧道衣冠藏汉武,居人箫鼓祀商汤。伤心往事皆陈迹,莫怪青山笑客忙。
  • 古诗《四时词·春》 - - 黄玠 - - 酒醒帘外日三竿,陌上晴泥苦未乾。人在花深闻笑语,黄金小碾试龙团。
  • 古诗《送郑节推胜弃职归省》 - - 许及之 - - 慷慨中原泣夜阑,一门忠孝只南冠。来归九死赊犹易,就养一官轻底难。幕府礼罗留莫住,清时长铗惜休弹。男儿富贵寻常事,要取功名与世看。
  • 古诗《由赤金湖至赤金峡抵玉门县宿》 - - 成书 - - 披沙丽水讵堪寻,湖峡犹然号赤金。尽日轮蹄走戈壁,几家烟火傍嵚崟。荒原夏月无青草,独树残阳有怪禽。忽听谯楼吹觱栗,旅怀枨触倍难禁。
  • 古诗《黄莺儿·莺雏初出谷》 - - 许及之 - - 莺雏初出谷,迁木寄晴花。不解如簧语,犹疑度柳斜。
  • 古诗《题李公谟壁·日转庭槐影渐移》 - - 刘卞功 - - 日转庭槐影渐移,重门复壁转呼迟。不如拂袖穿云去,惟有落花流水知。
  • 古诗《见蜚雁·凉风动沙碛》 - - 郑善夫 - - 凉风动沙碛,朔雁至纷纷。为避阴山雪,翻冲楚泽云。嗷嗷清作籁,总总字成文。意适稻梁得,心惊弋弹闻。时县出塞梦,肯妒下鞲勋。远愧青田鹤,高飞绝世氛。
  • 古诗《次均藉毅仲表叔见示二律》 - - 郭风惠 - - 知是前身絮与蓬,不如种菜老英雄。年年客舍孤灯笑,历历侯门一铗通。图像己输阎立本,生辰难问李虚中。几生修得君身世,馀绪屯田唱晓风。
  • 古诗《秦淮花烛词·生儿那可不如孙》 - - 钱谦益 - - 生儿那可不如孙,壁月璚枝总莫论。娇小未知吴苑路,梦肠何事绕阊门。
  • 古诗《哭华姜·双泪已如潮有信》 - - 屈大均 - - 双泪已如潮有信,一心还似柳多丝。那能学取蒙庄子,漠漠彭殇总不知。
  • 古诗《篁竹笋·梅雨冥冥稻已齐》 - - 朱松 - - 梅雨冥冥稻已齐,连云篁竹暗蛮溪。短萌解箨登雕俎,错落黄金騕袅蹄。
  • 古诗《题画·疏挂凉天柳一枝》 - - 朱景英 - - 疏挂凉天柳一枝,烟痕犹自袅丝丝。夕阳陌上无人度,叫彻鸲之与鹆之。
  • 古诗《送赵丽卿·旅居邻近最多情》 - - 文徵明 - - 旅居邻近最多情,几度趋朝并马行。今日吾留君却去,共谁长乐听钟声。
  • 古诗《水调歌头·幕府有和再用韵》 - - 李曾伯 - - 碾就一轮玉,扫尽四边尘。白乎不涅不磷,千古此丰神。领略常娥体态,寂寞谪仙材调,四海岂无人。安得金丹诀,长驻玉颜春。镜圆明,冰样洁,水来清。良宵难值如许,何惜且留宾。拟唤桓伊三弄,影转画檐西畔,钟鼓趣残更。肺腑尽霜雪,曲糵不能醺。...
  • 古诗《题孙文学韶行卷后即送至浙江幕府·怨李恩牛意气真》 - - 洪亮吉 - - 怨李恩牛意气真,罪言草罢见经纶。能容一个真名士,足抵狐寒八百人。
  • 古诗《送汪大猷归里》 - - 朱熹 - - 濯濯才华耀禁林,翩然忽起故园心。九天得请恩方重,一舸东归春未深。照眼湖山非昨梦,及时诗酒合同襟。不应便作真狂客,讲殿行思听履音。
  • 古诗《晚晴·賸水浸秋碧》 - - 曹彦约 - - 賸水浸秋碧,馀霞占晚红。 浩歌鸣鹤后,柔橹泛鸥中。 酒戒情难遣,诗吟老未工。 怀哉真面目,助顺企清风。
  • 古诗《南郊杂韵·仙韶隐隐落空蒙》 - - 陆容 - - 仙韶隐隐落空蒙,坛下传呼拜启同。 知是燔柴礼初献,沉香火起烛天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