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诗人 > 刘长卿的诗 > 送张十八归桐庐·归人乘野艇原文及翻译赏析

送张十八归桐庐·归人乘野艇

朝代:唐代诗人:刘长卿时间:2023-04-05
归人乘野艇,带月过江村。
正落寒潮水,相随夜到门。

诗人刘长卿资料

送张十八归桐庐作者刘长卿

刘长卿(约726-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 查看详情>>

刘长卿古诗词作品: 《送郑司直归上都》 《江楼送太康郭主簿赴岭南》 《余干夜宴奉饯前苏州韦使君新除婺州作》 《洞庭驿逢郴州使还寄李汤司马》 《送裴二十一》 《朱放自杭州与故里相使君立碑回因以奉简吏部杨侍郎制文》 《至饶州寻陶十七不在寄赠》 《赠崔九载华》 《寄灵一上人初还云门》 《别严士元

送张十八归桐庐·归人乘野艇原文及翻译赏析

送张十八归桐庐·归人乘野艇相关古诗词翻译赏析

  • 古诗《渔家傲·到处烟波称钓客》 - - 顾翰 - - 到处烟波称钓客。鉴湖底事须陈乞。好向白鸥分片席。从今夕。盟言写上青芦叶。卅载征衫尘土积。不如此地寻蓑笠。买个钓船长八尺。堪浮楫。短柎何必松陵驿。
  • 古诗《喜义庄族中子弟会课》 - - 安昶 - - 不识文坛将,今知是我家。英贤欣辈出,稚子尚词华。妙解胸中竹,清言笔底花。鹏程飞万里,应罩碧笼纱。
  • 古诗《依韵和赵令畤》 - - 陆佃 - - 方朔无端溺殿衙,得州仍是地仙家。海红谩与陪尊酒,淮白犹堪当分茶。夜静青天十分月,春深平地尺馀花。谁将园里新蜂蝶,织就佳人护项纱。
  • 古诗《望江南·桂林好》 - - 黄咏雩 - - 桂林好,好是水云乡。待挽清漓膏漠野,更研瑞石合泥浆。沧海种红桑。
  • 古诗《又和忆西湖十绝》 - - 夏良胜 - - 倚墙梅绽雨中肥,落弹惊回燕雀飞。见说西湖好风景,不知处士几时归。
  • 古诗《九日小疾不出》 - - 陆游 - - 病厌追游懒举觞,今年闭户作重阳。香烟袅袅闲萦几,书卷纷纷静满床。斜日更增秋惨淡,黄花应怪客凄凉。长安光景还如昨,谁醉城南杜曲旁。
  • 古诗《螺川望文丞相坟》 - - 许炯 - - 六歌声断市朝空,紫盖黄旂散朔风。厓海有心同捧日,燕台无路可从龙。苍梧处处愁云黑,杜宇年年怨血红。江上孤坟劳望眼,古碑芳草夕阳中。
  • 古诗《宫词·瑞物来呈日不虚》 - - 赵佶 - - 瑞物来呈日不虚,拱禾芝草一何殊。有时宣委丹青手,各使团模作画图。
  • 古诗《碧玉词·夺妾诚无奈》 - - 徐庸 - - 夺妾诚无奈,蒙恩敢爱身。有心投井水,不愧坠楼人。
  • 古诗《四书对·原泉混混》 - - 缪艮 - - 原泉混混;维石岩岩。
  • 古诗《奉陪颜使君修韵海毕东溪泛舟饯诸文士》 - - 皎然 - - 诸侯崇鲁学,羔雁日成群。外史刊新韵,中郎定古文。菁华兼百氏,缣素备三坟。国语思开物,王言欲致君。研精业已就,欢宴惜应分。独望西山去,将身寄白云。
  • 古诗《鄱阳湖棹歌·大舟泛入碧琉璃》 - - 龙文彬 - - 大舟泛入碧琉璃,小艇摇摇夕照西。一曲渔歌秋色晚,赊将明月唱铜鞮。
  • 古诗《嘉兴水西寺·宣城水西不可到》 - - 虞堪 - - 宣城水西不可到,秀州水西今独游。太白才情真放逸,牧之人物更风流。诸天问法元无相,千载题诗在上头。人世古今同一梦,劫灰烟瞑五湖秋。
  • 古诗《渔家傲·七月新凉风淡沱》 - - 董元恺 - - 七月新凉风淡沱。曝衣时节陈瓜果。一叶梧桐秋色堕。情无那。扑萤戏对双星卧。菱角朝搴青万朵。鸡头手擘珠千颗。不袜不巾乘小舸。新雨过。白鸥飞点溪烟破。
  • 古诗《水帘飞瀑·暮春之月》 - - 吴高 - - 暮春之月,春服既成。眷言乐游,求其友生。陟彼嶙峋,崖石壁立。流泉涓涓,玉虹千尺。挹泉水兮,尘缨可濯。日月其迈,云何不乐。花木畅茂,生意欣欣。浴沂咏归,思昔之人。我思昔人,匪耽逸豫。优哉游哉,聊以适志。流觞泛泛,鸣鸟嘤嘤。感时怀古,千载同心。...
  • 古诗《酬朱庆馀·越女新妆出镜心》 - - 张籍 - -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沈吟。齐纨未是人间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 古诗《笑堂·冷地无端错喜欢》 - - 释妙伦 - - 冷地无端错喜欢,却将鸱吻对门安。引它铁作面皮汉,千里闻风也破颜。
  • 古诗《集古·感旧》 - - 李俊民 - - 碧栏干外绣帘垂,曾识云仙至小时。见我佯羞频点影,满头犹自插花枝。
  • 古诗《灯夕·东风劫劫趁芳辰》 - - 史弥宁 - - 东风劫劫趁芳辰,调柳唆梅著处新。翠筦声中千里月,银花影里万家春。楼台拚饮夜不夜,罗绮飘香人看人。抖搂吟怀歌乐岁,江山分外长精神。
  • 古诗《寒食与朱尧民张梦晋郊行》 - - 邢参 - - 冷落郊原值禁烟,红桃一树倩人怜。 行来尽拂残碑看,若个能知后百年。